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情】原料退烧,郑棉跌破万五关口,涤纶短纤跌破7000元,市场去泡沫进程加快!

节后原料在发烧,一朝冲破17000元/吨,市场迎来狂欢。近期受中美关系阴晴不定、下游成交清淡以及H&M“抵制新疆棉花”事件发酵影响,市场担忧美欧借此来打压中国纺织业,恐慌情绪放大。

三月本是“金三”旺季,但是截至今日,郑棉累计下跌2000元/吨以上,现货累计下跌750元/吨。

3月24日,棉花、棉纱受到市场情绪扰动,双双下行。郑棉2105节后首次跌破15000元/吨的关口,盘中以14665元/吨触及近三个月的低位,今日(3月25日)收盘价比昨日下跌165元/吨,收于14890元/吨。涤纶短纤期货几乎失守7000元/吨一线,3月25日涤纶短纤期货收于7018元/吨,跌128元/吨。据中国纱线网了解,涤纶短纤现货3月24日实际上已经跌破7000元/吨。

图:3月25日期货市场表现
回想节前棉花在13500元/吨一线苦苦挣扎,如大梦一场。市场人士多反馈去年棉花被抬得太高,今年在全球经济大灌水的刺激下,泡沫越吹越大,目前,郑棉回落既是下游传导不畅消化不良的反应,也是市场去泡沫化的过程。
据了解,当前棉纺企业订单排至4月,部分企业排单至5月,该订单多为春节前后所接,随着后期订单跟进不足,下游市场观望情绪较浓,纱厂让利出货增多,多延迟采购,贸易商低价走货有所增加,期棉跌破万五关口对市场影响较大,市场对后市多持悲观态度,棉花、棉纱或将继续下跌。如果再这样跌下去,或会一夜回到解放前。

近期热门事件

H&M、耐克等品牌抵制新疆棉花惹众怒,遭到全网抵制。中国是世界最大棉花消费国、第二大棉花生产国,2020/2021年度棉花产量约595万吨,总需求量约780万吨,年度缺口约185万吨。其中,新疆棉产量520万吨,占国内产量比重约87%,占国内消费比重约67%。新疆长绒棉,世界顶级,长年供不应求。为满足国内需求,中国每年需进口200万吨左右棉花。
中国纺织业在全球占中心低位,产业链早已成为世界不可或缺的一环。某些西方公司操心的不是新疆人权问题,而是忌惮中国人民抢了他们全球贸易中的蛋糕。

小纺推荐

原料持续下跌,棉花是否重回15000元/吨?涤纶短纤新的支撑点在何方?扫码注册每日查看最新行情。

欢迎点击注册纺织大市场小程序,免费试用3天VIP会员,供求信息、纺织行情一手掌握!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大市场小助手免费领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