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作文救命稻草 | 终极押题素材,有它提分不再愁
2021年高考报考人数据专家预测将会突破1200万人......高考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个字:难!怎样抓住最后的备考时间提高分数,语文制胜的关键是作文得高分。今天和大家分享【时评速递】的终极押题素材。各位小伙伴,速速看过来!
时评速递
时评1:用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热点扫描】
夏粮主产区,农民们抢抓农时,开镰收割;重大工程施工现场,建设者们挥汗如雨,紧张作业;各地扶贫车间,贫困群众全力以赴,赶制订单任务……神州大地上,处处可见紧张有序劳动的身影。无数人在为美好梦想打拼,为幸福生活奋斗。
“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来的精彩。”是亿万人民艰苦卓绝的努力,让我们国家从一穷二白、百废待兴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各族群众胼手胝足的奋斗,让我们实现从温饱不足到 14亿人共同迈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是全国上下埋头苦干的拼搏,让我们书写下年均减贫逾 1000万人的“最成功脱贫故事”……回望来时路,我们党带领人民实现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创造一个又一个难以置信的奇迹,都是“越是艰险越向前”拼出来的, “一个汗珠子摔八瓣”干出来的。今天,中国人民拥有的一切,凝结着聪明才智,浸透着辛勤汗水,饱含着奉献牺牲,展现了自强不息创造美好生活的精气神。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脱贫攻坚奔小康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终究要靠广大群众的辛勤耕耘。更加美好的新生活,终究要靠广大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中国人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更深深懂得,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生,只有通过艰辛的奋斗收获的幸福,感受才会最强烈,体会才会最深刻。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我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每个人都应挥洒汗水,努力奔跑,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都要继续发扬伟大的奋斗精神,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代接着一代干,以尺寸之力积千秋之功。也只有在不遗余力的奋斗中,我们才能更真切地体会到,“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自胜者强,自强者胜。今天的中国,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14 亿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畏风浪,直面挑战,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我们必将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迎来更光明的未来。
(摘自《人民日报》2020.06.12,略有改动)
【核心观点】
伟大事业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适用话题】
奋斗 勤劳 梦想
“魔性舞步”传递生活的美好
【热点扫描】
一对来自浙江温州的农民夫妇不经意间走红。50 岁的范得多和 45岁的彭小英在自家院落中跳起欢快的舞蹈,那统一整齐的步伐、干脆利落的动作、热情洋溢的笑容,举手投足都是生活的模样,眉目神情都是幸福的味道。“有活干,有舞跳,一切足够美好”,夫妻二人的金句,更被网友疯狂点赞。
生活是本厚厚的书,有人匆匆翻页,有人却反复咀嚼。在“小英夫妻” 娴熟的舞步中,我们看到老奶奶梳头的姿态,捕捉到村子里鸭走路、田地上蛇昂头的模样,意识到挑着扁担下田的辛苦,领略到风儿轻拂田间的恬淡……这哪里是精心编排的舞蹈,分明是寻常农家的日子。事实上,他们是顶着日头、扛着锄头的农民,是踱着碎步、跳着鬼步的舞者,也是热爱生活、拥抱世界的普通人。循着他们跳脱的步伐,沿着他们眼角的余光,观众蓦然发现,原来日复一日的生活,竟然如歌也如舞、似画也似诗。
当然,生活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有风雨交加的时刻。据报道,“小英夫妻”的跳舞生涯,开始于治疗丈夫在一次交通事故中留下的后遗症。妻子小英这样解释跳舞的初衷:“目的就是要激发出丈夫对生活的信心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苦涩无奈到乐观开朗,从愁眉苦脸到爱说爱笑,这是一路走来饱尝辛酸的生活之舞,也是通向未来充满希望的人生之舞。正因如此,夫妻俩在舞蹈中特意设计了一个“再见”的动作,意为以前的一切都经过了,自己、丈夫、全家要和过去的酸甜苦辣通通挥手告别。
不可否认,“小英夫妻”的舞蹈在专业人士那里或许拿不到高分,但却在网友那里得到了高赞。发自内心的开心做不了假,简单质朴的快乐骗不了人。相比单纯的乐趣,现在的不少人走得太快、忙得太累、索要太多。待久了钢筋水泥的森林,熟悉了互相隔开的格子,在重叠的流水线上做着重复的动作,在准点的地铁上赶着准确的日程……我们距离“诗意栖居”越来越远, 甚至连“开怀大笑”都变得稀缺。“小英夫妻”的珍贵之处,就在于让更多人发现,原来我们不光需要学着生活、扛起生活、努力生活,还能享受生活、品味生活、回报生活。由此更能理解,网友点赞李子柒田园牧歌的“仙气”,也认可“小英夫妻”田间地头的“土气”。与其说他们带给网友的是一种感动,是关于乡村原貌的深情呈现,不如说是一种触动,是对生活本质的深邃思考,对万千可能的无限向往。正如夫妻俩所言:“有活干,有舞跳,一切足够美好。”这是他们的生活,何尝不是我们的生活呢!
