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鹰/河岸人家(散文)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刘俊鹰

黄河大拐弯后浩浩荡荡,一路东流,过经此地,伸个懒腰,弯如牛梭,不远处的下游即是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这一弯,又似如椽大笔,写出宽阔肥饶的两岸。一个叫酬子坡的小村子伫立在南岸土崖上。站在村口的制高点,北眺对岸,中条山层峦叠嶂,南仰崤山青山隐隐;视野溯流西上,可赏长河落日美轮美奂,可观长桥卧波川流不息,或叹茅津古渡繁华隐退默默守望,又见黄河公园绿树掩映水天一色;东瞰下游则是无际的湖水绿波涟涟。村子静静地,不离不弃,日夜守护着母亲河。

春姑娘和着微风,婷婷走来。阳光一天天热烈,照在青蓝的河面。这里高峡出平湖,恰似绿意的江南。野鸭纵情嬉水,皆因水暖了,冰消了。偶遇寒冬,河面要结上一层铠甲似的厚冰的。河岸还在渐暖的绿水下酣睡,没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的感知。高高土崖上,山坳里,一夜之间,迎春花吐露鲜黄,迎风绽放,急切地问候脚下的黄河。赤黄的地表,灰褐的枝头,草芽花芽叶芽冲破禁锢,星星点点,泛绿,透红,钻出地面,挂满枝桠。这之后,蛰虫萌动,冰消河开,山丘尽绿,漫山遍野,各种色彩粉墨登场。成群结队的白天鹅,天空的精灵,依依不舍别离故土,把眷恋挂在高耸的白杨树梢,留下黑灰色的野鸭兄弟,守候在润泽的黄河湿地。桃花开,杏花谢,谁管梨花叫姐姐。那粉白的杏花,红艳的桃花,雪白的梨花,金黄的油菜花,在杨柳婀娜多姿的身影摇摆下,次第争艳。一拨又一拨的,是探春的蜂蝶和游者。田野上,麦地里,天空中,多了挖野菜的人,多了飞鸟,多了穿云越岗的风筝。

如雪的洋槐花,金黄的油菜花,相继谢幕,从植株上滑落,化身泥土。麦田不情愿地褪去墨绿,染上耀眼的灿黄,招来了隆隆的收割机。燕雀低飞,潮湿的双翅沾满河岸人的欢笑,凝重深沉。樱桃殷红,杏子橙黄,比不过河岸人的黝黑亮堂。渐渐地,渐渐地,没有感觉,夏天悄无声息而来。河岸上,近处的岭,远处的山,搞不清哪天弄丢了五颜六色的花衣,清一色穿上浓绿的军装,无边无涯,连住天际。

火热的七月,河岸人的热情也如不安分的气温,在节节高升。快泄洪了,大坝要放水了,捞鱼去喽!人们奔走相告,遇过年般兴奋。水下沉浸百余天的河岸,汲取够母亲河浓浓乳汁,一点一点地透出气来,湿淋淋地敞开松软棕黄的胸膛,拥吻着久违的光芒。孩童如婉转的百灵,让稚嫩的旋律飘向水面,飘向高远的白云,合奏着飞燕的呢喃。他们光着脚丫,印出歪歪曲曲的印迹。赤脚光膀裤脚上挽的大人,爷爷奶奶辈儿的,父母叔叔这一代的,同村的,外村的,似一个个列兵,站在土崖上眺望着。或连续几天几夜躺进钻天高的白杨树浓荫里,迎候着,算计着河水下落的激动时刻。

