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入门285-背俞穴
背俞穴是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都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左侧和右侧分别有两条并行的线路,为方便起见,我们常把内侧(靠近脊柱)的一条称为背部一线,偏外的一条称为背部二线。背俞穴全部分布于足太阳经背部一线上,即后正中线(督脉)旁开1.5寸处。背俞穴与相应脏腑位置的高低基本一致。
中医历来有“背部薄似饼,腹部深如井”之说,所以针刺背俞穴应特别注意手法和深度:手法是斜刺,从督脉外开1寸的地方向外45度斜刺;深度一般掌握在0.5-0.8寸(儿童、体瘦者还要再浅一点)。为什么呢?因为内有各脏腑,一旦刺中,会造成意外、甚至危险。
背俞穴的作用,总的说来,主要是用来治疗其相应的脏腑的病变、以及与其相应脏腑相关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的病变。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1.背俞穴与五脏六腑内外相应,关系密切,是五脏六腑之气转输聚会于背部的穴位,因此背俞穴是治疗各脏腑病证之常用要穴。凡脏腑有病可以取用相关的背俞穴,内经有多处原文说明这方面的应用,如:《素问·刺疟》言:“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灵枢 ·五邪》载:“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取之……背三节五脏之旁。”还有很多,不再赘述。
2.由于背俞穴能够直接调节内脏的功能,所以针刺背俞穴不但能调理相应的内脏,而且也能调理相应的所属器官组织之疾病。如用肺俞不但能治疗肺脏疾病,而且还能治疗皮肤病(因为肺主皮毛),鼻子疾病(肺开窍于鼻);肝开窍于目,可以用肝俞治疗各种眼疾,肝主风,所以用肝俞治疗头晕目眩、癫狂痫等肝风内动之疾;肾开窍于耳,取肾俞可治疗耳聋、耳鸣;脾主四肢,取脾俞可治疗四肢乏力、肿胀等……所有背俞穴均有类似的作用。
3.所有背俞穴均在足太阳膀胱经脉上,“太阳主一身之表,为开”,系人身之藩篱,外邪入侵首犯太阳,而从背俞穴侵入不同的脏腑,所以背俞穴能治疗各种外感急性病证。
最后谈一下背俞穴的配穴运用。
1.背俞穴在临床既可以单独运用。
2.背俞穴在临床用之最广的当属俞募配穴法。从理论上讲,背俞穴、募穴二者一前一后,一阴一阳,相互协调,相得益彰,是前后配穴法最典型的代表。这种配穴方法,不仅可以治疗脏腑病变,而且还可以用来治疗与其脏腑经脉相连属的组织器官疾病。
3.背俞穴也可以与其他类特定穴配合运用,如俞原配穴法、俞郄配穴法等。如《针灸甲乙经》载:“肾胀者,肾俞主之,亦取太溪;肝胀者,脾俞主之,亦取太白;肺胀者,肺俞主之,亦取太渊。”就是说肾气虚者可取肾俞、太溪进行治疗,肝气虚者可取肝俞、太冲进行治疗,脾虚可取脾俞、太白进行治疗,肺气虚可取肺俞、太渊治疗。俞原配穴法最适宜于各脏病的治疗,尤其是脏病之虚证非常适合。再如在临床也经常与郄穴配用,用于各脏腑之急性病证如急性胰腺炎发作,常取用脾俞、地机进行治疗,这也是背俞穴的常用配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