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东:杜甫的棺材板咣当直响
近日某师大有教授点评《石壕吏》,在网上引起热议。
教授讲解之后,我觉得我读了一个假杜甫,我被教授惊呆了,不妨胡说一番。
第一,教授要我们搞清几个事实。首先,这是大唐的军队,是“我们”自己的军队,不是叛军。其次,这不是常规征兵,而是临时性征兵。这个论断没问题。
但对老百姓来说,只要是战争,就意味着伤害。《静静的顿河》作者肖洛霍夫说:“战争中没有好人和坏人之分,唯一的反面角色就是战争本身。”
第二,石壕吏是“国家公务员”,代表国家来完成征兵任务。因为是政府军队,当然可以理直气壮捉人,抓壮丁抓出了正义感,这就是教授的观点。抓壮丁何错之有呢?只是方式方法上有点粗暴。谁还没有个粗暴呢?
在教授看来,石壕吏很有方法,他夜里加班9912来捉人。都怪老百姓不讲武德,白天捉不到。或者一次次捉人,老百姓变得精明了,所以才夜里12点来捉人。
这户人家三男肯定不是一次捉去的,何以见得?
一是因为唐朝兵役制度规定:“凡年满21周岁,身体强壮,人丁较多的,有义务首先被征入伍,充当府兵。”但兵役制度又规定,一定要保留男丁,一方面利于农业生产,另一方面赡养父母。
二是这户人家才有还在喝奶的孙儿。这也意味着这个年轻的爸爸,是后来再次被捉当兵的。
三是“老翁逾墙走”的动作熟练程度,可见大唐军队夜里捉人已经程序化,老翁一次次逃离也已熟练化。但问题是,正规军抓壮丁,叛军也抓壮丁,那么这两支军队还有什么区别呢?
《史记》说:“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君以路人待我,我必路人报之。君以草芥待我,我必仇寇报之。”
第三,再谈对立。石壕吏代表正规军来夜半捉人,似乎没错。老太太遭受战乱,三儿全部戍边,两儿战死,乳下孙嗷嗷待哺,孩子妈出门连一件完整的衣服都没有,只能躲在家里。这是什么家庭?这是什么灾难?这是什么绝望?老百姓不愿戍边也情有可原。既然对立了,就必须要有人做出牺牲。这不用教授说,当然是老百姓做出牺牲。但下面教授信口开河了。
“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太太说,算了,我跟你们走吧。我还能给战士们做早饭呢。这个母亲她不认字,也不懂大道理,但她明白了眼前发生了什么事后,就是献出儿子再献自己,但是你不要把我儿媳妇抓走,你也不要把我小孙子饿死,因为这是我们家的根啊。为什么把老头要留下,因为老头还硬朗,家里面需要这个主心骨。换句话说,这里面表达了一个非常明显的价值观,就是当国家和民族遭遇重大灾难的时候,我们的老百姓还是毅然挺身而出的。
”这简直太扯了,不愧是教授。老太太知道郭子仪打叛军吗?老太太是毅然挺身而出吗?老太太充满了爱国热情吗?如果老太太爱国热情高涨,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那么老翁为何要逾墙走呢?老翁参战的价值不是更大?
其实,老太太之所以以身饲虎,不过是虚与委蛇,无非是自我牺牲,保全老翁。之所以保全老翁,是要保全家里唯一的劳力,这是这个家可能活下去的唯一办法。这是绝望之中的无奈,估计是老夫妻早已谋划好的,生离死别,愈显惨痛。
第四,教授说:“杜甫在这首诗里没有做任何的评价,他两难啊。为什么呢?他很同情老太太,又为国家的前途担忧,这怎么办呢?他只能不置一词。……杜甫的伟大在于他完全忠实于历史的真实,当他难以判断和择决的时候,他就把它忠实地记录下来,留给后人做判断。”
事实果真如此吗?
首先,杜甫有没有评价?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差役喊叫何等凶狠!老妇人啼哭何等悲伤!一正一反,一呼一啼,一怒一苦,请问教授,这里有没有判断?有没有褒贬?语言分析的背后就是意义,就是态度,就是情感和价值观。妇啼之苦来自哪里?不就来自差役的凶狠?杜甫对老妇人的同情溢于言表,对差役的鞭挞也是肉眼可见,何以说杜甫没有丝毫的判断?
其次,杜甫敢不敢判断?
同样是描写唐朝用兵,同样是写征兵的《兵车行》中,杜甫直接开炮,火力全开。“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借征夫对老人的答话,杜甫倾诉了人民对战争的痛恨,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批判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这是强烈的愤懑,这是深沉的控诉,这是无情的揭露。老杜哪里会不置一词?哪里有蹩脚的两难选择?“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从来就有平民情怀,更有斗争精神,否则他就没资格称为诗史。
在《石壕吏》中,杜甫没有直接批判,不是不能,而是不为。因为悲剧本身足够震撼人心,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在这样逼真的客观描述中,读者已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悲愤和同情。把杜甫艺术手法的选择当成杜甫真实的人生困境,实在太荒唐了。
最后,杜甫何以成为杜甫?
《石壕吏》是杜甫的泣血之作,《批点唐诗正声》称:“读此诗泣鬼神矣。”与《石壕吏》相对应的,还有一篇《垂老别》,也是“国家公务员”抓壮丁。
一个垂垂老矣的老翁,他的儿子和孙子都战死了,已经没有壮丁可抓了,只能来抓老翁。老翁很衰老了,走路都拄着拐杖,当然不可能“逾墙走”,最后只得扔掉拐杖,跟着官府差役戍边去了。
老翁毅然挺身而出吗?是“出”了但没有“挺身”,拐杖扔掉了,无法“挺身”。“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这是另外一个家庭,但不就是《石壕吏》这一家?所有的故事都曾经发生过,所有的故事都是同一个故事,所有的故事都是我的故事。这是何等惨痛的人间悲剧。
《石壕吏》《垂老别》何以成为诗人泣血之作?如果诗人模棱两可,如果诗人首鼠两端,如果诗人中立骑墙,文章何以惊天地泣鬼神?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它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人本精神,始终是一种以人为一切价值判断出发点的文化。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用他的整个生命,用他一生的一言一行,丰富、充实了这一文化内涵。闻一多这样说杜甫:他是我们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请尊重杜甫,也请尊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