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解短片《邻居的窗》,教你如何学“影评与故事”
【小编注】本文为吴老师学生提供的课堂笔记,整理编发目的是启发即将进入“影评与故事”学习之旅的编导艺考生:观影的真正价值不在于积累阅片谈资,而是学会编剧、导演等创作者的艺术表达,以此作为分析、评论、叙事写作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提醒学习者们,短时追求观片量无法达成积累之效,重视纵深探究之力培养与专业测试要求更为契合。另,课堂笔记追求的是点睛精要内容的记录,难免有逻辑之突,敬请谅解或需读者观片后继续脑补,也期待有收获或有疑惑的同学留言给我们。
上:关于《《邻居的窗》》影片分析的讲解
奥斯卡最佳真人短片奖作品《邻居的窗》(The Neighbors'Window,2019)
本课讲解的案例是一部短片,导演是美国人,马歇尔 科里,这个哥们,从出道开始就一直致力于纪录片拍摄,在这部短片之前, 已经有短纪录片和长纪录片两次奥斯卡提名的经历,
2019年 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纪录短片(提名) 美国纳粹之夜
2012年 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纪录长片(提名) 如果树倒下:一个地球解放阵线的故事
这次尝试拍摄故事片,是受电台播放的一期节目的启发。讲的是一对年轻人的真实故事。故事是从一个偷窥者的角度视点讲述的,这部短片的故事依然延续了这一叙事方式。
先来快速总结一下,这个故事。
在女主眼里,现实生活杂乱无章,仿佛已经触及天花板,
身体 家庭 心理 工作 无一不危机重重。
生活还要是继续, 怎么办?
就在这时,
大戏来了。
坐在客厅,
喂孩子, 半夜醒来,双眼不够用,望远镜拿来 ,
仪式感的生活建立了
但是, 好戏总有落幕的时候。
还好,她被启发了,找到了生活的真谛,似乎新生活刚刚开始了。
实际上,这个片子可以用一句话,三个镜头,总结
一个被更糟糕的邻居生活启蒙的中年女人的故事: 碰壁 找乐 顿悟
(吴老师重申:观片关键词提取,是学习故事的逆向之法,对于短时间提升命题叙事能力十分高效)
吴老师课堂录音片段
故事很简单,女主认为自己的生活很糟,但没想到有更糟糕的生活。这部影片,很容易让我们想起,希区柯克的《后窗》。实际上,导演也是基于真实的故事启发来创作的。可以这么讲,这部短片,就是把《后窗》对电影艺术表达的本体思考融入其中,但不意味着,导演在抄袭,没动脑子。如果你这么认为,就等于无视这部片子的创新之处。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这位短片导演的创作,实际上他在用拍电影的方式分析或评论自己喜欢的作品。
从成片来看,他完全理解了希区柯克的作品内核。这就犹如,当年,特吕弗用极其专业的思维与希区柯克交流一样。只不过,curry 隔空在使用自己的作品与偶像对话,特吕佛有幸直接与偶像交流。影史上,类似的表达最为经典的对话式创作就是翻拍:比如,田壮壮翻拍费穆先生的《小城之春》,伊纳里图的《荒野猎人》翻拍西部片《人在荒野》,《被解救的姜戈》来自经典通心粉式西部片《迪亚哥》,还有马丁的《无间行者》等等。
希区柯克《后窗》
媒介的寓言
媒介所传递的是虚构的,并非真相, 你不愿意戳破,或者你不知道是假的--- 是别人为你编织的虚像, 很情愿地自以为是。这也是痛苦的根源,本片有此意味。
这就犹如,我们不愿意听,或看,别人指出的负面,阴暗面,当别人谈及真相时,我们会说,能不能说点正能量,这个世界难道没有好的吗。 这么多美好的,这么多正能量的美好社会,为什么偏偏谈悲苦,谈悲剧的事情呢,三观不正吧别,有用心吧。所以这部片子就此提出了一个问题: 幸福在哪里?
