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从内容走向策略

整本书阅读,从内容走向策略

文 | 青荷

关于整本书阅读和指导,随着思考和实践的增多,在解决一些困惑的同时,又产生了不少新的困惑。比如:
1.课程标准对于小学三个学段阅读字数的规定,关于每分钟理想阅读字数的提议,有学理依据吗?
2.小学高段老师让学生阅读四大名著,并且强调一定读原版,我心里是替学生鸣不平的,但是如何有理有据说服别人呢?
3.有老师认为思维导图就是画大括号,简单易操作,学生花很多时间绘制情节梯,故事地图,韦恩图,鱼骨图,气泡图,除了好看别无它用,如何应对这种主观又片面的认识呢?
4.小学阶段训练了预测、提问、图像化、对比等策略,那么中学阶段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尝试呢?
5.将整本书阅读纳入统编教材体系后,怎么将书本知识与能力的考查有机结合呢?

清明节小长假期间,阅读了由吴欣歆撰写的《培养真正的阅读者》一书,有些困惑找到了合理的解释,有些困惑有了思考的方向,如此,真好!
有一段时间看到年轻妈妈发的朋友圈,一个三岁多的孩子,配合食指在一行行文字上艰难地行进的,是嘴巴里的念念有词。唉,三岁孩子读图画书,不是都从看图开始吗?不是让孩子看书翻看图画,自己编个天马行空的故事吗?再或者,不是让孩子一边翻图,一边听大人讲故事吗?年轻妈妈告诉我,这是老师让交的作业。
借用本书P4的一段话,或者可以说明以上做法为什么欠妥了:
儿童读写能力的发展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萌发意识——幼儿有兴趣读图书并注意环境中的文字;
初期阶段——幼儿开始了解文字是有意义的,能够辨认熟悉的字并尝试写类似文字的符号;
文字阅读——儿童开始真正注意阅读中出现的文字,进而逐渐过渡到独立阅读书中的文字,开始探索文字的构造规律。
上述三个阶段的划分得到了阅读眼动研究成果的支持。
“阅读眼动的原研究发现了汉语儿童从视觉关注图画起始,在增加对于图像关注水平的过程中,逐渐增长对汉语文字的视觉关注水平,并在学前阶段后期逐渐呈现出字和图画之间的联合注视现象;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增加对图画关键信息的视觉注视范围,出现视觉捕获关键信息的'提速’态势,并且在学前阶段后期出现将文字作为关键信息阅读的眼动现象,这些均表现出儿童作为积极的阅读者在图画书阅读中产生的有效阅读行为,同时反映了儿童在阅读图画书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有关汉语的文字意识和初步概念”。
建立起关联之后,儿童进入第一学段的学习,阅读的提速态势继续发展,初步成为具有一定速度的“阅读者”。
这也就是为什么反对儿童过早进行文字阅读,为什么小学低段提倡阅读图画书和桥梁书。
关于如何有协助能力的大人如何带着孩子读图画书,可以参阅松居直的《幸福的种子》。
作者强调,处在第一学段的学生是以字为意义单位的阅读,课程标准提出此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为5万字,如果按每分钟读150字计算,学生每天坚持读10分钟则可以达标。第二学段以词或词组为意义单位的阅读,此时如果每分钟读250字的话,每天可以有15分钟课外阅读时间,可以达到课标要求的40万字的阅读量。第三学段稳定地以词组为意义单位的阅读,进而向以句子为意义单位的阅读发展,如果能达到每分钟能350字,学生每天阅读20分钟,就可以实现100万字的阅读量。
不难看出,每分钟学生能达到的阅读字数是基础和保障,那么作为老师或家长,可以做些什么呢?
第一要确保安静阅读的时间,场所,适合且丰富的书本。
第二要有交流分享展示的时间、地点和途径。
第三要关照学生阅读体验和阅读行为的发展规律。
比如第一学段,学生要能够意识到阅读很重要,自己应该成为持续稳定的阅读者,同时也需要家长老师的陪伴和鼓励,用外部的激励或奖励增加持续阅读的动力。
第二学段初步养成阅读习惯,坚持在固定时间阅读,有一定的意志力维持稳定的阅读状态,在阅读有疑问,有看法时,有困难读不下去时,需要和老师家长交流,得到一些支持和有益的帮助,同时,他们也愿意通过绘制思维导图,设置问题墙,建立阅读圈等有别于书本学习的方式,与更多的同龄人交流讨论,有时产生共鸣,有时修正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有时坚持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第三学段喜欢阅读,在阅读过程中享受到积极的状态带来的心理愉悦,不是靠强大的意志力,而是积极的情感引导主动阅读,甚至借助阅读来重建心理,恢复良好的情绪状态。
此时阅读培养审美能力,洞察世界的能力,还有情感发展的需求,回答诸如“我是谁,要去哪里,做什么事”这样的哲学思考,所以阅读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四大名著上。
成长小说《草房子》《班长下台》《我是白痴》,幻想小说《永远讲不完的故事》《毛毛》《如意潘趣酒》,推理小说《白色房间里的男孩》《作文里的奇案》《苏菲的世界》,冒险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不能没有你,奥多》,战争小说《正阳门下》《战马》,探讨生命的《马克的完美计划》《不老泉》等多种多样的题材,丰富的故事背景,形形色色的人物,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和想象力,还能给学生提供多元的情感体验——或惊险,或搞笑,或深情,或温暖。
作为书本的推荐者,应该有这样一种理念——世界上没有哪本书是必须读的。

