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乱情骗你几千年
鸳鸯,比家鸭还小一些。雄鸟称为鸳,羽色绚丽,最内两枚三级飞羽大成扇形而竖立,像高高竖起的帆,又称帆羽。眼棕色,外围有黄白色环;嘴红棕色。雌鸟称为鸯,比雄鸟稍小,背部苍褐色,腹部纯白,完全看不到鸳的轮廓,很一般的样子。它们栖息于内陆湖泊和溪流中。春季和冬季,主要以青草、草叶、树叶、草根、草子、苔藓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玉米、稻谷等农作物和忍冬、橡子等植物果实与种子。繁殖季节则主要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如蚂蚁、石蝇、螽斯、蝗虫、蚊子、甲虫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也吃蝲蛄、虾、蜗牛、蜘蛛以及小型鱼类和蛙等。每年3月末4月初陆续从南方迁飞到东北繁殖,9月末10月初又南迁。在贵州、台湾等地,亦有部分鸳鸯不迁徙而为留鸟。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河流、湖泊、水塘、芦苇沼泽和稻田地中,冬季多栖息于大的开阔湖泊、江河和沼泽地带。一般生活在针叶和阔叶混交林及附近的溪流、沼泽、芦苇塘和湖泊等处,喜欢成群活动,一般有二十多只,有时也同其它野鸭混在一起。善游泳和潜水,在地上行走也很好,除在水上活动外,也常到陆地上活动和觅食。性机警,遇人或其他惊扰立即起飞,并发出一种尖细的'哦儿’声。每天在晨雾尚未散尽的时候,就从夜晚栖息的丛林中飞出来,聚集在水塘边,在有树荫或芦苇丛的水面上漂浮、取食,然后再飞到树林中去觅食,大约一、二个小时后,又先后回到河滩或水塘附近的树枝或岩石上休息。
关于鸳鸯的传说很多,特别是古诗词中,总是把鸳鸯当成用情专一的比喻。把它作为“守情鸟”,说它对爱情坚贞不渝。杜甫诗云:“为报鸳旧情,鹪鹩在一枝”;李白曾发出过“常嫌玳瑁孤,犹羡鸳鸯偶”的感慨;孟郊以诗赞曰:“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则有“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名句。卢照邻的《长安古意》中有“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意思是说只要能和心爱的人厮守在一起,就是死了也心甘情愿。最早的诗集《诗经》中也有“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君子万年,福禄宜之。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福。”描绘了一对五彩缤纷的鸳鸯,拍动着羽毛绚丽的翅膀,双双飞翔在辽阔的天空,雌雄相伴,两情相依,情有独钟,心有所许。在遭到捕猎的危险时刻,仍然成双成对,忠贞不渝。在芳草萋萋的小坝上,一对鸳鸯相依相偎,红艳的嘴巴插入左边的翅膀,闭目养神,恬静悠闲。
一些小夫妻为了表示恩爱,在日用品、纺织品、工艺品中也常见鸳鸯的倩影,如鸳鸯被、鸳鸯枕等等。有些女子结婚以前,爱绣一些鸳鸯送给恋人,希望他像鸳鸯一样永不变心。宋代词人曹组《鸳鸯诗》:“苹洲花屿接江湖,头白成双得自如。春晚有时描一对,日长消尽绣工夫”。元好问的“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也是描绘绣鸳鸯的场景。当然还有古诗十九首中的:“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刘希夷《晚春》诗云:“寒尽鸳鸯被,春生玳瑁床”。骆宾王《从军中行路难》诗云:“雁门迢递尺书稀,鸳被相思双带缓”。《古今注》说:“鸳鸯,水鸟,凫类,雌雄未尝分离,人得其一,则一者相思死,故谓之匹鸟”。《康熙字典》也称:“鸳鸯雌雄未尝分离,人得其一则一必思而死,故谓匹鸟”。曹植用“中有孤鸳鸯,哀鸣求匹俦。”来对鸳鸯深表同情。《淮安府志》中记载:成化六年十月间,盐城一渔夫戈一雄鸳,刳割置釜中煮之。其雌者随棹飞鸣不去,渔夫方启釜,即投沸汤中死。这些大概便是以鸳鸯喻恩爱夫妻、视鸳鸯为守情鸟的重要原因。
据科学家观察,鸳鸯繁殖于山地森林中,3月末4月初迁到繁殖地。随着天气逐渐变暖,鸳鸯才逐渐分散和成对进入营巢地。4月下旬开始出现交配行为,一直持续到5月中旬。交配活动开始前雌雄双双游泳于水中,雄鸭频频向雌鸭曲颈点头,浸嘴于水中,同时竖直头部艳丽的冠羽,然后伸直颈部,头不时地左右摆动,随后雌雄并肩徐徐游泳于水面,并不时将嘴浸入水中,游过一段时间后,雌鸟疾速向前,雄鸟紧跟其后,同时不断地翘起尾部,紧接着跃伏于雌鸭背上,用嘴衔着雌鸭的头羽进行交尾。交尾时间每次约2秒钟,可连续进行4-5次。
科学家们还发现,雌雄鸳鸯在热恋、交配期间,确实是情深意长,形影不离。但是交配结束后雄鸳鸯便与雌鸳鸯分道扬镳,忙着去另寻新欢。孵化和抚育后代的重任,全由雌鸳鸯承担。科学家们做过一个实验,捕捉成双成对的鸳鸯中的一只后,不管是雄是雌,另一半并未守情终身或殉情而死,而是不甘寂寞,不久便另寻新欢。由此可见,鸳鸯实际上并非守情鸟,谈不上白头偕老,倒是不折不扣的薄情夫妻。它用一身的华丽隐藏了花心的事实,骗了人们几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