窗子的悖论:看到的是什么? 认同主观的“以为是”,将可能是对客观世界中自己的否认,你眼中看到的是心中的虚构,并非真相。
1、用元电影的思维方式阐释电影与生活的关系,这就是希区柯克《后窗》的真正价值。这一角度结合对《后窗》的艺术表达内涵进行比对分析。
2、引发我们对视听媒介的理解,如微信,朋友圈。探讨今天我们对于媒介的误读。
3、窗户的隐喻层面:比较简单的理解:窗户,是眼睛(心灵的窗户),是电影荧幕(希区柯克)是看世界的媒介。但本片,不是关注这些,如果你认为是,这就需要理解电影作为艺术的真正价值在哪里。电影的价值,一定不是仅仅讲完故事就可以,换言之,故事的精彩只是第一步。它的真正的价值体现在,故事讲法上,也就是如何讲故事,是关键,即使商业电影也是如此。换言之,艺术电影分析并非只是研究讲法,反而艺术电影更重视深奥内容表述(讲本真,探讨复杂人性等)与深邃思想表达。
本片的价值,在其讲法,把窗户当作工具,重点不在工具的简单属性,而是利用本体特征来表达叙事主旨。
对于影片中事物本体的能指与所指的意义理解:窗户、门、墙
所谓的能指,就是用以表示者,所谓的所指,就是被表示者。拿玫瑰花来说,玫瑰的形象是能指,爱是其所指,两者加起来,就构成了表达爱情的玫瑰符号。
诗歌的语言所建立的结构,一方面是声音(能指)构成的,另一方面是含义(所指)构成的,两者的关系可以非常诱人。
高尔基的《海燕》中——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诗歌中的暴风雨不仅仅对应的是其原本所指意义:大而猛烈的风雨,而且还有其它的所指——人生中可能遇到的艰难与险阻和即将到来的挫折与磨难。这种隐性的或者是延伸的所指是在诗歌语言符号结成的整个符号结构中得以实现的(这一点对于鉴赏理解分析诗歌是有很大价值的)。
能指的形象和所指的形象是十分相似甚至相同的。
窗户,事实上窗和户的本意分别指窗和门,在现代汉语中窗户则单指窗。
门,出入口或 能开关的障碍物,,可以连接和关闭两个或多个空间的出入口。
阻挡你我的不是墙,而是门。阶层本质的区别,是门的有和无,大与小,开与合-----《寄生虫》
希区柯克的后窗中,涉及门与窗的关系:男主人,是从窗户里被扔下去的。
伍迪·艾伦的电影中涉及到,银幕上的虚构与观众的现实的关系,真实和虚幻之间的界线《开罗紫玫瑰》
伍迪·艾伦《开罗紫玫瑰》
窗户是单向的观察媒介,需要理性思考判断,不是主观臆测。这就犹如,媒体传播的信息一样,需要独立思考,鉴别真伪。而不是主观上的,想当然,以为是,更不是毫无思索就接受。你所看到的内容,需要加工,探究。
门,是与外部空间的沟通。是你找真相的必经之地,跳窗而入,窗就变成了门。
窗,是偷窥的最佳媒介。这是观众都有的心理,关于偷窥,是电影的原理,这也是,希区柯克《后窗》,要探究的。同样,本片也是如此,延续了大师的创作思路。
我们熟知的微信朋友圈,也是这个原理:我发信息。你可以“偷看”,定期不定期关注他人的“公开的秘密”。
窗子、门这个部分,也是电影与生活关系的思考点。电影给你的是什么,什么使得你整个观影快乐无比,不知不觉,就度过90分钟。创作者研究的就是让你看完影片,感觉票价很值得。整个过程,不会让你出戏:故事,一定让你高高兴兴。但是,现实是不是电影里所描述的那样,创作者会控制你的思维的:这就是梦,这就是让你进入无意识的梦幻。但是艺术电影,不是这样,它不会随着你的意志而去讲故事(有的艺术片子根本没有什么情节,如《蚀》),它极力避免你沉溺其中,它会告诉你真相,它会客观的呈现这个世界及世界中的人性,它会把复杂的一面展示出来(并不是裸露),时刻警醒你,不要睡觉,不要进入梦幻(与好莱坞为代表的商业电影的“造梦”模式背离)。
沉溺其中,就是无视自己所处的客观真实世界,只会被误导、左右、干预。没有自我,谈什么幸福,快乐。傻乐呵,不是快乐。
悖论之处还表现在,人性的复杂。尽管是短片,依然在表述这点。故事简单,主旨意蕴深入复杂,这是好故事的标志。
判断一部影片是否是艺术电影,主要从其对社会与人性表达的细腻与深刻程度上,与其精神气质、艺术形态与审美品格的体现上。电影艺术对世界、社会、生命的、个人的进行原创的、批判性的表达。
4、观看者与被观看的事物的关系,以及观看者的主观判断与被观看事物的客观性之间的关系。
课后作业
1、观看《后窗》、《开罗紫玫瑰》两部影片,写出与本课案例相关的问题(不限定,不少于5个并解释关联性)
2、从门的角度分析影片《寄生虫》,不少于800字。
下:解读《邻居的窗》对故事写作的启发
1、学会一句话对于影片叙事理解的总结,以便启发命题故事创作。
现实之窗 心灵之窗
自己的生活被自己的羡慕对象启蒙的故事
一个自认为被生活折磨的中年妇女从羡慕他人到正视自己的故事。
一对中年夫妇和一对年轻夫妻的故事
是你?是你?
