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苦的随证治之
W某,女,60岁,口苦口干一月余,服用清肝泻火药无效,余见下肢沉,尿频,足冷,脉沉软,舌淡苔白偏厚。
辩证要点:尿频 足冷
方药:金匮肾气丸
茯苓10 牡丹皮10 肉桂10 枸杞子30
泽泻10 山茱萸15 山药15 生地黄30
黑附子10
7付,水煎服
复诊:服药第2天口苦明显改善,后在某医处艾灸治疗,出现口干 眼涩,口苦复发。脉略数,舌淡红苔薄黄
方药:小柴胡加龙胆草
龙胆草10 大枣15 党参15 干姜10
柴胡30 黄芩15 炙甘草15 法半夏15
7付,水煎服
后随访,口苦消失,未见复发。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口苦是临床常见多发症,这里介绍几个偏方。如果肾虚明显的,加入枸杞子。如果肝火旺盛的,用柴胡 龙胆草 生牡蛎等。
内经中关于口苦的记载有以下条文,说明口苦一般从肝胆论治。
⑴《素问·痿论》云:“肝气热,则胆泄口苦。”
王冰注:“胆约肝叶而汁味至苦,故肝热则胆液渗泄。胆病则口苦,今胆液渗泄,故口苦也。……《八十一难经》曰:'胆在肝短叶间下。’”
⑵《素问·奇病论》云:“有病口苦者,取阳陵泉。口苦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曰胆瘅。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
搞针灸的同学可以针刺阳陵泉治疗,看看效果如何。
⑶《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云:“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
杨上善《太素·卷第十一·输穴》:“胆热溢水精,故口苦欧宿胆汁。”
⑷《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
杨上善《太素·卷第八·经脉之一》:“胆热,苦汁循脉入颊,故口苦,名曰胆瘅。”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