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一通万病无踪!睡前花3分钟拍拍这里,疏肝利胆、补肺通肠!

【养生动作】第4期
文章由橘杏缘学院专业审稿老师审核
(↑点击上方播放按钮收听全文↑)
《黄帝内经》曰:“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
 
人体的经络,是人体内连脏腑、外络肢节、气血流经的通道,如果不够通畅、发生瘀堵,人就容易生病。

生活中,总有人感觉浑身不适,但又没有明显的疾病症状,很可能是经络不通造成的。这里总结了几种经络不通的表现,我们一测便知。

4个表现说明“经络不通”

1.捏肉感觉痛

随手捏起身上的肉,如果有明显痛感,多是经络不通。这是因为,气血流通不畅,肌肉的柔韧性降低,对疼痛的敏感性也会增加。

2.舌下色深暗

对着镜子,将舌尖翘起,若观察到舌下络脉色深暗,脉管怒张,多是气血不通、瘀血停滞于脉管所致。

3.过血不明显

用一只手攥住另一只手的手腕一分钟,然后突然松开,若有一股热流直冲手指尖的感觉,则说明经络是通畅的,反之很有可能是经络气血运行欠佳。

4.平躺腹部凸出

健康人平躺,腹部应当是凹陷的,若平躺时腹部凸出,是气血经脉不通,水湿痰饮等瘀滞的表现,以胖人多见。
经络不通,百病丛生。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保持经络畅通呢?

拍打,就是疏通经络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养生,最宜拍打经络

《医宗金鉴》记载:“气血郁滞,为肿为痛,宜用拍按之法,按其经络通郁闭之气。”

适当拍打经络,可以使气血运行通畅。气血旺盛,身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可以得到充分的濡养。

每天睡前拍打肺经、大肠经、胆经,可以补肺调肠、改善肺功能、调理肠胃,还能疏肝理气,从而缓解焦虑,改善睡眠,可起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具体操作位置如下——

 01 | 足少阳胆经

《内经》曰:“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凡十一脏,皆取决胆也。”,胆经进行胆汁的新陈代谢,让胆汁更加清新。

胆经不通,常表现为:口干、口苦、偏头疼、容易惊悸;善叹息、便溏、便秘、皮肤萎黄;消化不良、关节痛、脂肪瘤;痰湿、结节积聚。

胆经不通会严重影响腿部血液血环,出现腿凉,还会引起肥胖,经常调理胆经可辅助肝脏的调理,并协助控制体重,还能缓解偏头痛的现象。

根据经络循行的补泄,足少阳胆经宜泄,应往上拍。拍打时,从大腿外侧风市穴(沉肩垂手中指尖所在处即是)自下而上,拍打到胸胁外侧。逆经拍打,可疏肝利胆,条畅气机。

拍打顺序:腿外侧→躯干侧面→颈侧后方
 02 | 手太阴肺经

《内经》曰:“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经把肝脏已经代谢好的血,输送到身体的每个角落,叫“肺朝百脉”。

肺经不通,常表现为:怕风、易汗、咽干、咳嗽;过敏性鼻炎、皮肤干燥、容易过敏;动则气短胸翳、面色无华;早上3-5点易醒。

肺经主管人体的营气和呼吸系统,可改善咽喉不适,气短,并且达到清除肺部垃圾的作用,经常调理疏通肺经可保证肺部的正常工作,有效预防肺部疾病。

根据经络循行的补泄,手太阴肺经宜补,要往下拍。拍打时,由胸前为始点,拍打至手大鱼际。顺经拍打,可调补肺气,改善肺功能。

拍打顺序:胸前→手臂内侧→大拇指

孔最穴、鱼际穴是肺经上相对来说,最容易瘀堵的穴位,睡前可多按揉它们。
 03 |  手阳明大肠经
《内经》曰:“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大肠是人体代谢产物排出的最主要途径之一,若大肠功能失常,则会出现便秘或泄泻,进而可能导致邪气结聚或过盛、以及津液的损耗,影响人体健康。

大肠经不通,常表现为:牙痛、头痛、口干、皮肤过敏;青筋、斑点多、肠胃功能减弱;肩周痛、慢性咽喉炎。

大肠经不通的人容易烦恼、无名火。疏通大肠经,能够改善大肠功能,调理便秘,消除这类负面情绪。

根据经络循行的补泄,手阳明大肠经宜泄,应往下拍。拍打时,以肩颈部为始点,沿手臂外侧自上而下,拍打至手掌虎口。逆经拍打,可利湿调肠、通腑消滞。

拍打顺序:颈部→手臂外侧→食指

手法有讲究,力度要适宜

上述几条经络,左右各一,操作时可以左右手交替拍打对侧。

拍打的要领,总结起来就8个字:空心虚掌,手腕用力。

拍打时需用虚掌(五指并拢、掌心稍微拱起),以手腕带动手掌有节律地沿着经络拍打,一般有热、胀、酸、麻的感觉为佳。

每条经络每次拍打两三分钟即可。可以选择在睡前拍打,早晨起床有时间的话,也可以拍一拍。

经过拍打,有的人可出现皮下小出血点、痧斑,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只需暂停拍打,通常3-5天痧斑会自行消退。此后仍可继续拍打。

温馨提醒:这几类人,不宜拍打养生

患有各种出血性疾病、严重的心脏病、高血压病、结核病、肿瘤、骨折以及疮疖痈疽红肿者、孕妇等,不适合拍打经络养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