建文帝朱允炆急于削藩,让诸王人人自危,无形中给朱棣带来机会
明朝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明太祖朱元璋去世,藩王们听闻父亲去世的消息,纷纷动身赶回京师奔丧,这本是人之常情。
可是,燕王朱棣赶到淮安时,被朝廷派出的使臣拦住,以朱元璋的遗诏为理由阻止他前往京师。朱棣不相信这是父皇的遗诏,但也只能按遗诏的要求返回北平。
不能回京师奔丧的消息一传出,诸王内心的郁闷可想而知,不过他们也只能照办。
六天后,皇太孙朱允炆即皇帝位,他登基后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安抚诸王的心情,便开始让黄子澄、齐泰等人商议削藩事宜。
从亲情、家庭内的关系而言,各位藩王都是朱允炆的亲叔叔,他的父亲朱标在世时,对诸王多有维护,十分重视亲情。
这或许说明朱允炆涉世未深,不太懂人情世故,只感受到了藩王叔叔们对自己地位的威胁,却没有想到他们是一家人,在外敌入侵时,他们是利益休戚与共的共同体。如果朱允炆不相信这些叔叔,那他有什么样的充分理由去相信与他没有血缘关系的群臣?
朱允炆刚刚登基,正需要各位藩王叔叔的鼎力支持,等自己坐稳皇帝宝座,再商议削藩之事也不迟,而且即使削藩,也没必要把藩王全部废为庶人。如果利用得当,宗室的力量完全可以成为拱卫朝廷安全的有力支撑。
家族成员之间本是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关系。北宋名臣范仲淹在苏州吴县捐助一千多亩田地设立范氏义庄,地租用于赡养族内的贫穷成员,到清朝宣统年间,范氏义庄仍有五千多亩田地,共持续了八百多年。
也许正是因为朱允炆这样急于削藩,让诸王人人自危,没有考虑诸王内心的感受,所以在他削藩过程中失去了诸王的倾心支持。这也在无形之中,最终成就了燕王朱棣。
朱元璋实行的分封制度虽然有弊端,但形成了各方面力量的相互制衡,勋贵大多在五军都督府任职,分别掌管一定数量的各地卫所,藩王长期驻守边塞,在征战中有权节制诸将,朝廷兵力平时留在卫所,遇战事凭兵部的调兵命令出征。各藩王平时能调遣的兵力只有为数不多的王府护卫军。
在这种安排下,朝廷既不会对兵权失去控制,也能确保有足够的兵力抵御外敌入侵。
如果朱允炆不急于削藩,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慢慢化解封藩的弊端,燕王朱棣怎会有机会发动靖难之役?
朱允炆刚登基不久,便对祖父的安排全然否定,可见他并未深刻理解其中的深意。
对于朝廷削藩的意图,周王朱橚的王府长史王翰早已察觉,他一再劝说朱橚要小心行事,低调谨慎。可是朱橚虽然博学多才,却对即将到来的危险毫无察觉,对王翰的提醒完全没有放在心上,依然我行我素。王翰见自己的话被当成了耳旁风,为了避免以后受牵连,假装疯狂离开周王府。
朱橚的次子朱有爋可能是想承袭周王爵位,向朝廷告发自己的父兄图谋不轨。朱允炆趁机密令李景隆假装北上备边,带兵来到开封,突然围住王府,捉住朱橚,押送京师。不久,朱允炆下诏把朱橚贬为庶人,流放到云南。
收到朱橚被削夺爵位的敕书后,燕王朱棣连忙呈上了一份言辞恳切的奏疏为他求情,此时朱棣的三个儿子仍然留在京师。
“若周王橚所为,形迹暧昧,幸念至亲,曲垂宽贷,以全骨肉之恩;如其迹著,祖训具在,臣何敢他议。臣之愚议,惟望陛下体祖宗之心,廓日月之明,施天地之德。”(《明太宗实录》)
在奏疏中,朱棣一方面以亲情进行劝导,另一方面又点出祖训,提示朱允炆别逾越祖制任意而为。《皇明祖训》是朱元璋亲手制定的,里面虽然规定了对藩王的行为规范,可是在某种程度上也能成为对藩王的保护。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四月,湘王朱柏自焚而死。
朱柏是朱元璋的第十二子,出生于洪武四年,生母是胡顺妃;胡顺妃是临川侯胡美的女儿,胡美原是陈友谅的江西行省丞相,后来带着部众以洪都城投降朱元璋。
洪武十一年,朱柏被封为湘王,洪武十八年就藩荆州。朱柏自幼聪慧,特别喜欢学习,每天都读书到深夜,设立景元阁,招纳贤才整理书籍,有经世济国之志。朱柏也喜欢谈论兵事,他体力过人,善使弓矢刀槊,驰马若飞。
洪武三十年五月,朱柏曾与楚王朱桢一起征讨古州蛮。朱柏每次出征都随身带着书籍,到了山水胜境,便流连忘返。朱柏尤其精通道家学说,自称紫虚子。
朱柏这样的藩王其实很难对朝廷构成威胁,但是有人告发朱柏谋反,朱允炆派人前去讯问。朱柏十分害怕,无法表明自己的清白,竟然阖宫自焚。建文帝为他定谥号为戾,朱棣登基后改谥号为献,并设置祠官。
朱允炆削藩的目标本是燕王朱棣,可是他扩大打击面,周王朱橚被流放到蒙化,湘王朱柏自焚,不久朱允炆又宣布齐王朱榑、代王朱桂有罪,将他们废为庶人;这年六月,朱允炆宣布岷王朱楩有罪,将其废为庶人,流放到漳州。
朱允炆急切的削藩行为寒了自家人的心,而朱棣却成为诸王心之所向。
朱元璋登基后没有马上举行科举考试,而是继续通过荐举选拔人才为确保应天府的安全,朱元璋先后派常遇春、徐达与陈友谅争夺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