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多是怎么回事?别无视!有痰说明这3个脏腑出现问题了!
中医里的“痰”分为无形之痰和有形之痰,前者主要指只见症状不见形质的痰病,比如眩晕,癫狂等,而后者指的是可闻其声的痰液,如咳嗽咳痰,喉中痰鸣等。
痰,泛指一切水液代谢异常的产物,这既是一种致病因素,也是一种病理产物,痰可致病,而体内脏腑功能失调亦可生痰。所以,古语有云:“百病由痰作祟”。《景岳全书·痰饮》中也有记载:“痰之已成,留于体内,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或贮之于肺,或停之于胃,或蒙蔽心窍,或扰动肝胆,或流窜经络,变化诸证。”
因此,临床上的很多疾病往往也与痰有关,不少医家治病也强调从痰论治。
痰,到底从何而来?
中医认为,痰浊为病,外及体表,内达脏腑,致脏腑津液代谢障碍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病理产物,所以,痰之一症,尤其与津液代谢直接相关的脾、肺、肾三脏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1)脾气虚弱,生湿生痰:
《证治汇补·痰证》曰:“脾为生痰之源”,痰与脾的关系最为密切,脾居中焦,主运化,其运化有二,一为饮食水谷精微依赖于脾的运化,使能上奉于肺,充养周身。《黄帝内经·经脉别论篇》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若脾胃功能异常,则水谷精微等物质运化失司,易积而成痰。二为运化水湿,若脾气虚弱,则运化无力,津液停滞,聚而生痰,因此,《药鉴》也有言:“脾主湿主痰,脾淫于湿,则因而失运化之职,诸液浸淫,统血不荣,凡诸津液悬敛,皆凝滞壅遏,随气上升,而成咳唾之痰,日久郁注而成诸病之痰”。
(2)肺气虚弱,通调失常,津液聚而生痰:
中医里又有“肺为贮痰之器”一说,这主要与肺的具有通调水道的功能有关,如果肺气不足或者肃降失常,则可致津液停聚而生痰。
(3)肾气虚衰,水泛为痰:
肾有阴阳之分,肾阴可滋润五脏六腑之阴,肾阳则温煦五脏六腑之阳,脾阳,肺气皆源于肾阳,故肾气虚衰,均可引起脾、肺二脏功能失调,而产生痰浊。另一方面,肾主水,脾主运化水液,水液的正常运化需要脾肾功能的配合,所以,肾气不足,则易致水泛为痰。正如《景岳全书》所记载:“夫痰即水也——在肾者,以水不归原,水泛为痰也;在脾者,以食饮不化,土不制水也。”明代王纶编撰的《明医杂著》亦曰:“痰之本,水也,源于肾;痰之动,湿也,主于脾。”
那么,长期痰多,应该如何治疗?
张绍才龙南中医团队医生指出:虽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本”,痰与脾、肺、肾关系最为密切,但痰也会累及其他脏腑,尤其是年龄较大者,五脏虚损,正气不足,免疫功能减弱,更易致痰病。而痰证的种类有很多,就其性质而言,可分湿痰、热痰、燥痰、寒痰、风痰等。
痰,居于不同脏腑,其表现有所不同,在脾经者,名曰湿痰,因湿邪阻滞,津液停滞、聚湿而成。可见胸闷、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舌苔厚腻,脉滑等。湿痰常见于咳嗽、喘、呕吐、昏迷等疾病中。
在肺经者,名曰燥痰,又名气痰。燥痰多因燥热之邪灼伤肺络,或因肺阴亏虚所致,主要表现为干咳,痰少,痰黏难咳,眼耳口鼻干燥,舌红少津等。本证主要见于咳嗽病中。
在肝经者,名曰风痰。多由于素有痰浊内停,又有感受外邪,或肝肾阴虚,肝火内盛;或内有郁热痰盛等所致,该证临床常见于眩晕、中风等疾病中。
在心经者,名曰热痰,或称为火痰,产生热的原因常有感受热邪、或阳气旺盛、阴虚内热等,常有热盛伤津、热扰神明和热邪侵袭肺部等症状,如咳嗽咳痰,痰稠色黄,胸痛,口干咽燥,惊悸失眠等。该证常见于咳嗽、哮喘、不寐等疾病中。
在肾经者,名曰寒痰,或称为冷痰。多由外感寒邪,过食生冷,或阳气亏虚,阴寒内盛所致。由于寒邪最先侵袭肺部,所以多出现如胸闷咳嗽,咳痰色白清晰,或有泡沫状等症状。临床常见于咳嗽、呕吐等疾病中。
此外,痰在头则眩,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 ,变幻百端。所以痰证的治疗当结合患者的症状,在实际的辨证基础上给予相应的治法,寒痰宜温,热痰宜清,温痰宜燥,郁痰宜开,燥痰宜润,风痰宜祛风化痰,关键在于随证辩别虚实而治之。
对于痰病的治疗,历代均有治痰名方,其中多以“人之气道贵于顺,顺则津液流通,无痰饮之患。调摄失宣,气道闭塞,水饮停于胸膈结而成谈,其为病也”为原则,强调补气为先,常用方剂有二陈汤、滚痰丸等。
当然,因痰所致的疾病,表现各异,所以,不能照搬经典名方使用,在实际治痰时需随证化裁,比如,若有失眠、健忘、心悸等症,可配伍如远志、酸枣仁、合欢皮、夜交藤等安神定志药。若表邪未尽,痰湿滞肺,或素为痰湿之体,外感六淫,可配伍解表药,如麻黄、荆芥、紫苏、生姜等解表药。若痰闭阻心窍,导致神志不清之癫狂昏迷、痴呆等症,可配伍苏合香、石菖蒲等开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