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山芽茶与康熙帝

黄辉亮

忍不住想象,三百年前的画面:

柳絮飘飞的四月,你策马扬鞭,在古道上疾驰。
    
一阵清妙的歌声入耳来,你勒马驻足听:“牵郎马首东北回,大展小展山光开。一线黄杨尖上路,伴侬同去采茶来。 ”只闻得淡淡茶香,不见采茶女。你骑马上山寻踪,只见“黄杨尖上白云浓,谷雨芽茶细似松,村女踏歌莲步稳,负筐直到最高峰。 ”
    
定海山芽茶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定海山芽茶,成名于康熙年间
早在五代十国时期,定海的茅蓬、纯阳、仙台、灵峰、慧云等寺香火旺盛,僧人在山上种茶,招待那些有名望的香客。到了宋、明两朝,山下居民已广泛种起了茶树。
    
关于定海芽茶的来源,有一传说:
    
春秋时,吴王夫差贬放甬东,偶然风寒,饮山上潭中水而病愈。
    
当地百姓说,潭边树木为治百病的神树。夫差便取己名之音,“人在草木间”之义,为此神树命名为“茶”。夫差命百姓在山上广植此树。
    
此后,定海芽茶深深植入了定海百姓的生活,有“左邻沏茶,右邻吃香”之说。
    
清嘉庆十八年,一名叫崔斗灿的朝鲜举人流落定海,他笔下写到过定海文人间的茶礼。
    
据说曾有个在国外谋生的定海人,因水土不服得病,家乡的芽茶一到,病神奇痊愈。这样的传奇故事,特别容易俘获洋人的心。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英国一位素以“植物间谍”之名著称的植物学家罗伯特·福琼,化妆成国人模样,潜入定海,混迹于酒肆乡闾,暗中将定海芽茶标本带回欧洲种植。黄杨尖茶开始名扬世界。
    
据说乾隆喜欢定海山云雾芽茶的淡雅清香,曾下旨钦定为御茶,赐名“定海山茶”。
    
清光绪《定海厅志》中曾记载:“茶以黄杨尖山为最胜。 ”
    
民国四年(1915年),美国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征集各国出品,黄杨尖芽茶荣获三等奖。此事非虚,有次年商务印书馆所出《中国参与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纪实》一书可证,书中第190页至192页,详细记载了中国茶得奖的具体情况,其中写到了黄杨尖芽茶——“浙江 Hung Cang 茶”得奖一事。
    
好茶难得,引无数爱茶人费尽周折。1926年至1927年间,宁波、上海的茶商委托定海本地掮客,收购定海芽茶达15吨,并远销欧美。 1935年,美国《茶与咖啡贸易》杂志主编、学者威廉·乌克斯在他的《茶叶全书》中写到:“定海城东十余华里,有黄杨尖山,主峰为群岛之冠,并产茶叶,采制亦合法,为定海之胜。 ”

定海山,重振定海茶昔日辉煌
定海山芽茶历史悠久,成名甚早,数百年来,在茶界一直居上乘之位。 1981年,浙江省农业厅在杭州举行名茶评比,黄杨尖芽茶被评为优质茶;2000年,浙江省“龙顶杯”名茶评比,黄杨尖芽茶获银奖;2003年,高峰村已引进了一套国内先进的制茶设备,生产“黄杨尖牌”银针茶叶,在上海国际茶文化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上获绿茶类金奖……
    
脱胎于黄杨尖茶的定海山芽茶,从种植到加工继承了传统的手法,又引进了现代化的工艺,使定海芽茶又有过人之处。
    
去年,又是三月。定海区注册了“定海山”芽茶商标,并于4月9日,筹备成立了定海区茶文化研究会,意欲重振定海茶昔日的辉煌。

为何命名为“定海山”?
    
因康熙帝。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五月,康熙皇帝以“山名为舟则动而不静”为由,诏设“舟山”为“定海山”,取海定波宁之义。康熙皇帝为当时的舟山赐名“定海县”,并御笔亲题“定海山”这一气势恢宏的匾额。
    
“定海山”是漫长的封建时代,帝王给这座千年历史文化名城钦赐的最高招牌。
    
再者,康熙一朝海禁重开,海岛百姓乐享盛世。如今,重提“定海山”,也寄托了今人更为高远的家园畅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