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妈妈名校闯关记:孩子从幼小衔接到小升初,怎么准备更高效?

海淀黄庄妈妈,坚持科学鸡娃

点击下方预约明晚读书会直播

本文作者将分享更多干货

学院君说:择校和升学是家长们非常关心的话题。今天的文章来自花生妈妈安柏,她是北大硕士、热销书《上岸》作者,但她最醒目的身份在于,她是一位海淀黄庄妈妈,成功把儿子花生送入了“海淀六小强”之一。回顾幼小衔接和小升初的经历,她总结出4条经验,希望能对您有所启发。
我喜欢孩子,也喜欢教育,孩子和教育都事关未来,让人充满希望。
从未来倒推,我们现在能做点什么?也是我持续分享的重点。花生是个少年了,我是陪着他一路幼升小、小升初走过来的。花生已经经历和正在经历的事情,很有可能也是你家宝贝将来要经历的。
为此,我也分享过很多关于幼小衔接和小升初的干货,今天我来大致串一下,总结出4条经验。这也是很多家长回头看时,容易后悔的四大痛点——“早知道就好了”。
(这两个妈妈用不同的方式说出了“早知道就好了”)

一些东西“早点”学,

可以帮孩子适应入学

教育孩子和做人一样,不能走极端,拔苗助长固然不好,什么都不提早学,上了学磨合起来就会比较“痛”。

而且,我们讲因材施教,提不提早,也是要看娃的。对很多学习能力强吃不饱的娃,这不叫“提早学”,而叫“正好学”。
需要提早学的东东很多,比如思维、比如艺体美、比如英语听说读,只是对一些家庭来说,这些还是有点儿奢侈。
如果精选再精选,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城镇,一年级最刚需的两大能力是什么呢?
一是认字,二是写字。
从上学开始认字的孩子,和上学前就认识800字的孩子相比,一年级的生活是天差地别的。
认字不仅和学不学得好语文有关,和学不学得好数学也有关,因为数学题也是用字写的!
认字还和作业完成效率有关,不认字的孩子做作业要两三个小时,一边做一边认;认字的孩子可能1小时就完成了,不管是弹琴、运动还是课外班都可以尽情安排,或者什么也不做就早点睡觉,那也是极好的。
写字写得又慢又差的孩子,和写字写得又快又好的孩子相比,一年级的生活也是天差地别的——写个作业要比同学慢得多,写得不好还好擦掉重写,真是太累了。
(花生的弟弟小布丁字写得不错,也越写越快,使得他学习效率也越来越高)
如果不认字再加上字写不好,那一年级,不仅孩子难熬,家长也很难过。
认字敏感期是从4岁开始,通过绘本阅读带动认字是最佳方式。我和花生小时候,上学前就能认识1800个汉字,都是靠课外阅读。
写字可以晚一点,因为那时孩子的小肌肉群发育不成熟,大致5岁开始就可以开始练习,每天练习不要超过半个小时,等到6岁可以慢慢增加时长。
不过,孩子的手部机能训练和手眼脑协调能力,可以从两三岁就开始训练,比如:
  • 多进行体育运动包括球类运动;
  • 自理能力(穿衣、穿衣、系鞋带);
  • 手工劳动(玩沙子、画画、玩沙子) 。
(花生带着小布丁玩投球游戏)

习惯和态度,才能决定孩子走多远

前段时间有一个社会调查,问家长最后悔没有做的事,获得选票最多是:没能及早培养孩子的习惯和态度!
在花生上小学前,我就开始培养他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这也是在培养他的责任心,比如:自己整理文具和书包、每天锻炼身体、先完成学习任务再玩耍……
正是因为培养了好习惯,上学后花生没让我们太操心,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处理好自己的事情。
好学校也特别重视习惯的培养,像小布丁的学校,老师给家长发了7张“每日行为规范分步做”卡片。
这些卡片分为8个方面的习惯:
进门、出门、作业、吃饭、洗漱、起床和睡前。
老师让家长把卡片贴在家里固定的地方,让孩子每天都能看到,并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做到并每天检查。一共有5个地点:
  • 大门:
  • 书桌:
  • 餐桌:
  • 洗手台:
  • 床头:
幼小衔接和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优秀习惯的黄金时期。即使孩子有一些坏习惯,毕竟年龄小可塑性强,及早重视,也是可以纠正的。
到了小升初,应该培养孩子更多劳动技能,比如做饭。  
(六年级暑假,花生给自己做简单的午饭,香煎三文鱼+奶油芦笋)
还有坚持的习惯,不管是学习还是锻炼,都要有毅力。
培养良好的习惯和端正的态度,能让孩子受益终生,就像富兰克林说的:
“我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良好的品格、优良的习惯、坚强的意志,是不会被假设所谓的命运击败的。”

先打好课内基础,再进行课外拓展

语数英是刚需,但课外班却不一定是刚需。
娃到底需不需要报班,根据我的调查,大多数家长会以孩子的学习情况为标准,成绩好不报,成绩不好才报。
也就是说——缺哪补哪——这个大原则是对的。
但是要特别注意一种例外情况——
就是想让娃在某门学科上做到优异。例如学而思的奥数,到了创新层是给竞赛做准备的,到创新A就有很大机会选入集训队。
培养牛娃,最优策略是各科均衡优秀+1门优势学科,或者是各科均衡优秀+1门特长。
这样就会比别的娃多一种选择,比如说走竞赛或走特长生,虽说在义务教育阶段,特长生大多被取消了,但是在小升初阶段,人大附中还是保留着三高班(足球优异),清华附中还有美术班。
至于考高中和考大学,像艺术团体、体育特长招生都是有的,如果孩子具备一门真正的特长,学业水平也达到一定底线,就有机会冲击牛校。
如果娃有潜力、目标也比较高,这样报班就不能局限在缺哪补哪,而是在缺哪补哪之后,还要致力发展娃的长板,直到发展出一门特长来——学科特长也是特长。
(小布丁英语算是长项,他在家中进行分级阅读)
只是,做到这个最优策略不容易,对娃的时间管理要求也很高,所以我再给一个次优策略,这个更加现实,也适合更多的家庭——
不要求娃有特别的长板,只要做到没有明显的短板,也可以超过大部分人。
把语数英3门每门都提到90分+(100满分的情况下),要比把某一门搞到100分或98、99要容易得多,而语数英是中考和高考的必考项目,各科均衡的孩子会更有竞争力。
次优策略从原则上来看也是缺哪补哪,但是到底怎么补,要看孩子丢分丢在基本概念和基本功,还是后面比较难的大题。
如果基本概念和基本功还没过关的孩子,建议先着眼于课内,夯实基础,把基础打扎实,然后再课外拓展冲击难度。
毕竟,最后两道数学大题,一般前面两小问也是在考基础。实在不行,就放弃最后一问吧,这样,在中考的难度下,数学也能拿到高分。

时间管理是拉大孩子后天差距的关键

❶ 关于时间管理,我说过很多,这里不展开了,最关键的是先会做减法:
搞清对于孩子最重要的是什么,要懂得取舍,有舍才有得。
❷ 然后再是做加法:
可否把孩子的兴趣和学习结合起来?比如阅读,既是学习,又是休闲。
❸ 甚至是乘法:
找到孩子热爱的、擅长的和有社会价值的,三者交集就是孩子的甜蜜点,发展自身优势项目,最大化投入产出。
聊起花生的很多事,可能对我们自己来说都是“马后炮”,对于各位弟弟妹妹来说,却可能成为“车前灯”,帮助你们避开坑,少走弯路,特别是到了以后陪娃一路走来,不用再说出这句话——
早知道就好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