兴奋的黄龙裹挟着泥沙和上游的无奈,携着枯草荒枝,急切地赶着趟。渐渐出现涛声,越来越剧烈,如鼓鸣,如雷轰。中流之水急不可耐地狂奔,抽动着岸边的缓水区来回打旋,迂回涌动。待黄浑的水中出现第一个黑点,老练的河岸人,探出捞网,眨眼间捕获第一条黄河鲤时,早已摩拳擦掌严阵以待的乡亲,扑扑腾腾投入厮杀。河岸人是雄鹰,是鸬鹚,收放自如,尽情收纳。呐喊声,尖叫声,盖过河水的涛声。泥水呛晕了黄河鲤,鲶鱼,虾米,不约而同逃到岸边,跌跌撞撞,晃到人的眼皮下,脚跟旁,乖乖做起俘虏。但大自然恩赐不过几十分钟,黄金期过后便难觅鱼迹。黄金期发生时间不定,晚上,早晨,下午都有可能,取决于大坝开闸的安排。但这已足以保证河岸人家满载而归。这是夏季一年一度的“黄河捞”。每年大约七月上旬,三门峡库区集中泄洪调水调沙满足防洪需要。彼时,黄河浊浪翻滚,泥沙泛起,鱼虾身陷囹圄无路可逃,挣扎漂浮水面岸边,形成流鱼奇观。喜悦的河岸人带着重达几十乃至近百斤的大鱼,或不足半斤的小鱼小虾,留够自家吃的,多数运至市区,或就地卖给城里人。

河水落的很低,黄河如卸去亿万吨辎重,一副轻装上阵又精神抖擞的模样,显现了本真。此后,河水显得瘦小,一副面黄肌瘦的模样,携着泥黄,翻着浊浪,没日没夜地流去。遇到汛期上游暴雨,她也不时发几次脾气,来几次洪峰,抖抖威风,送来惊喜的鱼汛,也带来岸边捞鱼的危险。

蜂拥的人们满足的离去,河岸归回寂静。岸上的村庄也宁静下来,躲进高高的白杨和梧桐树的绿荫中。喜鹊和燕子盘旋乱飞,从河岸到村庄不停地穿梭忙碌。几天后,野草便从湿润的泥土冒出,把鲜绿柔软的绒毯顺地势铺满河床。岸上人们不敢停歇,趁河岸湿润的墒情,把期盼用汗水拌进大豆花生的种子里。这以后,河岸上又冒起一垄一垄绿油油的希望,越长越高,罩实了裸露的黄土,河岸人的身影被镶在绿毡般的田地里。摄影家们来到这里,把他们收进视野,定格进无垠的网络。

待到河岸人家把颗颗珍珠般的大豆花生收进院落,河岸又敞开他厚重宽阔的胸怀。黑色的喜鹊和红嘴鸥还在黄土崖上驻足观望尽享秋意,小松鼠和野兔早已来往奔波,囤积越冬的储备。三五成群的人又来了,手持镐头锄把,刨走土里遗落的收获,把笑声和闲情丢在脚下,渗透入泥土。

冬来了,生灵都销声匿迹,舒服地躺进各自的安乐窝,荒野进入空灵之境。枯黄和萧杀伪装了河岸及村庄,朔风与严寒不停骚扰着再一次涨起的河水。又一片青蓝似镜子像平湖缓缓升起,河岸不情愿地躲进水下,又被迫冬眠入梦。纵然飞沙走石,雾霾遮天,仍挡不住庄户人热盼,一场场润雪如约而至。如鹅毛,似飞絮,山野银装素裹,茫茫苍苍。雪落黄河,飘飘洒洒,风中狂舞,无声无息。黄河如灰黄飘渺的丝带,勾勒出两岸静谧柔美的曲线。一对对白天鹅,从遥远的西伯利亚,结伴双飞,如约而来。抖落严寒,引吭高歌,向着踏雪人的镜头,在空中戏雪走秀,翩翩起舞。阵阵嘶鸣,越过山顶,穿透河岸人家的窗户,溶进河岸人的心房。白精灵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河岸人的念想便徘徊在渐渐生成的镜子般的冰面上,之后飘落在白天鹅的背上,越飞越高,飞向辽阔的天空。

作者简介

刘俊鹰,原名刘群英,七零后,河南渑池人,现居三门峡市。洛阳农专毕业。爱好文学与写作,坚信文学能净化人的心灵,使生活呈现多姿的色彩。

“河南文学”是河南省阅读学会下属的一个纯文学公众平台。以“不薄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国各界征稿(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

本平台每周一、三、五更新

投稿邮箱:hnwenxue@126.com

出品/河南省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  一

责任编辑/达   林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0)

相关推荐

  • 《大山带你走黄河》---20【高家塔】

    大山带你走黄河 向北出碛口镇,沿黄河逆流而上.沿黄公路正在贯通中,一路泥泞,车在其中如船行河道,左右摇摆近10公里,抵达高家塔村. 村子主要在路右边的高台上,一些新建的房屋散落在路基两旁,但大都矮小. ...