我在路上遇到了对面楼上的中年女人。
一个真实故事改编的作品,一个比较规整的朴实的短片,适合正在学习剧本故事写作的编导艺考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生活如何变成一个优秀影视剧本故事。面对真实的素材,编创者如何把它组织编辑成一个适合电影表达的故事。导演在其中有哪些艺术创作上的作为(视听语言)。故事属于我们每一个观众,我们的生活正在剧透这个故事,并且未来还要不停地在复制,直到我们像片中女主见到生活真相,不再厌恶眼前,不再羡慕幻象。从这个角度,理解,这是一个启蒙我们生活的片子。年轻人激情后的下一站,是中年人(只不过片子进行了戏剧化的处理,直接进入老年甚至是死亡)。中年人怀念着曾经也激情的短暂过去。正视事物的运转规律,是生活幸福快乐的来源。
这是一个关于我们的生活如何被媒介裹挟的故事。
中年夫妇,容颜老去, 人本能的欲望渐渐远去,原本可以随时释放的激情,被繁琐杂乱的生活(工作孩子 家庭)所占有 。
你羡慕的人,实际上是正在欣赏你的人。
风景中的人正在端详着你的优美姿态。
窗展示着一种高度真实而矛盾的人生境况,一种现实本能和原始本能的冲突,一种本我与自我斗争的切点,一种在迷惑中达到的完美统一。
拓展阅读:艾米莉 ·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人物:希斯克利夫、凯瑟琳)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看外界,同时也让人看到了我们的内心----钱钟书《窗》
眼睛也是一扇窗户,它让我们发现和感受外界现实生活的美好,提醒自己要按照“现实原则”来追求自我。它的打开和关闭对自己和别人都有着更为深层的意义,是本我和自我的瞬间转换,是灵魂和理性的互往交流。
电影故事的讲述
人物的成长变化: 厌烦了自己的生活和亲人,重温过去(羡慕窗外年轻人),
过去的甜蜜,他人的幸福生活,是忘却当下现实的苦恼。
媒介的暧昧性,媒介之于我们的悖论,是痛苦的诱因,又是生活的希望(幻象)
影片最为珍贵的是,让我们明确: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现实的逻辑,是幸福的源泉。
你有大house 你成了大boss 妻妾成群, 花天酒地 ,手握千权万金,就是别人羡慕的对象了吗?你就可以沉浸在被羡慕的快乐之中吗?
