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娃”只是未被发现与点亮,一对龙凤胎的逆袭
一份最近发布的调查报告发现,中国家长在幼升小、小升初阶段最为焦虑,但从初中阶段开始,焦虑感就一路下滑:
有网友戏称,这是家长们的“接受现实之路”,孩子越大,家长的心态就越一路躺平。但他们忽略了,这也完全可能是孩子的自我成长之路。
今天要分享的正是这样一对龙凤胎的成长故事:他们从原学校转到常州威雅,一所提供全人教育的学校,不上补习班不请留学申请机构,最后都获得了知名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在理想教育的引导下,他们的心智日臻成熟,有了更健全的人格与自主学习的驱动力。家长们也不再焦虑,与孩子相处变得更像是朋友一般。
适合的教育能把孩子带往何方,也许,他们可以给你一些启示。
爱与关顾为她续航
《世界》片段
短片《世界》出自18岁女生舒涵之手,夺得伦敦猎鹰国际电影节优秀短片奖。她目前已经获得英国梅特电影学院、约克大学及布莱顿大学的Offer,主修电影创作。
对朋友并不多的舒涵来说,电影是她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为她带来精神上的慰籍与愉悦,“电影还能传播一个人的思想”,她说:“社会对身体有缺陷的人缺少关注与应有的帮助。作为听力障碍的孩子里比较优秀的一个,我想帮助其他的人,也想让更多人听到我们这个群体的声音。”
舒涵的听觉神经细胞从小受损,声音在她耳中揉成一团,她平时主要依靠口型来辨别声音并与人交流。
天性的聪慧、善良外加身体的原因,在她身上变成了超越年龄的成熟与豁达。除她本身的天赋与努力外,家庭与学校教育也在持续为她续航,给她爱、关顾与个性化的成长空间。
她说,一部分与她一样的孩子,在心理上逐渐被父母放弃,而她的父母却始终坚持给她最好的教育。所以,她的听力损坏程度虽然相对更严重,但却是学的最好的一个。许多孩子至今都不会说话。
在之前的学校,她曾被安排在讲台的旁座,但上课仍然很难跟上,老师因为要兼顾其他学生,与她私下交流的时间也很少。
后来她转到常州威雅公学。这所坐落在常州西太湖畔提供寄宿选择的学校,老师与学生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师生们更像是朋友,住在同一栋宿舍大楼,在操场上一起玩耍,也经常热烈地讨论问题。
“老师们不会管不过来,能很快给我安全感,他们会关心你每天是否开心。”
舒涵的妈妈回忆,在她刚转学那会儿,威雅的校长单独与女儿有过许多的交谈,为她做了不少的心理疏导,这让她想通很多事情,一步步地引导她成长。
刚开始,舒涵对新学校的课堂也有着不适应,小组讨论遇到前后同学同时发言就像是“前后夹击”,只能依靠口唇分辨声音的她,总会遗漏一部分的课堂内容。
好在课后老师关顾舒涵的课业情况,学校也有丰富的科目与课外活动供她选择。威雅是中国大陆提供最广泛科目的学校之一,曾被培生二度授予最佳科学建设奖,还开设了多达60项的课外活动课程。
舒涵选择了她喜欢的戏剧与电影,变得更专注了。
“在这些课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项目,彼此间无需太多的交流”。她可以沉浸在自己的创作当中,有自己的学习方向与节奏,也可以得到导师一对一的指导。
平时,她喜欢一个人跑到美术室或电脑房学习与构思作品,也会在周末重返校园与老师们讨论。她的脑子里天马行空,满是故事与画面的碎片。
在申请英国大学那会儿,她并没有找专业的留学申请机构帮她打磨文书或准备作品集。
用学校升学部负责人Waddington先生的话来说,“校内的老师们才是与舒涵相处时间最长、最了解她的人”。老师在一开始,就与学生一起讨论作品,每天看着他们的作品一步步完善成型。老师们最清楚每一位学生的能力与独有的天赋,知道应以怎样的方式,才能把这些亮点最大化最优化地传达给大学招生官。
学校老师还在帮她进行雅思听力的唇读训练,并申请人工听力考场。惯常的雅思听力考试是机考,她看不到口型,很难抓住一团声音的重点。现在,经过她和老师的不懈努力,她的听力从最初的4分提到5.5分,还想要冲刺更高。
她自编自导的短片《世界》结尾,与她年纪相仿的女主角站在无尽的独木桥上,仍需要面对危机重重的世界,这也像是舒涵此刻的心境:“电影在说挑战很有趣。不要随波逐流,不要被规则束缚,不要做一个麻木的人。但即使你逃离了生活的轨迹,你也要有勇气去面对一个全新的未知世界,也要有能够承担这个后果的能力。”
“我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导演。”舒涵说,“但是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我真的不急。我愿意从场记、打杂工做起,只要能够进步,只要能够学到与经历新的东西。”
从排斥学习到成为终生学习者
和许多本不喜欢学习的学生一样,博涵在学校上完一天的课后就盼着回家。他看上去总是很累,课业成绩一般,到家就借着玩手机或电脑消磨时间,作业也通常拖到很晚。
