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武士道,幕府时代和切腹,日本武士阶级是怎么形成的?
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在二战期间可谓走出国门,冲向世界,在整个东亚和东南亚战场上大放异彩。隐忍、毒辣、疯狂,这是隐藏在日本人彬彬有礼的外表下的另一面。
诚如题主所问,日本武士是如何像西方骑士一样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阶层的呢?
日本武士的起源以及发展
武士(ぶし)在日本语言释义中原本是侍者或守卫的意思,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日本平安时代的桓武天皇时期。桓武天皇在位期间,朝廷和贵族的矛盾变得日益尖锐,贵族和僧侣的势力不断膨胀,这甚至导致桓武天皇做出了迁都平安京的决定。
而随着庄园制经济在日本的发展,一些地方领主或贵族开始通过建立自己的武装来保护自己,地方领主的势力扩张实际上是天皇统治衰弱的一个表现。而地方领主的崛起也导致了领主之间时有摩擦发生。
因此归附于领主的“庄民”便以“半农半武”的身份加入了保护领主资产或替领主侵占土地的战争中,而这些人当中的一部分便发展成为了职业化的武士,并在丰臣秀吉时代完全脱离农业生产,成为固定的武士阶层。这些武士通过宗族或宗主作为领袖,紧紧环绕着他们身边。
由此形成了日本历史中特殊的门阀士族统治,从本质上来说,武士最初的存在形式实际上是以家兵的姿态存在,其依附和服从于宗主的领导。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们又属于职业化的士兵,平安时代中期,日本天皇的权威日益下降,不得不依靠地方领主的力量。
而武士开始拥有他们的阶级属性,但尚还没有被认可为一种固定存在的阶级。因为这时候的日本武士正在经历一个由分散走向统一的发展,从12世纪开始,日本旧贵族和领主们的势力相继衰微,而随之崛起的是军事贵族。
而武士得以在这个崛起的过程中大放异彩,由此逐渐从分散聚集为武士集团,这些分散的武士聚集在当地或其它地区的地方豪强或贵族的门下,因此形成了所谓的武士集团。
但在武士集团之间也有斗争,因此涌现了像藤原氏、源氏和平氏这些有名的武士集团,尤其12世纪末源氏中的源赖朝在和平氏的军事斗争取得了胜利,平氏集团垮台,源赖朝得以控制日本政权,并在1192年被封为征夷大将军,成为全日本最高统治者。
源赖朝在行政制度上创立了“幕府制度”,将天皇的权力剥夺转移到将军的手中,导致天皇沦为傀儡,由此拉开了统治日本长达680年的幕府时代,实际上也标志着日本武士正式登上了政治舞台,一跃成为统治阶级。
其中最高级的统治者是征夷大将军(或称将军),其次是地方大名,源赖朝建立的镰仓幕府拉开了武士治国的时代,在德川幕府时代由于实施幕藩体制,武士统治由此形成一套更加等级严密的制度。
将军所在的幕府成为了全国最高行政和权力机关,而将军本人成为最高的统治者,在幕府之下又有藩国(即地方大名)受其节制,但拥有一定的自治权。在政治上,幕府完全独立于天皇的朝廷之外,朝廷对幕府没有节制权,但幕府却对朝廷拥有节制权。
为此德川家康还编撰了一部《禁中并公家诸法度》,其中规定:天子诸艺能之事,第一御学问也。
什么意思呢?就是规定日本天皇无权干涉和过问政治与军事,只要专心搞好自己的学问,提高文化修养就行了。因此德川幕府时代是武士治国最辉煌的阶段,武士集团集权垄断了对全日本的统治权力,而天皇朝廷已经成为名存实亡的傀儡。
但在武士治国下,日本也蒙受了不少屈辱的历史,德川幕府晚期,即1853年在日本爆发了美国海军将领佩里率领舰队两次闯进江户湾的事件,并且要求德川幕府开港互市,迫于美国强大的军事实力的德川幕府只好应允。
并且和美国人签订了大量不平等条约,由此引发了日本国内的倒幕运动。1867年,倒幕运动达到了高潮,随着15岁的明治天皇上台,日本各诸侯发动政变,解除了德川将军的权力,将全国军政大权归于天皇,幕布时代宣布终结。
同时也宣布武士治国的时代结束。
武士切腹是怎么回事
谈到日本武士,不得不谈到他们的切腹行为,日本武士的切腹是武士道精神的表现形式之一,这一行为中有两个问题如果得到了解答,那么也就理解了切腹的意义。
(1)死的意义是什么?
