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文琴:声音在上,气息在下,声音在前,人在后面(雷佳示范)

演唱公开课

推送唱歌演唱技巧,专注声乐艺术研究。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专业歌唱者,在这里都能扎到心灵和知识的共鸣,一个你随身移动的演唱课堂!
公众号

邹文琴教授教你歌唱的“对抗”。

我们歌唱中忽视了支持力,没能正确掌握用力的方法,或不能正确运用歌唱的支持力,要想获得好的歌声几乎是不可能的。歌唱支持力是多重的,大致可分为胸腹腔支持力、口咽腔支持力、头腔支持力三种。

一、胸腹腔支持力

我们知道歌唱过程中的气息是向体外流的,但为何要常提起歌唱时需保持吸气状态呢?这是为了有效地控制气息,控制主要是通过胸部的向下扩张和上腹部向四周扩张来实现的。而运用这种控制所需要的力量,就是胸腹腔支持力。这种力的方向是自上而下的,其基本形态相当于作深吸气时的肌肉舒张状态。

歌唱中要实现正确的用力,还需要明确力的支点(着力处),否则就会用不上力。胸腹腔支持力的支点是个点面结合的部位,其实就在上腹部的腰围四周(包括横膈膜)及小腹,其中最重要的是后腰与上腹的中部——丹田。

二、口咽腔支持力

口咽腔支持力的支点之一可想象在后咽壁的中间部位,歌唱时以该支点为中心,作力的上下舒展运动,从而产生上下对抗力。一个以上腭(软硬腭之间)上提时的中心处为支点,用意念有意识地与前鼻咽腔部位的向前倾向相抗衡,作力的反向运动,以产生前后的对抗力。

三、头腔支持力

头腔支持力也有上下对抗和前后对抗的两种不同形态,其产生的区域有两个:即头腔部位的前鼻咽腔区(面罩)和脑后区。

前鼻咽腔区支持力的一个支点可想象在该区的中线位置(眼部),歌唱时应以该支点为中心,作力的上下双向舒展动作,由此产生上下对抗力。该力作用时的具体呈现为脸部(尤其是上脸部位)的积极兴奋,即微笑状,它能有效地使该区域成为歌唱者的高音位出声通道。

另一个支点可想象在前额外的正上前方(约一尺处)。歌唱时以该支点为中心,作力的前后双向舒展动作(每唱一字完成一次较大幅度的舒展动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