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影子(完整篇8500字)

这几年《大秦帝国》、《大秦赋》等文学、影视作品的传播,让秦朝、秦始皇又成为了热议话题。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在喜爱帝王将相的人眼里,是伟之伟者。

而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尤其可称“千古一帝”。

但我们在小学、中学的语文、历史课本上就学了,或不论是来自民间传说的“孟姜女哭长城”,或再延至司马迁的《史记》、杜牧的《阿房宫赋》、贾谊的《过秦论》,却也有早定性:

秦朝是暴秦、秦始皇是暴君。

《大秦帝国》、《大秦赋》们引发争议的,正是它对暴秦、秦始皇的歌颂。把暴秦美化成了乐土,把秦始皇美化成了一心为天下、一心为民的圣君。

这简直是要颠覆了三观的。

颠覆的基点无非有二。

一是人们对于对圣君的渴盼。

二是人们对于“厉害”的崇拜。

不管你是文明与野蛮,不管你是正义还是非正义,谁厉害就崇拜谁,所以崇拜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当然按这个逻辑下来,还有一个更应该崇拜的,那就是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不管他们对当时的世界文明带来了怎样的毁灭。

秦始皇们的厉害,给后世留下的长长的影子。

1

贾谊在《过秦论》里写道:“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

大意就是秦始皇利用先祖们一百多年打下的底子,灭六国,一统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说实话,秦国统一天下确实不容易。即使从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开始崛起算,到秦始皇时也经历了六七代人,100余年的时间。不能说他不厉害。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秦始皇却也未必那么厉害。

大秦王朝在灭六国,统一天下之后,二世而亡。

秦始皇嬴政在位12年,死后被自己最信任的宦官赵高和丞相李斯秘不发丧,这俩权谋高手合谋矫诏,把始皇的长子扶苏逼死;秦二世胡亥在位3年;后面还有个三世子婴,在位只有46天,但子婴已经不敢称皇帝了,只敢称秦王。

他仨在位时间加起来,满打满算只有15年。

大家知道的是,楚人项羽攻进秦都,杀秦三世,屠秦始皇全族;火烧阿房宫,大火三月不灭……

100多年的励精图治,15年就输得连底裤都没了,全族被屠。这也叫厉害?

但在美化秦始皇的套路之下,出现了一些神逻辑。

比如,说秦始皇是真正有大视野,大胸怀,真正为了天下苍生的人。正是他的无私、努力,才为后来汉朝的建立、汉武帝的扩张打下了基础。照这么说,

秦始皇把多少世的家业、基业败光,都是为了汉朝,为了刘邦?

他真的有这么无私,这么逗逼么?

2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并称。

既然写到了人们对秦始皇“厉害”的崇拜,这里就穿越一下,写写另三位厉不厉害。

先说汉武帝。

他和秦始皇一样雄才大略,在对外用兵方面的作为和秦始皇也类似,

那就是利用几代前人积累下的雄厚家底,由着性子打。

就说西汉名将霍去病吧,率汉家铁骑深入漠北,登狼居胥山筑坛祭天,兵锋直逼瀚海,打得“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狼居胥山,即今蒙古国境内的肯特山;瀚海,即今俄罗斯的贝加尔湖。封狼居胥,成为中华武将的最高荣誉。霍去病被武帝封“冠军侯”。这大概也是“冠军”这个词的由来。

因此西汉名将陈汤在上书中,有底气写出这样的话:“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但是吧,到了汉武帝后期,前人辛苦积累的财富已经耗尽,国库已经空虚,吏治腐败,民乱四起,跟秦国末期其实差不多了。

而且,事实上,汉武帝在位时与匈奴的最后三次大战,汉军竟以0:3被剃了光头。燕然山之战是最后一次大战,也是汉军最大一次败仗。此战之后,汉武帝再也派不出兵远征了。

折腾了几十年,此前的所谓战果,也基本得而复失了。

汉武帝比秦始皇好就好在,晚年他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下“罪己诏”,不再折腾,与民生息。

临去世时,他又指定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让霍光和桑弘羊等一起辅佐时年仅八岁的汉昭帝,实现“昭宣中兴”,使西汉又延续了几代。

唐太宗李世民当然也是厉害角色。

而且在当皇帝前,他的封号就是“秦王”,秦王李世民是也。

在帮老爸李渊打天下的过程中,李世民率军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打下了大半个江山,建立起了自己的班底,即天策府集团。

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弑兄,杀弟,吓得老爸赶紧交权,李世民自己当上了皇帝。厉害了!