他不喜欢被动接受填鸭式标准化的教育,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频率与节奏。
初二和妹妹一起转到常州威雅以后,他有了更多自主分配的时间。一开始,他像是野马回归久违的大自然,放飞自我地补偿那个在之前学校未能尽兴的自己。
但潜移默化地,他对学习的态度有了转变。
他从小对昆虫抱有强烈的情感,课余时也喜欢跑到山里亲近自然,生物老师的课让他感到生动有趣,可他的英语不算好,有些词听不懂,就主动开始提升自己的英语。而与老师一次次交流后的感悟,又丰富与打开了他的眼界。
他的父母回忆,有一次他在学校里犯了错,受到了剥夺40分钟课间休息的惩罚。而他的化学老师陪着他一起,悉心聊了40分钟的天,“从此,他就特别喜欢化学”。
和老师之间有温度的交往,而不仅仅是分数的评判,这为博涵带来了心理上的放松。他说这几年在他身上最大的变化,就是他对学习的心境有了转变,他自主学习的意愿变得更强,而在彻底放松的情境下学习,他也变得更享受学习的过程。
在威雅学习A Level课程的最后两年,每位威雅常州的高年级学生都会被要求完成自己的独立研究项目(EPQ),提高他们的创造力、研究能力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独立研究项目是英国教育部和高等教育招生服务中心(UCAS) 强烈推荐的研究性学习认证项目。学生在老师指导下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性的学习,在此过程中培养独立进行学术探究的能力,助力全球知名大学申请。
去年暑假,博涵带着发电机、灯诱设备等等,独自一人前往天目山进行野外科学考察。锹形虫、金龟子、碧凤蝶…从采集昆虫、制作标本、再到科学分类,30多只昆虫标本最终陈列在定制箱内,展示着天目山上丰富多样的生物群态。
博涵的昆虫标本采集、制作、分类与展示
博涵的EPQ项目,是一次与大学考察难度相当的一次“壮举”。学术校长提纲挈领,帮他梳理背景知识,完善课题设计。曾去过天目山四次的生物及科学任课老师袁老师,帮他的野外探险之旅作了全面的准备,介绍科研伦理的重要性。学校也为他准备了科考与制作标本的设备。
但更重要的,是他自己自主学习的动力,推着他一步步实现了自我挑战。
在袁老师的眼里,博涵个性鲜明,很有自己的想法,也会经常在他在宿舍值班时主动与他探讨课题。
“学校有自由灵活的学习资源”,博涵说,“老师富有学识,学历也高。不管是课内课外,都能抽出时间单独帮你。但你自己也要主动探寻。一旦你主动索取,你会学会过滤对你没有帮助的资源,也能建立与扩大自己的知识谱系。”
“正在朝着更厉害的自己出发”。在母亲眼中曾胆怯且不乐意表达的他,也更愿意与别人乃至在公众面前展现自己。学校年度科学展上,他作为临时的主持人也能hold住全场,深入浅出地解释所有实验背后的原理。
科学展的主持人博涵
曾经排斥学习的他逐渐认识到,学习是一件永无止境的事情,“一旦有了这样的心境,就会远比当下所谓的成绩更有收获”。
目前,他已收获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学院、谢菲尔德大学等英国知名大学的Offer,将主修生物科学。
全人教育,是发现的艺术
当提到常州威雅,许多人对它的第一印象,是它独一无二天然水域的赛艇训练场,亚洲最大的校内气膜馆,每周10小时以上雷打不动的运动训练,或是近年十分优秀的录取表现。
常州威雅的五届毕业生,以100%的考试通过率与近50%的A+及A比例,被各国知名大学录取。历年来,约25%的学生收到来自英国G5大学的录取,70%的毕业生均进入英国罗素集团联盟大学深造,还有超过15%的毕业生顺利进入美国知名院校,如纽约大学、帕森斯设计学院、普渡大学等等。
然而,在学术优异与硬件设施卓越的同时,它也是一所将全人教育落到每一个细节之处、真正以学生为本的学校。
博涵与舒涵的个人成长故事,也侧面反应了全人教育对人一点一滴的关照与培养。在将两兄妹送入威雅时,他们的父母也有过担心,恨不得每天紧盯学校的动态。但儿子和女儿好像“一下子就长大了”,他们的心智成熟,体魄也更为强健,相处起来一次比一次更为轻松。
剑桥大学毕业、已加入常州威雅七年的中学部执行校长Tim Pattison说:“威雅就是一个大家庭,作为一所寄宿制的学校,老师和学生都生活在学校社区。大家互相关照,共同成长。”
宿舍楼
在威雅,普娃逆袭的故事一直都在上演。或者说,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普娃”,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亮点与爱好,只是尚未被发现,尚未被看见而已。
真正的全人教育,是发现的艺术。老师们发现每位学生独特的天资、与众不同的个性,学生也能在平常的学习与校园生活中发现自我,找到自己的热爱与所长。
“我们看重学生内心的选择,” Tim说:“希望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方向,更灵活、更高效地实现他们自己的目标与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