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之见——古典诗词创作中意象的运用

隱~喆 发布于2021-05-13 17:21   
本文所称古典诗词,包含古体诗,近体诗,词,曲,楹联,对子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 马致远《秋思》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 王维《使至塞上》
梧桐杨柳拂金井,来醉扶风豪士家。唐 李白《扶风豪士歌》
孤舟巴山雨,万里阳台月。唐 岑参《怀终南旧居》
       古典诗词中,几个景物的堆砌,或悠远孤独,或豪气干云,一种意境就会油然而生。这就是古诗词中的经典意象。意象是诗歌创作的基本元素,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所有诗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人通过意象的选用表达不同的情感,托物言志,是诗词创作中的常用手法。我们学习古诗词中的意象,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诗词意思,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熟悉这些意象,对提高我们自己古典诗歌创作也大有裨益。
      诗歌中的意象,大致分以下几类:
      一类是典。所谓典,就是典故,如黄粱梦,烂柯,秉烛,青鸟,还珠,捉刀,斧正,抱璞,等等,语出都有典故或来源诗经,或先秦诸子经史子集。用之达当,诗词典雅意深。
      一类是自然界存在物或景象。如:风,花,雪,月,日,海,天,流,瀑,杨柳梧桐。
     一类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事物。如:羌笛,蜡烛,油灯,炊烟,小桥,长亭,阳关,关山,城郭,孤蓬,蓑衣,野渡。
       诗人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物像,从中提炼体会到景物所賦于的不同生活状态,生活感受。以冰雪 ,梅花,莲花,喻品行高洁,望云思友,见月怀人,四季风花雪夜不同,表达不同意境。长亭古道阳关三叠诉离情,孤蓬,蓑衣,南山,野鹤闲云发清高。特别如前例马致远《秋思》,通过一系列意象的铺陈叠加,一种油然而生的孤独跃然纸上!历来受人称道。还有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边塞的苍凉雄浑如画在目。
     在此作者也不再一一列举。
     我现在想说的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一样的是情感,不一样的是意象,有的意象,特别是古代人类社会中的意象已经渐渐淡出现代人类社会,甚至消失,大量时代新意象呈现在我们的视野,消失的意象再出现在创作中,不仅不符合逻辑要求,也显得我们视野狭小不开阔。新意象可能称谓上有失古雅,就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提炼,也会逐渐被大家接受。
一窥之见,欢迎大家批评!

(0)

相关推荐

  • 郭婷:不是我,是众生

      随着图像时代的来临,文学的生存语境已处于市场化.狂欢化.边缘化状态,从文学自身内部来看,较之小说和散文,诗歌走向边缘化尤甚.尽管如此,新诗写作却始终没有放弃自我构建,也就是说,诗人们在边缘状态,仍 ...

  • 冯至诗选

    冯至(1905年-1993年),原名冯承植,直隶涿州人,冯家为天津著名盐商,盐引在直隶涿州,八国联军侵华后避难于涿州,故生于涿州.曾就读于北京四中.1923年加入林如稷的文学团体浅草社.1925年和杨 ...

  • 透过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看诗词创作中物象与意象的关系

    冯乔生 "借景生情""情以景合"是写诗填词最基本最普遍方法之一,并为古今诗词理论家所称道.所共识.景,乃物象:情,乃意象.这是无可辩驳事实和真理. 因此,我们结 ...

  • 诗词创作中,景物描写的七种方式

    中国古典诗歌"贵含蓄,忌直露",有情不直言情,有恨不直说恨,而是借助于外界事物来表达,诗人惯用的手法便是借景达情,于是就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写景诗.但写景因抒情的不同而方式各异,常用写 ...

  • 【云帆荐读】刘庆霖:书橱已立万峰青——王海娜诗词创作中的故事

    [云帆荐读] 刘庆霖:书橱已立万峰青 --王海娜诗词创作中的故事 作者简介 刘庆霖,黑龙江省密山市人,1959年出生,曾任某部政委,上校军衔.退役后,历任<长白山诗词>副主编.国务院参事室 ...

  • 诗词创作中的典故运用

    诗词创作中的典故运用 学极盛于两宋,读宋人词当于体格.神致间求之,而体格尤重于神致.神致从哪里来?这个既需要不断的练笔学习,还需要思考和悟性.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q ...

  • 【诗词学堂】诗词创作中的典故运用

    诗词学堂 诗词创作中的典故运用 学极盛于两宋,读宋人词当于体格.神致间求之,而体格尤重于神致.神致从哪里来?这个既需要不断的练笔学习,还需要思考和悟性.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 ...

  • 诗词爱好者请收藏:浅谈诗词创作中的谋篇布局

    学写作文的时候,老师会着重讲写作方法和技巧,首先就是写作结构,什么总分式,什么并列式,什么对照式,如果是叙事类作文,还要讲什么顺序,倒叙,插叙-- 写作文前,我们都是预设好了结构,然后进行写作的.诗词 ...

  • 【诗话文章】残荷|浅谈诗词创作中拟古的现象

    纵有山深吾不卧,云如郊岛太清寒 --浅谈诗词创作中拟古的现象 今天和<重庆诗词>的编辑网聊,她知我素来关注诗词,并好写些评论性的文字,遂问我能否谈谈关于今人拟古的看法.想到这个话题颇有意思 ...

  • 【诗艺花蹊】 古典诗词中风的意象

    古典诗词中风的意象 一.东风 ○常含有生机勃勃之意和喜春之情 朱熹<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这首诗表面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诗人将圣人之 ...

  • 浅说语言文字在诗词创作中的重要性

    我们讲诗词的好坏优劣,从表面看,比较的是作品,骨子里比较的却是作者本人.首先比较的是作者的道德人品,其次是文化底蕴,再次就是语言文字功夫.在这里撇开诗词作者的人格魅力和文化魅力不谈,单就语言文字在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