但李世民当了皇帝后,却是比较圣贤的。比如他喜欢听不同意见,与大臣们吵得拍桌子瞪眼、不欢而散是常事;在搞大工程、对外征战方面也量力而行。比如觉得干不过突厥,就跑去认人家当大哥,自己甘当小弟,等条件成熟了再派李靖去慢慢收拾……

但他一圣贤吧,就显得不那么厉害了。

所以崇拜秦皇、汉武的人多,崇拜李世民的反而少了。

至于宋太祖赵匡胤,就更呵呵了。

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兵不血刃就变了天下,很文艺,显得不够厉害。

然后又杯酒释兵权,对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等高级将领说:“人生苦短,犹如白驹过隙。兄弟们何不回老家多积累一些金钱,多买一些房产,家中多养些美女,使君臣之间没有猜疑,上下相安,难道不好吗?”第二天,众将纷纷称病辞职。赵匡胤全部批准,每个人都给了优厚的赏赐。

不杀开国将领,显得不厉害。

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权力夺自于柴氏之手。但他感恩于柴荣曾经对自己的赏识、提拔,决心保全柴氏子孙。他以“誓碑遗训”,就是刻在石头上的遗嘱的形式,与宋朝的后代皇帝们约法三章,其中第一条便是“保全柴氏子孙”。后面还有个附言,“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柴荣的后代,在宋朝一直有特权。《杨家将》中杨六郞的老婆柴郡主,《水浒传》中的小旋风柴进,都是柴氏子孙,都有特权,靠的就是宋太祖的这个誓言。当然柴家子孙,即使到了南宋,也与南宋共存亡,堪称佳话。

与一般篡位者的“斩草除根,以绝后患”相比,赵匡胤绝对仁厚,

却也显得非常不厉害。

还有,宋朝罕见地采用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模式,不杀文人和提意见的人,这才造就了中华文化最灿烂的宋朝,超越唐朝。

但这就让赵匡胤显得更文弱了,甚至被当作脓包一个,基本是无人崇拜歌颂的。

总结下吧:对那些杀人百万,伏尸千里,瞎折腾,把人当牲口用的所谓大帝,如秦始皇,去美化和歌颂;对那些仁厚的,贤良的,让人说话、让人过上好日子的皇帝,如宋太祖,就觉得人家不厉害,是软蛋,骂人家……

这种厉害崇拜的逻辑,真的是不好形容啊。

3

做出秦始皇这种功业的人,当然只能用天赋异禀、天选之子来形容。

但是吧,秦始皇接手时的秦国,已是非常厉害、强悍的秦国。看看秦始皇干的那些事,就想,

换一个中等资质以上的人来替代秦始皇,大概也是能灭了六国的。也许会能干得更好?

那秦国的厉害、强悍又来自哪里。众所周知,

来自于比秦始皇早100年的商鞅变法。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管仲、商鞅、吴起、韩非子、李斯这些人属于法家,是法家的代表人物。

当年看过这几个法家精英的著作和文章,感觉他们太聪明了,他们所思考的问题,所举的例子,所打的比喻,不仅文采斐然,而且非常深刻,对帝王们很有吸引力。但对于咱这种普通人来说,

后来吓得不敢看了。

而且他们很有行动力。仅上面说的管仲、商鞅、吴起、韩非子、李斯这几个人,除了韩非这个倒霉蛋外,另4人都做到了宰相、大将军级别。

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当然是来自于商鞅的思想。而商鞅的思想,则记录在了他的《商君书》中。

这里说说他的关键思想吧。

他认为,秦国要一统天下,要靠耕,战。

耕就是种田,得有粮食、衣服。但种田很辛苦啊。

战就是打仗,但打仗很吓人啊。

那怎么办呢?

把百姓按严格的什伍制编制起来,让他们种田。而为了让他们安心种田,就要隔绝他们的信息,不能让他们有想法。

在商鞅的眼中,儒家、墨家、道家,其他所有家那一套,都是损害积极性和战斗力的,都不能让百姓知道。甚至《诗经》这种纯文学的东西,也要没收、销毁……

一句话,百姓除了拼命种田外,不能经商,不能有任何娱乐、学习。

说白了就是把百姓当牲口来管、来用,活脱脱一个动物庄园。

所以说后来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源头,从商鞅那里就开始了。

那有人受不了,想逃亡怎么办?秦国制定了残酷的《亡律》来惩治逃亡者。藏匿逃亡者的,与逃亡者同罪。逃亡的人哪怕跑到半路回来自首,也要鞭笞一百。而且实行残酷的“连坐”制,就是说如果你这一片儿要是有人跑了,这一片儿所有的人都会受到惩罚。

那百姓上升的出路在哪里?

