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海南骑行5,锦山镇到文昌-文昌
第二天,2021年3月14日,锦山镇到文昌高隆湾,81公里
离开东坡坑村,前面到抱罗镇。在海口酒店吃早餐时,点了一份抱罗粉,好像没什么特别,一路上又看到很多抱罗粉的小吃店,既然到了本地,想尝尝正宗的抱罗粉。
进抱罗镇前有个三岔路口,从东面(可能是龙马)开过来一辆长途车,在三岔口停下来。我们问售票员能否搭载自行车,她就把车边上的行李箱打开,说你能把车放进去就可以。我手忙脚乱地把车往里塞,先是车头进去,塞不进;再掉过头来,把后轮往里塞,居然塞进去了。
于是老婆上车,直接去文昌,我没有拐进抱罗镇区,而是离开203省道,由193县道骑往大致坡镇。
《文昌县志》的风味小食中,抱罗粉排名第一:
文昌汤粉是最受欢迎的风味小食,最早经营汤粉的是抱罗圩的小食店。由于开粉店的人越来越多,互相竞争,制作调味越来越讲究,“抱罗粉”最好吃,由此,各地的汤粉都叫“抱罗粉”。
抱罗汤粉,除粉的制作有独特的工艺外,主要是汤好。抱罗粉的汤主要用牛骨或猪骨熬制成鲜美的肉汤。用这种汤冲调粉条,再配上牛肉干(或者瘦肉、猪肝、粉肠)、炸花生仁,再加上酸竹笋、酸菜、葱花、辣椒等配料、佐料,就成一碗非常有地方风味特色的汤粉。抱罗粉已遍及文昌,甚至海南各地都挂起“正宗抱罗粉”的招牌。
我们确实吃到了竹笋,困惑的是热带地区也有毛竹吗?后来在去神州的途中终于看到毛竹,解惑了。
193县道也在修路,但路况比203省道好很多。到大致坡镇,再转到201省道,也叫灵文加线,由琼山区的灵山镇,经文昌,到琼海市的嘉积镇。嘉积是一个古镇,现为琼海市治,应该叫灵文嘉线才对,但所有的都是灵文加,应该也是第二次简化字的影响。
过潭牛镇,到文昌江。
正宗文昌鸡在潭牛镇?
文昌江
省道跨越文昌江的是竹崀大桥。《文昌县志》“大事记”一节记载:
1942年9月17日,文昌县军民配合琼崖独立总队第二支队副支队长覃威率领的第一大队和第二大队第四中队,在文城北面的竹崀桥伏击日军,击毁日军车2辆,歼灭日军1个中队,缴获轻机枪2挺,掷弹筒1具,长短枪30多支。
这场伏击战事前得到总队长冯白驹的批准,调集了琼崖总队的主力,有二个驳壳枪排,类似于机枪排。部队从凌晨进入阵地,一直等到傍晚,日军车队才进入伏击圈,原来以为是二辆军车,结果来了八辆。覃威稍犹豫后,果断下令攻击,取得较好的战果,并及时摆脱日军,退入树林中。
当年的竹崀桥跨竹崀溪,和眼前这座跨文昌江的竹崀大桥不是同一个地点,但应该相距不远,地图上标识的竹崀桥战斗纪念亭在文城以南,方向完全相反,不知何故?
文昌江,旧为南桥水,全长49公里,主流东南流经文城老城区入海。也有说全长37公里的,区别可能在于:入海口是清澜湾,还是清澜口。
汉武帝(元封年间)时设立珠崖郡,下辖紫贝县,据说当地产一种紫色的贝,县治位于紫贝岭南麓,是为文昌县的前身。不久撤儋耳郡,并入珠崖郡,之后又撤珠崖郡,基本放弃了这个不愿顺从的孤岛。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在紫贝县故址设武德县,属临振郡。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改武德县为平昌县,属崖州。县治迁至平昌溪附近,就是我转到大致坡镇后,再往南几公里后的路西边。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改平昌县为文昌县,属崖州。宋太祖开宝三年(970年),废崖州,文昌县属琼州。
后来县域有过数次变动,但县名一直没变,表达了中原政府希望此地以文昌盛,而不是(隋炀帝的)武德。
过竹崀大桥后15分钟左右,骑到文昌汽车站,与老婆会合。
在文昌汽车站边上的餐饮店里坐下来打尖,点了一盆炒粉,外加一杯冰奶,据老板娘说,这是文昌市里最好的冰奶,她说的很可能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