书本上的一些论述,结合自己的思考,大致回答了前面三个疑问,下面探讨阅读策略。
阿德丽安·吉尔的《阅读力》,就是一本特别好的关于联结力、提问力、图像化力、推测力、转化力实操策略指南,如果愿意跟着一步步走,这五种策略是不难落地生根的。在本书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另外五种策略。
内容重构策略
经典名著一般篇幅长,信息量大,同一人物和事件常常间隔出现,环境描写通常分散在不同章节,阅读过程中不容易形成完整的印象。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通读全书后回顾梳理,摘取某个人物或者事件的关键信息,将相关信息组织在一起,相对完整地呈现人物形象,勾勒事件发展的脉络,全面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
《哈里·波特》系列的七部书,作者将主人公哈里·波特设定为主线,让其形象在他人的故事里逐渐丰富。女儿曾尝试运用行程图,将七本书中的人物,呈现在主线中。此外《草房子》《城南旧事》中,桑桑和小英子是主角,也是线索人物,在阅读中同样可以重构相关内容,梳理统整人物形象变化与突出特点。
周其星老师带班级孩子阅读了《不能没有你,奥多》后,让学生围绕苏菲和奥多冒险历程,绘制了路线图,郭史光宏和陈峥老师在导读《白色房间里的男孩》时,提出让学生梳理主人公一共经历了多少次测试,每次遇到的挑战是什么,他是怎么通过挑战的,以及五次测试所处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也有对于这一策略运用的实践。
祖庆说

