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放手时就放手

刘金芳

父母陪读、代做值日、上学接送……部分家长的过分“包办”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小学生责任感的缺失。事实上,小孩子也有他应该承担的责任。在家里他是家庭的一员,在学校他是一名学生,在社会上他是一个小公民,不同的角色赋予了孩子不同的责任。孩子责任感的培养须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在这方面,家长要做到——

片断一:我家隔壁的孩子,父母经常陪他做作业,一次孩子考试考砸了,父母要她保证时她说:“下次给你们考个100分,你们给我什么奖赏?”

片断二:放学铃声一响,学生们背起书包匆匆就走,看看他们的课桌里:面包、纸屑、书报……一片狼藉,凌乱不堪。

片断三:清晨,校园的卫生包干区里,有几个高大的“值日生”正在埋头苦干,不是别人,正是几位家长,此时,他们的子女正立在一旁“督工”。

这些现象的出现其实并不是偶然的,分析成因:一是学生个体对自己所处地位的角色责任不清楚造成的;二是由于学生个体所同时承担的角色相冲突造成的,在角色冲突中,学生可能出现责任错位现象;三是由我们成年人自己造成的,家长在为孩子“包办代劳”的活动中善意地剥夺了孩子承担角色责任的机会,如放学时有的爷爷奶奶跟在孩子的身后,帮着打伞、拿书包,有的家长替孩子打扫卫生、整理书包乃至完成作业等。

年轻的父母、老师们应该知道:对儿童来说,没有责任感就不可能对自己严格要求,不可能认认真真去做每一件事,更不可能有实现远大抱负所需要的坚强意志。责任感的培养必须从小事开始,一点一滴逐步积累。

在家里,孩子的首要角色是家庭的一员。要让孩子明白自己是家庭一员,必须对自己的家庭负必要的责任。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孩子承担这一角色的责任。平时在家里要给孩子参与劳动的机会和岗位,如洗碗、扫地、拖地板、擦玻璃、取牛奶、拿报纸、倒垃圾等家务事,可以分几件给孩子干,并且要他负责到底,父母不能嫌麻烦包办代替。在孩子表现出抵触情绪时,父母也不能因心软而放弃要求。家长还要让孩子明白各人的角色并不是由他自己决定的,而是被社会所赋予的。让孩子明白他也是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要从小学会承担“社会小公民”的责任,要遵守公共秩序,在公共汽车、公园、商店和其它公共场所,都要文明有礼,自觉遵守各项规范。同时要教会孩子关心身边的人、事、物,关心周围的世界,关心周围的环境等等。

在学校,孩子的首要角色是学生,所以教师要教育他们懂得必须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唤醒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低年级学生必须完成教师布置的每一次作业,认真预习好下一次课程的内容,高年级学生则要学会经常总结反思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得失,及时补缺补漏……这些都是作为学生这一社会角色应当具有的最起码的学习责任感的体现。学生是班级集体的一员,学校对每一个学生来讲就是一个“小社会”。班主任老师在班级集体建设中可充分发挥班级管理机构的作用,为每一个学生找到参与班级管理的角色地位,使每个学生在这个小社会中都有要承担的社会角色。对担任班级、少先队干部的学生,应真诚地表示祝贺和支持,并教给他们一些具体的工作方法。学校的各项常规工作,如值日、大扫除、出墙报等,都是培养学生责任感的有效途径,要精心组织,耐心教育,使孩子在点滴小事中确立责任感。

小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集学校、家庭等多方面力量,通过多种途径培养的系统工程,只有各方面步调一致,密切配合,我们才能培养出一批批富有责任感的人才。

每到放学时候,校门口就站满了来接孩子的家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