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发展,曾经的那些体会

在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的时候,接触了一种叫“参与式社区快速评估”的方法,简称为“PRA方法”,讲的是在社区发展项目的决策过程中,社区的每一份子都有发言的权利,不去计较是男是女是老是少。讲究在同一个平台上,大家平等的讨论问题,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少数服从多数的办法,决策问题。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个组织者,而不是管理者或决策者。当地社区群众才是参与者、决策者。

刚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还不习惯这种方式,会议不需要专门的会场,可能是某位村民家里,也可能就在一块田地里。会议过程总是闹轰轰的,没有主席台,没有领导席,大家都处在同一平面上。这种方式外面人看不惯,我们的管理人员也看不惯,甚至觉得我们是一帮“乌合之众”,搞不出什么名堂。社区本身参会人员也看不惯,对会议内容也是将信将疑。认为这样的会议不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这样的会议就是一场闹剧,参加会议是给我们面子,是在做一种游戏。但是通过几次会议下来,我们收集到了大量真实的信息,掌握了当地的资源基本情况,也掌握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精准”讲的就是个别、个性,每个寨子的地理位置、资源状况、基础设施、人员文化背景、人员组成等都不一样,“精准”就是没有统一的方法和路径。只有通过不流于形式的深入细致的调查,从全面来考虑和分析问题,才能寻找出一套当地社区认可的问题解决办法。因为是群众自己想出来的办法,是他们可以实施的办法,所以操作起来非常简便,没有高深的理论,只有实实际际的工作。得到的结果也不言而喻,效果非常明显,而且把整个社区群众的利益都联系起来,让它们相互之间共享资源,相互之间共享经验,真正形成一个相对和谐的社区,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社区。

那些当初笑话我们群乌合之众的人,也改变了他们的观点,改变了对这种工作方法的看法。在今天脱贫攻坚的问题上,真正要让社区实现持续的脱贫致富的效果,就要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所谓扶贫扶志扶智。“输血式扶贫”在极短时间内会有非常明显的效果,但是是一种短命的模式,这种扶贫方式,反而会导致养懒人。搞出一幅“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架式。一个发展中的社区,一定要注意在经济收益提升的同时,提升思想认识,除了感恩党的政策好外,还要让他们拥有共同致富、资源共享、经验共享、先进带后进的思想。社区本身就是一个利益相关者的共同体,不要让一个一个的分子对立起来,应该让他们紧密的联系起来,共享资源非常重要。

在茂兰工作时有过两次经验和教训,一次是在A社区搞扶贫,找出了通过将传统文化产品变成商品、发展群众愿意做的种养殖项目、参与生态旅游等带动社区发展的路子,但是就是看到了效果的同时放松了思想教育,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有些农户发展非常迅速,占有了更多的资源,而有些农户得不到既得的利益,从而社区内部发生矛盾,最后整个社区因为收益的不均衡,矛盾越积越深,这个扶贫的例子趋于失败。而对于B社区来说,本来自然条件比A社区要差的多,缺水、缺地,环境也相对恶劣,但是做到了人心齐,当地的人组织起来专业合作社,大家公平的享用信息和资源,考虑到了大家的利益,大家的利益与环境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相反,这个社区发展非常稳定,直到今天,群众都已经富裕起来,这个农业专业合作社一直持续发挥作作用。

又想起草海周边农村社区的问题,在草海的南岸居住有那么多的农户,除了自愿移民搬迁的农户外,留下来的农户可以通过农民协会、农业专业合作社这种形式,把大家组织起来,能做生态旅游接待的做接待,能生产生态产品做生态产品生产,还有一些可以参与到草海的管理中来,培训一批当地导游员,将生态旅游组织起来,将松散的观鸟、拍鸟管理起来,让草海这样一个公共资源在建设生态的过程中为社区发展起作用,为脱贫攻坚发力。

“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解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问题是需要漫长细致的工作和思考的,是需要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去改变的,是需要持续的培训关注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