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主任在“中国艺术大讲堂”启动仪式上的代表发言

周星主任在“中国艺术大讲堂”启动仪式上的代表发言

(以下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周星教授演讲全文:)

吸纳、融合、适应新阶段的新文科建设需要

教育部高教司酝酿已久的艺术大讲堂今天开张,这是期待实现的日子,祝贺之时,也向大家汇报戏剧与影视类教指委先期烘托而做的工作。

1、已做工作。在高教司领导下,我们全体教指委成员积极探索新文科建设的理论、艺术教育发展新路径的拓展思路等命题,已经召开了13次全体会议,都重点围绕新文科建设继续多角度展开主题研讨会,建言献策。2020年至今,戏剧影视类教指委除了全员出动围绕新文科建设对话研讨,而且积极联络其他教指委的知名艺术专家开展“审美与向善——艺术影视名家大讲堂”活动,至今已共开展51讲,引起学术界广泛反响,为教育部新文科大讲堂开幕做了一些渲染烘托作用。在全面推进新文科的号召之下,我们聚焦热点问题探索解决方案,同时深入开展实践操作——即将出版相关新文科研究的研讨书籍。截至目前,我们教指委成员已发表有关新文科建设的文章20余篇。此外,我们教指委还指导相关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积极参与其他教指委的学术活动,如参与中国乐派研讨,参与美术和设计相关艺术史命题的研究。

本届教指委自觉地把高教司所赋予的任务放在首位,凝聚戏剧影视类专家力量共同探讨学科专业和课程的多层次研究,随着教育部新文科艺术大讲堂开幕,我们也会更为深入的配合和参与。包括戏剧影视类教指委将将召开新文科精神视野下的“学科-专业-课程-教材-教师五位一体”的联动研究和社会发布,我们意识到对新文科建设而言,戏剧影视类专业原本就是融合不同学科专业的综合性的专业,如和音乐、舞蹈、美术、设计等紧密相联,戏剧、戏曲、电影、电视、广播以及播音主持专业间注重交流互鉴,相互启发。另外跨越本身的专业学科,从纵向和横向的角度进一步深化对新文科跨越性交叉性特点的认识。

2、基本理念。就戏剧影视学科专业发展而言,不断强调认识《新文科建设宣言》所提到的“守正创新”的价值意义,我们充分认识到学科与专业本身的守正是基础,守正才能使得我们不偏离方向,但守正是坚定基础而不是目的,从课程、教材到教师的不断提升扩展,是为了更与时俱进的创新。创新是在守正基础上围绕核心去拓展。因此艺术类学科守正创新的核心点,不是固步自封和保守既有的学科专业,而是突出“艺术审美”,进而不断适应新时代对艺术类综合性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坚定相信艺术审美是艺术学科尤其是戏剧影视类学科专业建设的要害,是交融音乐、舞蹈、美术、设计而形成的舞台和银幕呈现的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我们在新文科之中可供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借鉴的最重要的内容。我们期待教育部艺术大讲堂能给予我们更为宽阔的借鉴参照。

坚守艺术表现的审美方向,坚守培养人格精神和对表现人的审美的创造精神是我们的信念。不以衡量学生只会做多少节目、如何口才出众、视听能力技巧等为主,而是注重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敏感的思维和维护国家意识的道德品质,最终实现透过银幕、屏幕、舞台上感受到中国精神,从艺术技能中透视出向上向善的中国力量与内里散发出的美,这样的艺术教育才能体现审美精神而真正打动人心。

强调创新包括综合性中更吸纳相关学科所长而丰富自己,比如丰厚文学的内涵和剧作的功底等,以其它学科促发自身专业创造能力,促进适应互联网时代需求的艺术表达。因此我们对新文科与科技结合有天然需要和瞩望。我们认真探讨戏剧影视类学科与其他艺术学科、理工科之间良好借鉴、融合、互动。

在新文科建设中,基于图像时代视听成为显学所赋予的担当责任,需要更好提升和赋予新一代人才的媒介素养,前提要遵守艺术审美的规律来对待我们既有的学科。要因时而变而适应时代的要求,特别是适应信息化/互联网时代的要求,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质量。专业要更大程度的服务于社会,作为综合性的戏剧与影视类的学科专业,我们应该朝着不仅培养实用性的互联网时代的融通人才,还要更多培养艺术或者戏剧影视类艺术传播的社会科学家和多样人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