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文章】魏新河|《论词八要》——八、渺
论词八要
八、渺
空蒙微茫,依稀朦胧
此词中独擅之境也。觉翁“隔江人在雨声中” 之句可以喻之。史梅溪“认隔岸微茫云屋”之句仿佛似之。词之思想感情,是一种“纤美幽微”(叶嘉莹语)的东西,它不追求那种豪迈激烈的高大的情绪,也不以那种清晰真切的浅近的形象为尚。王观堂所谓“隔”者,杳渺依微,迷离缥缈,雾里看花,“美人如花隔云端”,正词之佳处。与这种情绪相表里的景语,也就自然地选择了朦胧隐约为归宿,我们且称之为“烟水式”,就是词家爱选取远山远水的清远空蒙迷离之态,尤其是其在烟岚雨雪中的朦胧景观。这种审美取向正像“清凉”一样,成为了词的重要特点。缪钺《词中的〈哀江南赋〉》论元好问词:“豪健疏快是其所长,而深美蕴藉有所不足,缺乏词中最可贵的'烟水迷离之致’(纳兰性德论词语)。”(纳兰此语予未尝寓目,此文脱稿后年余始见,窃喜自命“烟水式”之不孤也。)又如厉樊榭《湘月》序:“则烟水之趣希矣”,蒋鹿潭《琵琶仙》序:“望见烟水,益念乡土”等甚多。周草窗《乳燕飞》序:“遥望具区,渺如烟云,洞庭缥缈诸峰,矗矗献状,盖王右丞、李将军着色画也。” 此类不胜枚举也。
诗中亦有渔洋诸人深爱并刻意为清远空蒙之境,远继王摩诘诸子,故朱彊村《望江南·杂题我朝诸名家词集后·王贻上》云:“销魂极,绝代阮亭诗。见说绿杨城郭畔,游人齐唱冶春词。把笔尽凄迷。”王渔洋在诗词中正是深爱并刻意选取和制造这种“凄迷”之境的,其《蚕尾集自序》“过东平,会大雪连日,夜遥望湖中,天水相际,有数螺隐现于烟霭灭没之间者,土人指似曰:此蚕尾山也……南行数千里,犹时时梦见之。”并以“蚕尾”名集,由此可见渔阳酷爱“烟水式”情景之一斑。(参看拙文《管窥神韵·三·取径清远》。)
吴锡麒《詹石琴词序》:“幽深窈渺之思,洁静精微之旨,远绪相引,虚籁自生”。
金启华、萧鹏《周密及其词研究·周密雅词的美学艺术·词境的书画意味》:“所谓'蘋洲鱼笛’的典型风范,就是以这类空灵的景境为主体而构成的。……这些水墨图景往往被描写的辽阔空蒙,深远杳渺。透视的空间感体现在'远’字上,杳无尽头、暝蒙不清的远景,比清晰的、一目了然的近景,实在要包含有更为丰富的、更有暗示性的、更能令人想象回味的内容。苏轼《东坡志林》卷二以画评诗云:'孤山思聪闻复师作诗清远如画,工而雅逸可爱。’着眼即在'清远’处。晚唐五代,和北宋初期的词人,倾向于写近景,在居室、楼台、庭院、花下寻找意境,物象密集,构成眩人眼目的实境,而不是空境。南渡词人与姜夔一派词人一变北宋旧习,转写空远。……这个空是空阔的空,做形容词。很少如杜诗'隔叶黄鹂空好音’那样用来做副词虚字。词人借这些近处无物,远处依稀的意境空间,传达某种不言之意,从而收到空中荡漾、绵渺无际的欣赏效果。同时,中国画中的虚实空白的表现手法,书法艺术中的飞白技巧,被融化到词的章法和意境中,出现所谓'意境空白’。……这样虚处传神的空灵景境,最能体现中国画的创作法则。……词意闪烁,而无从达诂,词境朦胧,而难以言传,构成双重含蓄和模糊。”
莫立民《晚清词研究》:“周济在营造柔婉韶秀的词风方面有着自己的不少特色,首先,在词境上,所取之景多为冲淡朦胧、迷离之景。”
缪钺《诗词散论》:“四曰其境隐。周济谓吴文英词如“天光云影,摇荡绿波,抚玩无斁,追寻已远。”言其境界之隐约凄迷也。实则不但吴文英词如是,凡佳词无不如是。若论“寄兴深微”,在中国文学体制中,殆以词为极则。……若夫词人,率皆灵心善感,酒边花下,一往情深,其感触于中者,往往凄迷怅惘,哀乐交融,于是借此要眇宜修之体,发其幽约难言之思。……故词境如雾中之山,月下之花,其妙处正在迷离隐约,必求明显,反伤浅露,非词体之所宜也。”
戊子端午后一日,时寓长安金光门之孤飞云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