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你这个“骗子”!
都说利润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特别是企业价值评估最重要的依据,是上市公司身价的“晴雨表”和并购重组的主要卖点。然而面对近期频发的上市公司业绩向下修正公告和业绩对比数据,在苦笑上市公司臭不要脸的同时,也感叹企业将利润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能力。讲真,利润怎么可以这么具有肥皂剧中渣男的特质?那么,接下来,让我这样坦坦荡荡的老司机,带你们深入剖析并揭穿利润这个“骗子”的常见嘴脸。
BTW:如下讨论均基于正常的会计记录与列报,排除企业舞弊、财务造假等行为。
一、营业收入——都是套路
首先,利润是怎么来的?从利润等式来看:净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三大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这个等式告诉我们,故事开始的地方就是我们最熟悉的营业收入;而在营业收入中,最常见的套路就是关联交易来虚增营业收入或者转移利润。可是调节利润手法那么多,为什么上市公司在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下,仍然钟爱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呢?
一是关联交易价格是否公允,比较难以判断;虽然可将关联交易价格和普通交易的价格对比以判断是否公允,但是对于不知情的第三方来讲,差异的程度,以及判断交易价格是否公允,依然较为依赖主观判断,货物质量、合作时间、成交量等都可以作为价格差异的申辩理由。
二是一些关联交易很难察觉,特别是上市公司经常通过培育体外公司,将关联交易非关联化。举个(样)板栗(子),上市公司生产面包,他的上游供应商可能是远房亲戚,下游顾客可能是大股东通过安排亲信代持股份等等;很多时候,即使是审计机构也难以发现其中的关联关系和利益纠葛。
三是关联交易与主营业务高度相关,可以调节收入和成本两个方向,不易从利润表上进行剔除;同时还可以长期、稳定的进行,以在适当的时候为上市公司所用。其实从本质来讲,关联交易就是将利润在不同的关联体之间进行重新分配,只是我们只能通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知晓其愿意展示的利益分配,更不要说非上市公司关联方和控制关系的爱恨纠缠了。
除了关联交易这个最常用的套路外,收入确认也是上市公司通过营业收入调节利润喜闻乐见的手段。2017年7月5日,财政部下发了最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对营业收入的确认和计量进行了重大调整,其中最核心的变化是以控制权转移替代风险报酬转移作为收入确认时点的判断标准。虽然在新收入准则下履约进度确认更加清晰和易操作,然而履约进度仍然离不开会计假设和估计,至于进度怎么得来,是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会计估计到底符不符合实际,有无相关依据,呵呵,不要多问!
二、商誉——整容失败的网红脸
近年来资本市场最爱的“网红”莫过于并购了;商誉,就产生于收购时支付对价与收购标的净资产的差额。简单举个栗子:一个企业净资产2亿,但是上市公司花了6亿买收购,就需要确认6-2=4亿的商誉。至于为什么要花6亿去买,因为有钱任性啊,反正增发又不用花大股东自己的钱;还可以通过高溢价收购和话题炒作推高股价,在股价拉升后巨额套现离场,不亦乐乎。
说回商誉本身,商誉是一项资产,是资产就得进行减值测试。从财务角度讲,当资产未来能够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低于账面价值的时候,就需要按照谨慎性的要求计提资产减值。但同时商誉是一项非常特殊的资产,与其他资产特别是无形资产最大的区别在于其“不可辨认性”,即不能独立存在,这也就决定了在进行减值测试的时候应当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合并进行减值测试。从测试的过程来看(此处省略一万字,会计准则中对于其减值测试方法的表述说的就不是人话),在本就高度依赖于会计人员主观估计可收回金额的基础上,商誉的测试又必须结合其他若干资产组进行多次比较,进一步增加了减值测试的难度和结果的变数。资产减值损失在期末将直接影响当期损益(好在大部分不允许后续转回,以免反复进行利润调节)。接着前述栗子,上市公司花了6亿元收购买B公司,而B公司因为生产经营下滑、无法完成原定利润(怎么又是你),或者甚至破产,预估未来可收回金额只有1个亿,那么将直接减少当期营业利润1亿元。由于现有会计政策和处理等原因,上市公司对于商誉减值存在较大自由裁量权,也缺乏统一的尺度,使得商誉减值调节当期利润成为上市公司最常规、也是最合规的手段。特别是在市场下行、收购标的盈利不及预期,上市公司当年又扭亏无望时,可以通过大额计提商誉减值来为公司业绩“洗大澡”,为未来甩掉包袱实现“高增长”做好铺垫。
此外,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证监会有关要求,企业至少应当在每年年度终了时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有意思的是:测试频率为至少每年;测试时点一般要求为年度终了。于是上市公司多在年末进行测试,而在期间时少有公告商誉减值的情况,自然很容易造成季报还在盈利的,年度业绩预告的时候利润突然变脸,一般就是并购标的整容失败后露出原形,上市公司大额计提商誉减值的结果。
三、会计估计——最大的原罪
