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抱梅是宝琴,踏雪寻梅是宝玉【5027】

上卷 第五十回 第二十七节:

【原文】

他一行说,众人一行笑。

——省略部分,请关注本号,查看本期另外一篇文章——

众人都笑说:“多谢你费心。”

【端木持易见解】

唐朝有个作家叫刘得仁,这个名字起得挺好,求仁得仁。可刘得仁却恰恰名不副实,传他是公主之子,但从唐朝开成至大中四个朝代,族里面对兄弟子侄等都以贵戚得擢显位,独刘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于是有人为他写了一首诗《哭刘得仁》,诗曰:

为爱诗名吟至死,风魂雪魄去难招,

直须桂子落坟上,生得一枝冤始消。

仇十洲,原名叫仇英,字实父,号十洲。原籍江苏太仓,后移居吴县(今苏州)。明代画家。据说也是出身寒门(但不是我们的农民哦,应该是没落的地主家庭),幼年失学,做了漆工,所以从此科考无缘。只能画画,据说仕女图是其代表作,有人说五百年才出一个的大画家。

贾母看到宝琴说,“这雪坡儿上,配上他这个人物儿,又是这件衣裳,后头又是这梅花,象个什么?”试问,宝琴像什么呢?有人说像仇英的画,美女梅花为双艳,被贾母否定了。贾母表示反对,一个是这件衣服,一个是这个人。

那么这个人有什么特别呢?这件衣服有什么不同呢?

靥yè,酒窝儿,旧指女子在面部点搽妆饰:“宫人正靥黄”,点靥,是后妃月经的表示方式,点靥表示不能侍奉君王了。

凫靥裘”,这里就让我们联想到谁呢?侍奉君王的元春。元春很尊贵,但实际上却在宫里没能真正的侍奉君王。宝琴长得太像元春了。所以这才是宝琴得到贾母高度重视,稀罕,赐衣服的真正原因。

贾母为什么说自己“越发眼花了?”实际上就是错把宝琴当元春了。后面第二天,贾母又吩咐惜春:“不管冷暖,你要画去;赶到年下,十分不能,就罢了。第一要紧把昨儿琴儿和丫头、梅花,照样一笔别错快快添上。”于是我们可以确信,原因就是赶着拿这幅画,去送给元春,以慰她为贾府做出的牺牲。

当然,这是就故事而言的。

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如果你以为就解读完了,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实际上,以上推论,早有人解读出来。

我想说的,却是更进一步的。那就是“雪魄梅魂”,雪坡上,暗指雪魄,也可以说是血泊;抱梅,意味着对美的坚持和追求。为爱致死而不逾,为情到死而不变,为志做鬼也不改。刘得仁不能求仁得仁,但他忠于诗文,最终还是有所得;仇英做了漆工再也不能参加科考,但他忠于绘画,最终成为一代大家。这都叫什么?寒天里抱梅,血泊中抱美。这种精神,才是雪中梅精神啊!

史可法、文天祥、苏武、司马迁等等,哪一个不是血中抱美呢?

雪中抱梅,血中抱美,不侍君王又如何?不侍奉君王就侍奉自己的志向,岂不是依旧伟岸吗?再说了,现在是新时代,不侍奉君王就侍奉群众,不正是真正的大英雄吗?

雪中抱梅是宝琴,踏雪寻梅是宝玉,这里的宝琴,宝玉,就不只是表面人物的名称,而是一种宝贵的精神,情感,品格的寓意了。

妙玉送众人每人一支梅花,我想,大约就是作者对大家的一种殷切希望吧。

作者如此“费心”,你们能懂吗?

(苏武手中的不是梅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