(摘自官方账号“人民日报评论”2020.06.09,略有改动)
【核心观点】
不浮夸,不卖弄;有兴趣,有乐趣。唯有鲜活与真实才能构成最大的感染力。
【适用话题】
生活 乐观 幸福
“百年京张”铺就筑梦之路
【热点扫描】
世界首条智能高铁京张高铁开始正式运行。“复兴号”行至八达岭长城,从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当年设计的“人”字线的顶点下方 4米穿过,与老京张铁路实现立体交汇,也将“人”字线用时间的力量“画”成了一个“大”字。中国高铁总里程已突破 3.5万公里,全球超过三分之二的高铁轨道铺设在中国!
“天地合德,百年京张。”在中国人心目中,京张铁路有着非比寻常的地位。110 年前,京张铁路横空出世,打破了“中国人不能自建铁路”的断言;110 年后,京张高铁通车。从自主设计、修建零的突破,到世界最先进的智能高铁,从时速 35 公里到 350 公里,京张线的沧桑巨变,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折射出中国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历史性跨越。
京张高铁是我国铁路发展的又一里程碑。“智能京张”集中展现了我国铁路发展的最新成果,装备制造、新材料、人工智能等行业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升,进一步巩固了我国高铁的领跑优势。
筑路,也是筑梦。当年,京张铁路动工时,西方报纸曾发文讥讽:“中国造此路之工程师尚未诞生!”詹天佑等工程技术人员和铁路工人们硬是不信这个邪,顶着压力迎难而上,在峭壁和深涧中勘测考察、凿山开路,搞出了“人”字形折返线等创举,工程竣工比计划提前了足足两年,实现了“我们要用中国人自己的技术力量修造中国铁路”的誓言。今天,京张高铁建设者研发了世界最先进的泥水平衡盾构机,建成了世界最大埋深、规模最大的暗挖地下高铁车站,同步推进实体铁路和“数字铁路”建设……
百年京张,见证了多少历史风云,但始终不变的,是中国人奋发图强、追求卓越的那么一种精气神,是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壮志豪情。
(摘自新华社电2019.12.30,略有改动)
【核心观点】
一代代人追梦不止,创新的步伐从未停止。
【适用话题】
梦想 进步 发展
“网红”标签可能消解书店的意义
【热点扫描】
重庆市有一家以旧书丰富、古风浓郁著称的“网红”书店,慕名前来打卡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既不买书也不看书,对书店的正常经营造成了一定影响。无奈之下,书店老板制订了一项新规则,“必须买一本书才能拍照”,希望以此“去网红化”。