上面两个影响利润的项目里,反复提到了一个概念:会计估计。会计估计是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既然有不确定,变化的可能和空间就相对较大。而在营业收入通往营业利润的过程中,受会计估计影响的项目主要有:
Ø 营业收入(以及直接与营业收入挂钩的税金及附加):影响收入确认量的履约进度。
Ø 营业成本、期间费用:计入制造成本、期间费用的折旧/摊销,所预计的资产使用寿命、净残值等。
Ø 资产减值损失:各项资产未来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等。
Ø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部分权益工具、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等。
可以看出,在形成利润的过程中,有如此多涉及会计估计的项目。而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会计估计在估计基础和取得新的信息时都可能发生变更,在满足会计计量准确性的基础上,客观上也提供了通过会计估计变更来调节利润的途径。所以真正的会计高手完全不需要财务造假,仅通过会计估计和估计变更就可以调节利润达到预期水平。比如计提应收款坏账准备,一年以内的坏账计提比例由5%调减至3%,这意味着10亿的应收账款可以调增10亿*(5%-3%)=2,000万的利润总额。更有现实中某上市公司的案例“为更加客观公正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重新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基于期末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的余额及账龄结构进行测算,将影响公司2018年度净利润15,964.75万元”。公司仅仅修改了1年以上应收账款的计提比例,将10%的比例调整为5%,就直接导致当期利润增加近1.6个亿,由微亏变成了盈利能力强劲,吃相简直不要太难看。至于具体变更的依据、过程一笔带过,更遑论会计估计要求的客观性、稳健性和一致性。
四、投资收益——财务里的猴子捞月
上面说的都算是常规操作,但现代社会,每个行当都在求新求变,利润调节的手法也是日新月异,让人越来越佩服一些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脑回路清奇。
在利润表的营业利润项目之前,除了营业收入和成本、费用外,对利润影响较为明显的项目还有“投资收益”。在现有会计准则下,企业如通过多步收购实现企业合并,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于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应当按照该股权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该项确认最大的猫腻在于分步购买时公允价值的变化。还是上面的栗子,上市公司是分步收购B企业,刚认识时还算低调,2个亿买20%股份;后来你侬我侬之后决定厮守一生,趁着当前资本市场风大,又砸了6个亿再买40%股权,实现了并表控制;那么原来持有的20%股份按照最新的公允价值折算就值3亿元,与原有收购时的差额3-2=1亿元就计入了当期损益里的投资收益。
是不是看起来很美?然而仔细想想这个利润的来源,完全取决于交易时的对价;交易的对价又主要取决于双方谈判结果,至于谈判对价是否真的公允,反正也就是个询问函的事,本质还是企业愿打愿挨的问题。而真正可怕的地方在于,就算是正常的收购,这个利润也是不会产生现实的现金流入企业,甚至这样的利润需要并购方支付更多的现金去收购;一旦后续溢价未能兑现,商誉减值又是一地鸡毛。真是一顿操作猛如虎,自己变成二百五!
五、换个视角和思路——从利润转向现金流评估
说了这么多,一个结论就是利润很容易被操纵,确实很不靠谱;我们在对信贷客户财务进行分析和判断时常用的利润、EBITDA相关的指标都很难绕开这个问题。那有没有更好的选择呢?有,他就是现金流量表。
信贷业务与资本市场对客户评价最大的区别在于资金回收方式的不同,信贷业务暗含最大的一个要求是到期能够以“现金”回收本金和利息,而通常利润表现与现金流表现实际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具体可以报表附注中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作为银行,最关心的还是企业是否有足够的现金用来偿还本息。现金流量表天然反映了企业现金流的变化情况,与信贷业务对企业的观察和判断视角更为贴合。同时,现金流量表也很好的反映了企业“血液”的结构形态,亦是判断企业实际经营和发展能力的优秀指标。
从现金流的构成来看,剔除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中“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收支、投资活动中资本性支出(投资、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对应的现金流,在筹资活动中结合企业长短期借款金额区分可循环借款金额,以此可以得到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较为稳定、真实的现金数据,并可作为企业实际经营和偿债能力的考量指标。
所以,利润很好看,但很可能是说变就变的“骗子”;现金流虽然看起来不那么直观美丽,但却是实诚的隔壁老王,你值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