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作家||【父亲的兵谣】◆王成文
作者简介
王成文,山东莱西人,现供职于莱西市文化和旅游局,热爱文学,业余创作。
父亲的兵谣
父亲去逝一晃就过去四十年了 ,当年父亲出殡时分给亲戚们做孝服的白布母亲还得掐着指头算来算去,招待“举重”吃的馒头也是黑面多白面少,因为那年月生产队每人每年才分百来十斤麦子,不是逢年过节、红白喜事谁家能吃上个麦子面馒头,说实话,那时候咬口馒头是那样的香甜可口,不用就菜干啃也是别有滋味。父亲去世的当年十月我就参军来到了南方一座美丽的城市,一日三餐大米白面,尽管当时训练特别苦,但我至今留恋那段“ 天天过年”的日子。
父亲在世的时候原则上不同意我去参军,主要是因为他们老弟兄四个和我们小弟兄四个(当时除我之外)都当过兵,但没有一个在部队有出息的,都是些兵皮,属二哥当得好,虽然没有入党提干 ,但干过几天代理排长,所以在父亲心目中当兵终归是一个非常的行业,况且还伴有一定的危险,怕我吃不了这个苦;现在想来也就理解父亲当时的一片苦心了。
父亲十五岁就当兵了,开始在莱阳万弟赵保元的部队干勤务员。听父亲说,当年曾祖过得日子还比较殷实,吃穿不愁,在我们那一片多少有点名气,但从父亲记事起家里就没落了,他一天书也没捞着念,后几年还跟着祖母四乡要饭,祖父认识一个在国军当营长的同乡,就让父亲跟着他混碗饭吃,父亲就这样为饭而当兵,根本不知道国军还是共军。刚到部队主要给这个同乡营长搞服务,打水扫地、洗衣送饭,也跟着出去打了几回仗,开始都是打日本鬼子。但后来不知怎的又和八路干上了,吃亏得宜都有,就这样有吃有穿的过了三个年头父亲已出落成一个又高又棒的大小伙子,由于不识字他就又到了机枪连当了一名机枪手,也就是在这年的大年三十晚上,八路军解放了万弟。父亲说,当晚正以班为单位到连部领面、领菜包饺子,原则上各人包的各人吃,那时候部队上也只有逢年过节吃饺子,因此,这里面还很有学问。有的为了多吃多占就擀个饺子饼很大,包的饺子就像个包子,但这样的饺子下锅后很难熟,等熟了大部分也都破了,满锅找不到个饺子;有的不会包既放不进馅去,又捏的皮不紧饺子容易破;这会包的必须是大小合适,下锅后既不破又肯熟。一般来说三年以上的老兵或者在当官的家里干过内务的才有这样的经验和“功夫”,因此,达我记事起我就知道父亲会包饺子,而且在会包饺子的人当中也算是高水平的,父亲包的饺子大小合适而且还能放进馅去,特别是父亲包饺子时用那两只手的拇指一箍,箍出来的大肚饺子生看、熟看都让人难忘,后来我才知道父亲这包饺子的手艺还真是当国民党兵时候练出来的。
父亲一辈子共当了九年兵,在国军当了三年多、在解放军当了四年多。据父亲回忆,赵保元的老窝是在大年三十晚上让八路军给端掉的,当时弟兄们都忙着过大年包饺子、吃饺子,一开始虽然有零声的响声,大家都不在意,都认为是过年放的鞭炮,直到八路军杀声连天的冲了上来,弟兄们方才知道大事不好,整个兵营立刻乱七八糟,当时父亲在一个炮楼上,慌乱中正好碰上了那位同乡营长,他急匆匆地对父亲说:小伙计,我正到处找你,我看今天就是咱爷们的寿限,你赶快跑吧。并再三叮嘱父亲说:“跑出去后活着最要紧,千万不要死心眼,若是让八路给逮住了,一定要活分点,那边(指八路)不会难为咱。再说要是你有个三长俩短,我将来那么对你父亲交代”。父亲说他很爱惜那挺机枪,就抱着那挺机枪顺着炮楼二层的一个窗口破窗跳了下去,父亲当时想,跳下去听天由命吧,父亲一着地就让攻上来的八路逮了个正着,从此,父亲弃暗投明掀开了人生光辉的一页。事后的不几天,父亲被编入“南海二团”的一个连队,仍然扛着那挺机枪,先后参加过解放莱阳、水沟头(莱西)、灵山等战斗,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解放青岛的即墨营上战役中腰部光荣负伤,临死腰里还有没有取出的弹片。
由于伤势父亲没有随军南下,五零年就主动要求复员回乡,从互助组组长开始一直到生产大队都是干“党政一把手”临终前还是我们村的党支部书记。当然,文化大革命中父亲因为国民党兵那段经历,差点把命送上,事后多少年父亲从不再提起当兵的事。
父亲没念过书就不识字,但父亲讲起话来口若悬河、妙语连珠,无论是讲党的政策、上级的会议精神,还是说家常索事、人生感悟,都能让你在无止的笑声和前仰后跌中得到启迪。
父亲去世的时候尽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召开了三年了,但农村还没真正意义上的实行“土地革命”。因此,父亲也无缘看到中国农村后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根本变化。如父亲在天有灵的话,那么他也能在九泉之下为我们今天过的幸福生活而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