  • 家 住 河 岸(诗歌专辑)•汝水渔父•

    ·原创/作者:陈忠平·                ·现代诗专辑·          家 住 河 岸             ·汝水渔父·     家住河岸 河水悠悠     悠长了河岸人家的梦   ...

  • 刘俊鹰/水墨山村(散文)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水 墨 山 村 刘俊鹰 连绵阴雨,终于识趣地暂歇下来.黑白相间的雨云如一幅幅水墨画在低缓地流动,热辣不再的太阳浮萍般穿插其间忽隐忽现.时令再有三五天进入寒露.地 ...

  • (渑池)刘俊鹰作品,现代诗《父亲》

    号外!号外!号外! 重磅!重磅!重磅! 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思归客杯"全国原创诗歌大赛<家乡美> 古往今来"家乡"一直是文人骚客所提笔抒情的话题,家 ...

  • 刘俊鹰(三门峡),现代诗《枣儿》

    号外!号外!号外! 重磅!重磅!重磅! 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思归客杯"全国原创诗歌大赛<家乡美> 古往今来"家乡"一直是文人骚客所提笔抒情的话题,家 ...

  • 【颍州文学·散文】刘俊海‖我在西藏

    我在西藏  文/刘俊海 洁白的雪峰,彩色的经幡,静谧的高原牧场,神奇的布达拉宫.啊,美丽的千山之巅,人人向往的地方. 5月23日,我走下飞机,在拉萨贡嘎机场的停机坪,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终于来到了广袤的 ...

  • 【散文】刘俊海‖淠水长情

    淠水长情 文/刘俊海 大别山,有很多条蜿蜒于群山的河流,淠河就是其中的一条. 自从1954年11月建成佛子岭水库,淠河,也因此声名鹊起.尤其是近几年,各地来旅游的人络绎不绝. 横排头位于六安市西南部, ...

  • 【洄溜古镇杯乡愁散文大赛】刘俊海||弹指间的往事

    弹指间的往事 文/刘俊海 2020年退休后,我定居合肥.今年六月,妻子要参加党庆100周年活动,我们回到阜阳的家中住了一个月. 熟悉的环境,宽敞的街道两旁耸立着日新月异的城市,这是我生活了39年的地方 ...

  • 【山东】尹梓诺《​那次竞选落败以后》指导老师:刘俊

    那次竞选落败以后 翰园学堂六年级 尹梓诺 我怎么也不会想到我竟然落选了.可事实就是事实,不容质疑.竞选前我还信心满满:班长一定是我的!可现在,垂头丧气的我,就像泄了气的皮球. 回家的路上,天空灰蒙蒙的 ...

  • 【江苏】刘俊宇《榜样的力量》指导老师:徐红

    榜样的力量 建湖县第二实验小学裕丰小区 五年级 刘俊宇 盛夏,我喜欢独自一人待在树荫下乘凉,不受任何打扰,再捧上一本好书,反复咀嚼,细细品味,偶尔的几缕微微的清风便会令我心旷神怡.书中自有黄金屋,是的 ...

  • 【年级作文】刘俊良‖有一个星期二〖“理想文学”杯征文〗

    有一个星期二 迁安市第四实验小学四年级刘俊良 有一个星期二 妈妈说我从小就不稳当,从会走路那一天起就没有稳当过,稍不留神就跑得无影无踪了. 的确如此.这个坏习惯一直影响到现在.上课的时候盼着下课,下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