不怕死是日本武士的一大特征,所以既给人一种武士毫不珍惜自己的生命的错觉。起源于中国儒学、日本神道教、佛教的武士道精神中,以下词汇被认为是武士道的精神信仰:
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克己
对于这些武士来说,践行这些美德和责任就是对武士道精神的诠释,因此这就让武士的死衍生了两种含义:
在完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或者说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后,那么他的死亡本身就没有了任何意义,因为他已经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所以他的死并不足以否定他的人生,使他的人生留下遗憾。
日本武士的“圣经”《叶隐》如是写到:武士者,须一生悬命于武士道。所谓武士道,就是看透死亡。
这里的“看透死亡”实际所蕴含的意义不是指人生的终结,而是价值的升华。看透死亡便意味着置自身于生死之外,超脱死亡对自己的束缚,同是也摆脱他人的生命对于自己的道德束缚。“看透死亡”也就摆脱对红尘的眷恋,对生的执着。
这揭示了武士道的本质核心是对死亡的超脱,在日本人看来,樱花最美的时候不是绽放,而是凋零的时刻。当樱花凋谢时,树枝上总是一片也不残留,这因此符合武士道精神中毫不留恋的死的信仰,这固然也是日本物哀文化的体现。
日本武士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后,就可以从容赴死,在他们看来这是死得其所。所以,当对自己的死亡也毫不在意时,这些武士便能够毫无束缚的剥夺他人的生命。因为他们看透了生死,那么也就所谓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在这些武士看来,死本身并没有意义,最重要的是为了什么而死。
日本武士道推崇“忠和勇”,忠是指对武士集团和主家的绝对忠诚,二战时期,在军国主义的狂热吹捧下,信奉武士道精神的士兵们把效忠的对象转移到了天皇身上,这就是他们为什么在二战的战场上高喊着天皇万岁而发起冲锋,而他们那种毫不怕死的精神令战斗变得极为残酷。
支撑不怕死的精神信仰是“死得其所”,在日本武士看来,为了尽忠效勇而死,本身就是一种荣耀,为天皇而死也就意味着实现了人生价值。樱花在日本文化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日本人崇尚樱花般凋谢似的死亡,实际上只是一种特殊的人生美学。
武士道精神在二战期间受到完全的扭曲,信奉军国主义的狂热分子借助武士道精神中不怕死的价值观念,号召日本士兵随时准备为天皇献生,被宣扬为荣耀。这让二战期间那些信奉武士道精神的日本军人因此犯下了许多斩杀俘虏以取乐的罪恶,所谓的“十人斩、百人斩、千人斩”都表现的是后武士时代武士道精神逐渐没落以及被扭曲的处境。
(2)为了什么要死?
除了为践行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死,日本武士切腹的传统还有耻感文化在起作用,在镰仓幕府时代,那些日本武士常常因为丢失阵地仰或打了败仗而深感耻辱,名誉的受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使这些武士们的信仰出现了动摇。
故而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这些武士通常会采取切腹的方式自杀,切腹而死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归类起来无非两种:
为树立名节;或为维护自己的名誉,以及在某种特殊情况作出的举动。
切腹自杀实际上只是作为这些武士从主观意愿上结束自己的生命所践行的武士道,其本质核心是对死亡的轻视,而对名节和荣誉的向往。正如上文谈到,在原始武士道精神中,对生命的轻视是建立在对价值或名誉的认可之上,由于看到了比生命更加宝贵的事物。
所以武士们超脱了死亡,而二战期间日本士兵们被塑造成为了杀人机器,天皇成为了他们的价值核心以及精神信仰,换言之,他们为天皇而杀人,又为天皇而死。这已经走上了和原始武士道精神毫不相关的另一条道路。
因为在原始武士道精神中,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克己等等标准才是日本武士的价值观,或许这也证明随着德川幕府的倒台以及后武士时代的来临,日本武士已经失去对自己的控制权,为了什么而死似乎已经不再由他们来决定。
而在我国战国时代也有这种传统,即所谓“杀身成仁”或“士为知己者死”,知名人物譬如有专诸、豫让、侯赢、聂政等等。这些人对死亡的轻视是因为把人生价值和名誉看的更为重要,因此死亡反而成为了践行这种价值的手段而已。
综上所述,可见不管是武士还是武士道精神,实际上都是特殊年代的特殊产物,正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而日本武士正是把他们的死亡看做是轻于鸿毛一样的事物,而承载着这片鸿毛的是他们的名誉和价值,当他们的名誉和价值破灭的时候,这片鸿毛自然也就轻飘飘的落到地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