使你幸福的不是有钱,有权,有势,而是有钱,有权,有势后别人投给你的羡慕眼光 。这个问题,对于我们的现实思考有着很大的价值。
本片展示了故事的讲法:省略、格式塔原理、蒙太奇组合等方法分析
现实对媒介(窗外信息) 的打断 客观生活,给了你独立冷静思考,防沉迷的重要手段。
影片中打断,便构成了作者有意味的设定:视听形式,为主题服务。打断,就是告诉你这才是你的生活,才是你的一切,(不是窗外,不是媒介),幸福在这里。
故事,不需要对白。只需要画面,是完全可以说明白,讲清楚的。窗外的故事就在其中{《飞屋环游记》的中小男孩与小女孩的一生}
故事,需要讲法。不仅仅是,你所选择的讲述内容。阿凡达 ,故事很老套,但是讲法很新颖,手段很奇特。霸王别姬,故事依然不是最牛逼的,但是陈凯歌哥视听的叙事表达很棒,对于艺术、人生、历史等等事物间的复杂关系深入探讨是其价值所在。
本片,虽为短片,但依然很优秀,并非是因为电影节评委的肯定。不获奖的,优秀的很多,你我都不是评委,见得不多,更重要的是,见到了,是不是能鉴别优劣好坏,还是个问题。需要我们不停的学习,努力,养成伯乐的眼光。就像,我们欣赏文物一样,我们只有去博物馆, 因为哪里假的不多,赝品、珍品都会告诉你,你只关注、不停地赞叹即可,或许你并不知道这些稀世珍品好在哪里。如果你去潘家园古玩市场看看,你有信心花钱卖真货吗? 你能鉴别真假高低吗?不懂,还想玩,怎么办? 学呗。多去博物馆听课,多见识真家伙,多读历史,多看电影节的提名或获奖作品。慢慢地你就成为行家。影向吴老师的的编导艺考影评课程,就是以此为目标,与大家一起学习提升。
讲什么,就是指的事儿,有什么事儿发生。
窗外的年青人的激情澎湃, 歌舞升平, 醉生梦死 行乐及时。
窗内,身体的、工作的、家庭的、心理的等等中年多方面危机重重。
观影后,单纯地谈论讲的内容,意义不大,重要的是,导演或者编剧是如何构建关系的,在关系之中,孕育了什么观点,看法,态度,主张 这就是主题。
比如, 窗外的事件:短暂一生,悲喜一生。这一边,偷窥“怀念”过去,过着中年危机生活。
窗户、中年生活、死亡、家庭等等都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这一系列事物组合所呈现的关系以及关系呈现的过程所产生的意义:一方作用给另一方,所产生的力量形成主题。或者称之为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比如,历史与现实关系,是意义所在,不是简单讲述过去发生了什么,现实有什么。要用历史阐释现实的问题,解疑答惑,指导今天的现实生活。曲解历史,用假历史或者把历史说成你想要的,来解释现实中问题,说给人们,这也是主题。但,这样的创作好像有点问题,这是另外的话题,今天不展开。
课后作业
1、早在《晋书·王羲之传》中,就有“谢安尝谓羲之日: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中年男性,来自社会、家庭的负担经常令人喘不过气来_ 有老人要照顾,下有青春期的孩子要教导,身旁有唠叨的妻子要安抚;单位里有苛刻的领导要应付,有年轻的队伍要带领;就连与多年不见的同学聚会,也在暗中较劲,比较谁更接近财务自由的状态。与此同时,还要面对精神和身体上的衰老,抵制身边的诱惑----危机四伏男性中年生活现状。
谈谈你对身边中年人的工作或生活或学习或家庭的认识。
2、20 世纪美国著名作家索尔·贝娄在其出色的中篇小说《只争朝夕》中讲述了汤米·威尔赫姆的中年生活。小说描绘了处于崩溃边缘的主人公威尔赫姆的一天。由于缺乏父亲的帮助、妻子的支持及朋友的正确引导,威尔赫姆陷入了中年危机。在某种程度上,他的中年危机是由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与周边人物的社会关系所导致的。小说通过对威尔赫姆与周围人物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小说中格老瑞安纳旅馆、家、期货交易市场及小教堂的探讨,既揭示出社会空间是造成主人公处于中年危机的原因,也可看到他将走出中年危机的希望。
阅读小说《只争朝夕》并写一篇读后分析。
3、认真观看电影短片《邻居的窗》三次,并完成三次观影笔记(记录内容要有区分),列出一篇影评写作纲要。
4、阅读《邻居的窗》原始故事,并与短片比分析故事的改编。
感谢肖玛丽同学的笔记原稿和吴老师提供的授课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