言说抵抗荒诞。这是一个小学语文教师的私人会客厅,和全国各地的老师、学生、家长以及更多朋友聊聊阅读,聊聊写作,当然也偶尔聊聊无聊。——张祖庆
101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捕捉闪回策略
创作长篇作品,作者通常会设置一个重复出现的场景、人物、画面或者动作、语言,甚至“道具”,帮助读者借助重复形成勾连,强化印象,领受作者的思想情感。作为读者,通过捕捉闪回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实现与作品的深度交流,与作者的深度对话。运用捕捉闪回的策略,需要自觉关注重复出现的语言、动作和场景。
比如在《老人与海》中,反复出现的句子有“如果那男孩在这里”,“你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在《追风筝的人》里,反复出现六次的句子是“为你千千万万遍”。《女巫的孩子》《不老泉》《亲爱的汉修先生》《小王子》《疯羊血顶儿》等书,可以作为训练此项策略的典型文本。
对照阅读策略
“对照”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互相对比参照;(人或事物)相比,对比。“对照阅读”需要对比,还需要在对比的基础上深入思考探究,即在阅读中自觉地将具有一定关联的人物、事物对比参照,区分细微差别,探究差别产生的本质原因。
“对照阅读”有助于在阅读过程中前勾后连,在人物和事物的不同侧面、不同发展阶段之间建立起联系,生成更为丰富、完整、深刻的认识。
如重读《草房子》后,和学生进行了这样的交流:
1.出示两个片段,比较异同点
A.秃鹤的秃,是很地道的。他用长长的好看的脖子,支撑起那么一颗光溜溜的脑袋。这颗脑袋绝无一丝瘢痕,光滑得竟然那么均匀。阳光下,这颗脑袋像打了蜡一般地亮,让他的同学们无端地想起,夜里它也会亮的。由于秃成这样,孩子们就会常常出神地去看,并会在心里生出要用手指头醮了一点唾沫去轻轻摩挲它一下的欲望。
B.纸月戴了一顶很好看的凉帽,一路走,一路轻轻地用手抚摸着路边的玉米叶子。那时,玉米正吐着红艳艳的或绿晶晶的穗子。纸月不太像乡下的小女孩,在这样的夏天,她居然还是那么白。她的脸以及被短袖衫和短裤留在外面的胳膊与腿,在玉米丛里一晃一晃地闪着白光。
交流:
(1)这两个片段分别写了秃鹤和纸月的什么特点?
(2)这种写法和我们刚才的一一列举法有什么不一样?(它没有面面俱到,而是抓住一个特点来写的)
2.再读两个片段,了解写法
交流:
(1)关于秃鹤的“秃”
他用长长的好看的脖子,支撑起那么一颗光溜溜的脑袋。
这颗脑袋绝无一丝瘢痕,光滑得竟然那么均匀。(直接描写)
阳光下,这颗脑袋像打了蜡一般地亮,让他的同学们无端地想起,夜里它也会亮的。(比喻)
由于秃成这样,孩子们就会常常出神地去看,并会在心里生出要用手指头醮了一点唾沫去轻轻摩挲它一下的欲望。(衬托)
(2)关于纸月的“白”
纸月不太像乡下的小女孩,在这样的夏天,她居然还是那么白。(描写)
她的脸以及被短袖衫和短裤留在外面的胳膊与腿,在玉米丛里一晃一晃地闪着白光。(夸张)
那时,玉米正吐着红艳艳的或绿晶晶的穗子。纸月不太像乡下的小女孩,在这样的夏天,她居然还是那么白。(对比)
小结:这两段话都抓住了人物的一个特点,用生动的语言去描写、用各种修辞手法去突出他的这一特点,这样的写作方法我们叫它“特点细描法”。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进行不同人物,事物、景物的对照,同一人物,事物发展变化的对照,相同文体不同文本的对照,不同文体不同文本的对照,不同表达方法的对照,不同写作风格的对照,培养求异思维,训练语言敏感力。
跨界阅读策略
经典名著常常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跨界阅读,顾名思义,就是跨越不同艺术门类边界的阅读,是突破学科边界、纸质媒介进行的综合阅读。
有些名著的阅读需要打开学科的界限,综合利用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的知识获得更深刻的理解;有些名著需要打开不同艺术形式的边界,借助戏剧、电影、评书、连环画等表现形式,通过对比细节发现差异。
跨界阅读能够帮助读者体会不同的艺术形式在表现人物、设置情节方面的特点,立体化地品评人物,加深对原著的理解,有助于客观地、多角度地评价分析原著。跨界阅读的“界”有两重含义:学科的边界和艺术形式的边界。
书中以《银汤匙》《红岩》《三国演义》三部书的跨界整合阅读为例,给了我许多的思考,四年级带学生阅读《忠犬八公》时,我们一同探讨了日本的传统文化,比如清酒,和服,寺庙,文字,节日习俗等,在欣赏了日本版和美国版的《忠犬八公》后,通过韦恩图列举出两部的八大异同点。
最让我欣慰的是,一开始学生并不接受日本书本,电影,对讨论日本文化也持不满意见,通过共读与观影,查阅资料与分享交流,学生发现日本人独特的优点,比如特别讲卫生,特别实在,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注重家庭的温情等,同时也了解到日本军人在中国的行径,并不能完全代表所有日本人。
经典重读策略
在百班千人共读活动中,孩子们一般是用一个月共读一本书,当然就有导读,初读,推进,重读,分享等步骤了,利用班级读书会,小组阅读圈,微信小打卡等进行重读,实践还是比较丰富的,不过比起作者在书中举到的关于《论语》的案例,感觉以后重读时话题或者活动设计还需要更有层次性,更聚焦一些才好。
关于整本书阅读的评价工具,也就是我的第五个疑惑——怎么考查,作者主要分享的是中考和高考的例子,对我的启发主要是要厘清哪种题在考查对内容的分析与理解知识点的,哪些是针对阅读策略和方法提出的问题,而哪种问题是在考查对人物、情节、环境、写法的评价与体悟的。不过,要真正迁移到小学的考试中还是很难,需要以后再思考,再阅读相关的书籍。
小学老师不了解中学整本书阅读的具体要求,中学老师大概也少有去真正了解小学阶段老师已经为整本书阅读做了哪些铺垫,因此小学有盲目拔高的现象,比如要求精读四大名著原版的,中学有重头开始教预测的......
正如薛法根老师所主张的那样,学生会的不教,教了学生也不会的也不教。
这本书能帮助小学和中学,包括高中教师正确定位自己所处学段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目标 ,方法和侧重点,还有具体可感的课例参考。
这是一本想要培养真正的阅读者不可错过的参考书。
来源 | 青荷书社QHSS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