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优秀作品(一九0)一点墨韵(《作文指导报》)

(感谢“大余朗读者”兰泽)

一点墨韵

江西省大余中学高二(1)班刘馨

“书法”,我慢慢地写下这两个字,认真地回想我与它的故事。想来,我并没有专门、认真地找过学习书法的机构或老师。这样极具文化气息的一门艺术,我也只是跟着初高中的书法老师,在学校开设的书法课上练了练。

第一次感受到书法的美,还是在不知世事的年纪。那个时候我还在外婆家,在那边的村小上小学。外公是读过书的,时常会拿起钢笔写写字,我总是在他写字时趴在桌边,看他一笔一划极认真地写下我看不太懂的文字。有时兴致来了,他还会挥一挥毛笔,抚好纸,沾墨,起势,下笔,即刻就有黑墨晕开;忽而快速,忽而又缓慢,笔头的软毛起起落落,几个大字就这样被创造了出来。早年春节的对联都是外公自己写的,我喜欢这样的红底黑字,喜欢用手指学着外公的样子,临摹这些黑色的大字。我并不能说出它们是哪里吸引了年幼的我,只是觉得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新的、特别的事物。

上了初中,学校开设了书法课,让我对书法的认识又更深了一步。我第一次知道外公写的字叫“草书”时,也是在那时候。我高兴了很久——我的外公竟然也会书法。书法老师的字和外公的不一样,老师必须教我们楷书,所以我只见过老师的楷书。每次书法课,老师都叫我们临摹字帖上的字,我仔仔细细的观察,然后下笔,但总是不能写出“书法”的味道。于是老师就下来为每个人写几个字,教我们用上之前教过的书写楷书的方法。老师的字是刚柔并济的,下笔轻重有序;同样的笔,在学过书法的老师手上,仿佛有了自己的生命。它不是被人所掌控的,它是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书法老师让我看见了书法的另一面,简单的纸和笔,也能创造出富有生命的字体。

我依稀记得那时都豆蔻年华,在某个蝉鸣的午休时分,我拿着笔,慢慢临摹老师的字,就那样沉浸在一笔一划中,待我终于写出一个有几分韵味的字,满心欢喜的抬头,却发现同学们一个个都趴在桌上睡着了,只剩我还攥着笔坐在桌前。我忽然又听见了蝉鸣,看着那个我创造的、独特的、可以称为书法的字,我顿时就生出幸福的感觉。

可是,我终究失去了那份幸福感。越来越多的作业、试卷都需要我用笔把它们完成,我没有时间再接触那样美好的“书法”。高中的同学里,许多人都专门练过书法,看着他们写得一手独具风格的书法字,我都不禁羡慕起来,有时突然就会感伤,自己与书法的联系怎么就这么微弱。但是,我至始至终都没有放弃追寻书法的美,它独特的吸引力,从未消失过。在某本书上看到一个漂亮的书法字,我依旧会端详许久;学校下发的书法校本教材上,几种独特韵味的书法字体总能让我惊叹……这种对书法汉字美的鉴赏,是我从小接触书法慢慢保留的。我喜欢这些带有中华文化基因的书法字,我喜欢这种流淌在我血液里的民族感;纵然我不能像那个明丽的午后,因为一个自己写的像样的字而兴奋,但我依旧可以细细品味几个草书字、楷书字或者行书字……

我也会拿起笔,闲时写一两个大大的字,尽量学着书法上的样子,我会保持这一份与书法的微弱联系,不愿丢失这一点。美丽的墨韵。

简评:

文章以时间为序,写自己与书法的结缘与对书法韵味的向往。儿时爷爷笔落字成一气呵成的书写,在作者心间留下了墨韵的种子;初中书法课堂的练习与午间的临摹,让作者耳不闻蝉鸣到了另一个宁静的世界;高中时于书书册册中见着那一个个美丽的墨迹,总是鉴赏良久……这种发自内心的喜欢,让作者相信,自己与书法的联系即使微弱,但内心向往,绝不会丢失。文章刻画精准,娓娓道来,让人有一种如在眼前之感的同时仿佛也闻到了缕缕墨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