唯一的出路,在于去打仗。

商鞅为此设计了“军功制”,分二十级军功,斩首敌方一人享受什么待遇,斩首敌方二人享受什么待遇,斩首敌方三人享受什么待遇……都有明确的规定。

因此那些想改变命运的秦人,就天天盼着去打仗。一听说哪里有仗打,立马就会兴奋起来。

在上面这样的一套设计之下,整个秦国就变成了嗜血的战争机器。

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上位100来年时间,秦国变得何等厉害、强悍就可想而知了。

别说是六国,恐怕再加上六国,也一样会被秦国灭掉。

秦国厉害、强悍了,秦国的帝王将相们酸爽了,可秦国的普通百姓、士兵会幸福吗?

这个用脚趾头想想就知道。

说说在秦国的那三个法家代表人物的下场。商鞅是在逃跑的途中,被抓回来,车裂而死;韩非是被李斯毒死在在了狱中;李斯是被赵高诬为谋反,腰斩于咸阳,夷三族。

所以吧,那些看了美化秦国、秦始皇的《大秦帝国》、《大秦赋》,就想穿越到2000多年前,去为秦国、秦皇“开土又拓疆”的人,还是省省吧。

4

灭六国后,秦始皇自然更厉害了。

贾谊在《过秦论》里写道:“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以这种兵威之盛,地利之坚,天下根本拿他没办法啊。所以吧,“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但怎么就二世而亡,15年就输得连底裤都没了,全族被屠了呢?

这里面当然有极为复杂的原因,本文只说其中的一个逻辑。

这个清晰的逻辑叫,从焚书坑儒,到指鹿为马。

“焚书坑儒”大概是这么回事。有些儒生,因为多读了几本书,妄议朝政。秦始皇听后大怒,让人挖坑把这些儒生都活埋了;同时烧书,除了种菜种树的书留下外,把国内的书都烧光。

秦始皇盘算着,以后没人敢唧唧歪歪了,则秦朝可保千秋万代。

但这样做的结果,秦始皇一定想不到。焚书坑儒,导致指鹿为马。

赵高是秦始皇信任的人。大家都不敢吭声了,秦始皇就只能听赵高的。

秦始皇一驾崩,赵高马上联合丞相李斯,秘不发丧。在天下人不知秦始皇已死的情况下,假拟圣旨,逼死始皇长子扶苏,秘密逮捕大将军蒙恬,然后扶胡亥上台,就是秦二世。因为这个胡亥,好蒙骗,好控制。

果然,秦二世完全听赵高的。赵高就又密谋陷害死李斯,自己当上了丞相,总揽大权。

这个时候,秦王朝已经基本可以说是赵高的了。

这么短时间里发生这么多大事,当然有人怀疑其中的猫腻,但没人敢说话了。

但赵高还不大放心,对自己的控制力有怀疑。

于是,一天,他命人牵了头鹿上朝,问秦二世是什么,二世说是鹿,赵高却坚持说是马。

然后赵高一个个点名问殿上的文臣武将,绝大部分人说是马,只有几个人敢说是鹿。赵高后来找理由,把说是鹿的几个人全咔嚓了。

从焚书坑儒,发展到指鹿为马,敢说真话的人都被咔嚓了,剩下的都睁着眼睛说瞎话。

秦国原来的上进心、战斗力,短短几年间,一毛不存。

到了这个份上,就怪不得陈胜、吴广、刘邦、项羽了。

正如贾谊所说,陈胜本氓隶之人,迁徙之徒,才能不及中人。陈胜的才能连普通人都比不上,但他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算是开了头。

又有诗云:“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焚书坑儒的坑灰还没有冷却,不读书的刘邦、项羽就造反了。

而不读书的项羽,对待秦朝可是比读书人狠多了。

5

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有很多创建,如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废封建,立郡县等等,一直影响到现在。

他喜欢搞大工程。如役使30多万人,耗时12年,为自己修建阿房宫;另役使30多万人,耗时30年,为自己造骊山大墓,就是著名的始皇陵了。

陵墓完工后,为保守机密,将最后干活的几万劳力全部杀死。其残忍让人很难回望。但可能也正是这个原因吧,始皇陵得以保存到现在,而不像阿房宫那样被人一把火烧了。

令世人震撼的兵马俑,只不过是始皇陵的附件而已。

我们以此可以推想始皇陵的恢宏,它应当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葬品最丰富的皇陵。

写到这里,不由得想起后来的隋朝,杨坚、杨广父子。

隋朝是魏晋南北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的另一个大一统王朝。

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真实的历史影响力堪比秦始皇,超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