不得不承认,餐饮、娱乐等行业的店铺本身就带有消费属性,走向“网红”化也无可厚非。然而,作为以文化属性为主的书店,如果被越来越多地冠以“网红”之名,不得不让人思考:这股风潮是否可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每一家书店,都有权自由选择其经营方式。但是,从社会学的角度看, 书店又有其存在的特殊意义。书店里,书籍的买卖不仅是物质的交换,更是知识与思想的传递。而且,在买卖之余,书店还承载着阅读空间的作用。当人们在书店里翻阅书籍时,书本中的知识得到了传承,阅读者的灵魂得到了升华,这是其他经营场所无法实现的价值。
重庆的这家书店,因其特色而被爱书之人追捧,直至被冠以“网红”之名,迎来了过多的拍照打卡者,最后影响到正常经营,反而使其本身的价值遭到了消解。这样的过程和结果,令人扼腕叹息。与此同时,这股潮流也让一些书店的经营者看到了商机,因此不在图书的数量和质量上下功夫,而是专注于店铺的“颜值”。这些店铺或许能够火起来,但要说这样的店铺是否有利于体现书店的真正价值,答案却未必令人乐观。
实事求是地讲,在互联网的语境下,“网红”从来都不是一个纯然的褒义词。人们追逐“网红”,许多时候是为了追求娱乐,内心深处多不会认为它本身全部是正向的价值。从这个角度上看,“网红”固然有其满足社会需求的积极意义,但过于追捧“网红”,却值得警惕与反思。不让过热的“网红”标签遮盖住书店的本质,才能让书店实现传承知识与思想的社会价值。
(摘自《中国青年报》2019.12.12,略有改动)
【核心观点】
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社会环境趋于浮躁,书店这样的文化载体必须凸显其重要的社会价值。
【适用话题】
文化 追求 反思
艰难的生活提示珍惜
【热点扫描】
一场猝不及防的疫情,打乱了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同时,在客观上也给我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思考契机:生活中,到底什么才最值得珍视?
在艰难的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的东西突然变得异常重要。比如什么都可以将就,但口罩必须讲究,手机必须好用。作为基本生活保障的肉菜粮油,作为现代最重要基础设施之一的互联网,以及平时从不在意的应急物资,在囤积、维护、抢购的过程中,其日用而不知的意义才得到人们的充分重视。
还有一些关系,正在令我们反复沉吟。2019年,曾发生了两起让人唏嘘不已的暴力伤医事件;2020年,疫情一出,全国医护人员冒死支援,不得不让我们感慨与人为善理应更加珍视,守护医生就是守护我们自己。也有年轻人感叹,这段特殊的时光让他们意识到,“父母在,不远游”何尝不是一种稳稳的幸福。理解、孝顺、和善等美德从来就不是考场中精心设计的答案,需要在疫情过后、在人们日用中自觉践行。
更有一些价值,正在让我们反复求索。“人最宝贵的是生命”,面对始料未及的疫情,我该如何保护自己与他人?“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有人自驾千里驰援武汉,有人撸起袖管献出血浆,除了致敬挺身而出的凡人英雄,我可以力所能及地做点什么?随着生活渐次回归正轨,我应如何调整自己的计划与状态,实现个人的价值,活出人生的精彩?
