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的悲剧结局,原因不在别处,就在于他至死都没懂漂母的言语
来源:历史杂篇
韩信被杀前,面对长乐宫钟室的刀兵和露出獠牙的吕后,绝望地说,“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天意而非自身,跟乌江自刎的西楚霸王有一拼,都是没能正确认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
早在韩信发迹前,淮阴城边漂母就已犀利地指出。
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史记·淮阴侯列传》
韩信以为,漂母接连数十日地喂养他,乃是图他韩信日后发达了,能够厚报漂母。
而在漂母看来,像韩信这样一个人高马大的男子汉,竟然连自己都养活不了,是不应该的,也是极可怜的,漂母不忍心韩信被饿死,才把自己的饭食分韩信一份。
至于报答,漂母是想都没想过的。
一个连自己都养活不了的男人,又怎么可能发达呢?不被饿死,都是天在照应了。
漂母做梦都想不到,这个连自己都养活不了的男人,这个需要四处吃白食的男人,最后竟然发达了,竟然成了高高在上的楚王,竟然拿出了一千金来兑现当初的诺言。
如果故事到此为止,可以证明漂母看走眼了。
但故事还得继续,故事的后面,剧情急转直下,曾经高高在上的楚王,只用了一年多,便成了阶下囚,成了居常怏怏的淮阴侯,成了被绑缚在长乐宫的反贼,被砍了头,被夷了三族,一代传奇,终落幕。
韩信身上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漂母那句“大丈夫不能自食”。
男子汉大丈夫,之所以顶天立地,就是因为他会像一株树那般,扎根在大地上,靠着又长又稳的根须汲取营养,在风雨之中屹立不倒,渐渐地长成藤果鸟兽的依靠。
而韩信,却像无根的野草,爬蔓的藤条,天边的飞鸟,不依靠大树,就不能过活,更不可能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
发迹前,韩信像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一样,弄得几乎要讨饭了,只能四处吃白食;天下大乱,韩信加入项氏的队伍,却不能靠一刀一枪博得功名富贵,只能三翻四次地献计献计,却又不被采纳;背楚投汉之后,先后得到夏侯婴、萧何、刘邦的赏识,靠着刘邦给的几万兵卒,才终于一飞冲天,立下不二之功。
即便如此,韩信仍旧像寄居在刘邦身上的藤条,没有真正的拥趸和死忠,身边全是刘邦安插的眼线。
对于这种情况,韩信也是心知肚明的,所以才一而再再二三地强调,没有刘邦的赏识和提拔,就没有他韩信的成就,他韩信所拥有的一切,归根结底,都是拜刘邦所赐。
韩信从未想过,自己也可以做一株真正的大树。
后来在关中谋反,韩信也依旧是想借力打力,傍上“大树”陈豨。
陈豨是刘邦信得过的重臣,由此,陈豨被刘邦拜为巨鹿守,临幸前,陈豨到韩信府上辞别,韩信觉得机会来了,便鼓动陈豨趁此良机准备谋反,一旦时机成熟,他韩信也会在关中帮助陈豨,二人里应外合,都有可能拿下整个天下。
陈豨跟韩信共事过,对韩信的本事深信不疑,于是在到达巨鹿之后,便着手养士养兵。
殊不知,韩信只把陈豨当成“大树”,一旦陈豨谋反,刘邦必然亲征,一旦刘邦把关中兵马全部拉出去亲征,关中必然空虚。
到那时,韩信只需矫诏释放关中的刑徒和奴隶,用以攻击皇后吕雉和太子刘盈,便能轻而易举地控制长安,进而控制关中,和刘邦分庭抗礼。
韩信谋反的关键,在于陈豨能否牵制住刘邦。
刘邦前脚出征,韩信后脚就给陈豨送信,信送出去了,没等到陈豨回信时,却等到了丞相萧何的造访。
萧何跟韩信说,陈豨暴毙,留守在关中的诸侯都到宫中向皇后和太子表示祝贺,你韩信身为列侯,虽然有病在身,也应该跟其他人一样,去祝贺。
韩信没有办法,如果陈豨暴毙是实,他韩信就失去了“大树”,就失去了谋反成功的可能,只能再等待其他的机会,于是就去了。
去了就挂了。
如果韩信不需依靠别人,而是像漂母指出的那样,能够“自食”,还会是这样的结局吗?
参考资料:《史记·淮阴侯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