杨坚的文治武功,都相当强。

武功方面,在五胡乱华十六国、南北朝近三百年的大分裂之后,他再次建立了大一统的王朝。

文治方面,他有多项创举。其中有两项,深刻影响了他以后的一千多年。

一项是,科举制。即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不问出身和门第。这样既笼络了天下读书人,又能选拔一批学问好、能力强的人进入官场,保证了定期能为官僚系统输入新鲜血液。

另一项是,三省六部制。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一直延续到清末都在用。

杨坚还废除以前的酷刑,减税,与民生息。

这一系列举措,使杨坚在位的20多年间,全国人口便增加了一倍,国力鼎盛,被称为“开皇之治”,为其后不久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打下了基础。当然,也为他儿子杨广搞几个超级大工程败家奠定了财富基础。

在创建方面,杨坚相当于秦始皇的上半身。

隋文帝杨坚以赫赫武功、煌煌文治,给儿子杨广留下了一个盛世。有人分析认为,杨广登基前几年时的隋朝国力,不仅超越汉武帝时,甚至强于后来唐太宗、唐玄宗时的大唐盛世。

因此杨广得以空前的大格局、大手笔,去建立空前的大功业。

杨广在位的14年间,至少干了三个超级大工程。

一是,建东都洛阳。每月征调民工200万人,在极短时间内建成东都,并迁都。

二是,重修长城。动用民工120万以上。

三,也是最有名的,修大运河。杨广开通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点,长2700公里,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连接起来,沟通了江南的经济地带、中原的政治地带、和华北的军事地带,成为其后1000年的经济大动脉,泽润后世。但就当时来说,却是过度消耗了国力,成为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这三大超级工程,总计征集民工1000万人次以上,且半数以上的民工被役死。

军事方面,杨广也都是大手笔。

在高原上击败吐谷浑,历史上首次将青海纳入版图。

东、南方向上,兵锋抵达琉球、安南,并在海南岛上设三郡治理。

东北方向上,则是三次征讨高句丽,共动用军队、民工数百万,一度抵达平壤城下。

好大喜功,不顾民生,使天下怨恨,终招来民乱四起。

最后,甚至杨广的护卫军也兵变了。杨广想喝毒酒自杀没被允许,最终被护卫军统领宇文化及下令缢死。

一个超级强盛的隋朝,被杨广十来年就折腾完了。十几年间人口失去了四分之三。

在折腾方面,杨广相当于秦始皇的下半身。

大帝与魔鬼,创建与祸害,共融于一身。

6

我们常说,中国有漫长的封建史,阻碍了历史的发展。但现在历史学界却也有一个获得了越来越多认可的观点:

以分封为标志的封建制,自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秦王朝起,就基本结束了。

怎么理解呢?

比如周朝是典型的封建制。周朝建立后,周天子把有功之臣和自家亲属分封到各地做诸侯。比如把姜子牙分封到了齐地临淄,始有齐国。各诸侯尊奉周天子为“天下共主”,是天下的老大,但周天子对各封国内的事务是基本不插手,也基本插不了手的。

周王的实际权力非常有限。

秦始皇灭六国,建立秦王朝后,除了继续采用商鞅那套以打仗为导向的“耕战”体制外,又废封建,采用了丞相李斯设计的、以加强集权为导向的郡县制。

“耕战”体制,郡县制,再加上以隔绝信息直至焚书坑儒的一整套管理体制,被称为秦制。

秦制,与封建制,当然是大大不同的。

秦制之下,皇帝名义上拥有天下一切,权力可以说是无限大了。

正是在秦制之下,秦始皇,以及后来隋朝的杨广,才可以动用那么大的人力物力,修长城,修阿房宫,修始皇陵,修大运河,建东都洛阳,并四处征战……而且他们的后宫美女,都在1万人以上。