面对“江月年年只相似”的生活长河,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态度,记住这段艰难时光中的经验与教训,或许是我们每个人都应留下的那样东西。
(摘自官方账号“人民日报评论”2020.02.22,略有改动)
【核心观点】
你我珍视的东西、看重的关系、在意的价值,往往就在日常生活的点滴当中。
【适用话题】
价值 选择 珍惜
给人民当牛马的人最美
【热点扫描】
当 73岁的李兰娟院士带着医疗队踏上返程之路,夹道相送的武汉市民齐声高喊:“女神!女神!”车队经过时,私家车自发鸣笛送行。李兰娟拥有一大堆头衔,但是她最喜欢自称为“医生”。关键时刻,她给身处困境中的人们带去信心和捷报,她以耄耋之年逆流而上,奋战一线,敢说敢做敢斗争,以实际行动体现着“医者仁心”的专业精神。
在驰援武汉之前,李兰娟和钟南山等 6位专家便组成高级别专家组前往武汉实地研判疫情,并力主应该对武汉采取“不进不出”的措施。别人“不进不出”,她和她的团队则主动请缨,接管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ICU和 CCU,抢救危重症患者。“只要是工作的需要、抢救病人的需要,我可以舍弃其他为之奋斗。”
上午查房、会诊,是李兰娟不变的日程;还需要撰写材料、远程指导实验室工作以及接受媒体采访、解答民众关切的问题等。早期,李兰娟基本“每天只睡 3小时”。通过近两个月的努力,李兰娟团队降低了重型、危重型患者的病死率。“什么是最大的快乐?我说看到那么多病人得到救治,把他们从死亡线上拉过来,这就是最大的快乐。”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体现在医者对待患者身上,也体现在医者对待我们疫情中的每个人身上。在病区巡查的时候,李兰娟经常握着病人的手说:“要挺住,要加油!”人们记得李兰娟那张面带压痕的微笑,记得刘凯医生护送病人共赏夕阳的身影……是他们,给我们传递着信心和希望,帮我们治愈着痛点和弱点,带我们穿越了战疫中的重重火线。
在离开武汉前,李兰娟仍不忘叮嘱,“不能沾沾自喜,还有许多严峻的问题在后面”。他们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所以群众把他们抬举得很高、很高。
(摘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略有改动)
【核心观点】
真正的专家,只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真正的英雄,只会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适用话题】
奉献 英雄 价值观
拒绝应援,用演技说话
【热点扫描】
演员胡歌主演的一部新片上映之前,其粉丝团体为此开启了集资应援活动,总金额达到80余万元。然而胡歌本人很快在网络上发表长文称,自己对粉丝应援的态度是“不认同、不支持的”。他坦言,“演技好不好,作品行不行,我自己负责,自己承担”。
在粉丝应援成为演艺界习惯性操作手段的当下,胡歌的行为多少有点特立独行。随着应援经济渐成模式,出现了区别于传统的歌手、演员的职业化偶像。尽管这些偶像也参与演出和表演,但他们受到关注的主要原因并非是演技,而仅仅是粉丝对其个人的欣赏、喜爱。一些流量明星尽管演技备受质疑,却能频繁得到各种邀约,以其精心编织的“人设”成为娱乐圈的宠儿。胡歌拒绝应援,恐怕也是希望与只追求流量的市场风气“割席”。
一些应援组织介入宣传工作,“无私地”为演员提供各方面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主体与客体的身份。他们既是演艺市场的消费者,又深度介入演艺市场的经营运作。其间不仅会产生伦理甚至法律问题,还会人为地生成新的矛盾,迷失应有的自我身份认同。
尽管应援经济声势浩大,也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助推艺人走红,但随着主流观众趋向于理性,出现了回归演技的新趋势。比如,2019年上映的一部科幻题材电影,虽由流量明星担任主演,但遭遇了票房“滑铁卢”。这部电影的失败有许多原因,其中,演员整体表现平平被公认为重要原因。与之相反, 一些“流量小生”致力于专业技能的磨砺,逐步成长为真正的演员。
王蒙、梁文道、窦文涛在一次对谈节目中,曾专门讨论到“追星”的话题。三人共同得出一个结论:人格对等,是最理想的追星状态。确实如此,演员以演技获得职业竞争力,博得观众的欣赏,这本质上属于专业性的服务关系。如果自己的演技尚不达标,就没资格心安理得享受丰厚的收入,这大概就是胡歌所说的“风骨”;而对于真正热爱演员的粉丝来说,督促其提升演技,以对等的姿态提出意见,才是对演员成长最重要的鼓励。
如今,一些极端应援行为不仅违背了演艺事业的专业属性,还过度介入演员个人生活,给演员本人带来烦恼。
胡歌拒绝应援的表态,为娱乐圈提供了正确的示范。要成为舞台、片场永远的主角,当观众欣赏的“恒星”,演技是根本,作品才是最有力的支撑。
(摘自《中国青年报》2019.11.08,略有改动)
【核心观点】
没有真才实学,再大的明星也只是一时灿烂的烟花、划过天空的流星。
【适用话题】
实力 态度 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