但看似拥有了天下一切、管理极为严密的秦王朝,二世而亡,在短短15年内便灰飞烟灭,却也给后来的皇帝们提了个醒。

比如刘邦建立汉朝后,总结秦朝的教训,觉得还是自家人靠得住,在采用郡县制的同时,又辅之以分封制,把一些刘氏子孙封到不同的地方去做诸侯王。

到了汉景帝时,一些地方的诸侯王开始坐大。汉景帝想削诸侯王们的权,就发生了“七王之乱”,

刘邦的两帮子孙之间,打了个你死我活。

后来的朝代,又吸收西汉的教训,在主流上采用郡县制,偶尔又会翻出些分封制的浪花。

到了明朝,朱元璋白手起家夺得天下后,又觉得外人都靠不住,对朱氏江山最忠心的肯定是朱氏子孙啊,便在采用郡县制的同时,分封自己的25个儿子为藩王,并制定了制度,要让自己的子孙永世为王,永远吃俸禄。

但出乎朱元璋预料的是,在优越的环境中,他的子孙繁殖速度太快了。

明朝的第九个皇帝,明孝宗在位的时候,分封在山西的庆成王,已经记不清楚自己有多少子孙了。后来朝廷派人替他查了查,这位王爷已经有94个子女,163个孙子,510个曾孙子。再加上妻妾们,庆成王府中的正式皇族就有1000多位……

差不多同时,另一位王爷,凑够了100个儿子,其中除了一个将继承他的王位外,另外99人将被封为镇国将军、辅国将军之类,并享受相应的待遇……

这些皇N代们不用干活就能有固定的收入,而且收入远远高于普通人。

到明朝末年,这些皇族、也就是朱元璋的子孙,已达到了好几十万,有人认为甚至超过了100万。

这些皇二代、皇三代、皇十代、皇N代们越来越多,地方官也不敢惹,老百姓也实在养不起了。

皇N代们比较多的地方,比较典型的,像山西,每年的财政收入为152万石,而山西皇N代们每年消耗的俸禄为312万石;河南地区年财政收入为84万石,而需要供给皇N代们的是192万石……

而普通百姓的收入,连交税赋都不够了,活不下去了,于是起义四起。

丢掉了饭碗的李自成,最终成为了灭亡明朝的那个人。

朱氏子孙,没有成为保卫朱氏王朝的柱石,反而成了压垮朱氏王朝的稻草。

不知朱元璋地下有知,作何感想?

7

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百家争鸣,是中华文明发展的大黄金时代。

老子,孔子,墨子,韩非子、孙子……以及他们的著作《道德经》、《论语》、《墨子》、《韩非子》、《孙子兵法》等等,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底色。

自秦始皇扫六合,建立起大一统的秦朝起,百家争鸣的时代也就永远过去了。

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废封建、立郡县等,对后世有很大的贡献和影响。但由此确立的秦制,却也使后来的社会治理、文化、科技生产力等,

都陷入了严重的作茧自缚之中。

自秦始皇成为中国第一个皇帝,到清朝灭亡,共出现了400多个皇帝。所谓“秦始皇的影子”,就是他对后世的影响,简单从文化、科技、治理三条线来说一下。

到了清朝时,清朝的皇帝,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个皇帝,特别聪明,特别好学,还特别勤奋,于是他们在吸取前人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

终于把在秦治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帝王术、治术,发展到了极致。

然而……

说说文化。

自商鞅变法后的几代秦王一致认为,种田和打仗才是根本,什么文化,什么儒家、道家、墨家那些,都是扯犊子的。老百姓懂得了这些,有了文化,只会影响战斗力。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即是这套思路的集大成表现。

但秦朝二世而亡,15年内灰飞烟灭,也使后来的皇帝们认识到,完全靠暴戾也是不行的,还要靠教化,要让百姓知书达礼。

却又不能让他们知道的太多。

应该是经过了综合的缜密考虑,汉武帝时便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放到了正统地位。

相对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这当然是进步的表现;但“独尊儒术”,只尊一门学问,固然是利于皇家,对整个社会来说却无疑是严重的作茧自缚。

于是我们看到,2000多年来,无数人在研究孔子和四书五经,皓首穷经。不知浪费了多少才华,多少笔墨纸张,多少人力物力,成果看似很宏大,

但孔子还是孔子,四书五经还是四书五经,真正的创新、突破是没有的。

再说科技。其实也是一样的。

即使到了晚清时,19世纪中叶了,人们种地的方式与秦朝时其实没有本质区别。出个门,也还是靠走路,骑马或坐轿。

2000年漫延下来,技术应用的进步是有的,系统的科学理论突破那是真没有。

几百年前,黄宗羲、王夫之等思想家,已经开始反思秦制的消极性一面。

晚清时,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们的洋务运动,为人们认识世界打开了一扇窗口。

而文化的真正破茧与启蒙,是要等到梁启超以及稍后的鲁迅、胡适那一代知识分子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