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个人都会伤害我 2024-06-22 05:18:03 01他,硕士研究生,升学还是就业问题前来咨询。言谈举止刻板认真,每一句话都要写在本子上,念出来,整个咨询过程只有我夸奖他的时候才抬起头来看我一眼,更多的时候是没有目光对接的。随着咨询的深入,逐渐了解到,来访者在面临就业与升学的问题上,更多的是不敢面对未来工作岗位上的人际关系。可是,读博之后还是要面对就业问题,因此,一想到这些就焦虑、不安,不能安心复习。本科毕业之后有过三段工作经历,每一段都没有超过三个月,有因为同事关系的,有因为领导关系的,总认为每一个人都会伤害自己;自诉,拼命把工作做到自己满意,可是很难融入到同事中。辞职,考研,如愿以偿。硕士马上毕业了,又遇到的就业的问题,开始了极度的焦虑。 02他是怎样的成长经历呢?当我进一步了解了他的成长经历后,就不难发现他的不安全感的来源。他从小一直是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妈妈从外地回来,一起生活,可是表现出了对来访者的极度不认可,非打即骂。来访者期待已久的妈妈,也是自己最亲、最爱、最渴望得到温暖的人却对她拒之千里。他开始了内归因,认为都是自己不好,总是惹妈妈生气,是自己不好妈妈才不喜欢我的,所以他拼命地以好的学习成绩博得妈妈的欢心。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大学,但在他的内心深处是有深深的自卑的,他认为进大学,是应该的;虽然当了学生会委员,认为是别人不愿意干,才轮到自己;虽然当了三年的班长,认为也是在给同学卖苦力;虽然多次获得奖学金,他却认为是因为别的同学都有更好的事情去做,分散了精力,让自己获得奖学金,只是捡漏而已。因此,不论取得什么样成绩,他的一个核心信念就是:这些都不是真实的我,我不行,我不如别人,不论怎样努力也达不到别人的样子因为他总是用自己的弱势去与别人的优势比较,同时又在试图突破自己的弱势上去努力,造成了一次次的不如意,自信心屡受打击。 03造成这些状况的根源,是原生家庭爱的缺失:他把妈妈不喜欢,泛化成所有人会伤害我……。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还有多少这样的情况在发生呢?当孩子需要父母爱的时候妈妈缺席:种种原因不能陪在身边;当妈妈来到身边的时候,想靠近妈妈,被妈妈拒绝:可能妈妈因为少得了100元奖金,或是被领导批评、或是对家人不满,正有气没地方撒,看到孩子就心烦,横看竖看都不顺眼,这时非打即骂;心情好时孩子怎样都无所谓,心情不好时孩子怎样都不对,所以孩子每天和妈妈在一起总是胆战心惊的,即使是妈妈有亲昵的举动,孩子也是小心翼翼的,永远不敢主动靠近。当孩子渴望一个温馨安定的家的时候,父母永远在吵架,孩子会认为都是因为我不好,是我让爸爸妈妈生气了,可是不论孩子怎样努力家还是散了。提醒更多已是孩子原生家庭的父母们,你们的一个愤怒情绪的表达、一声怒吼、一个巴掌,发泄的是你的愤怒,伤到的是孩子一生的自信。原生家庭给人的印象太深刻了。 04类似来访者的情况生活中会有很多,心理学不是挖祖坟,不是在投诉原生家庭,而是让来访者看到原生家庭,看到父母的无知、无能与无力,在那个时代的烙印。唯一的方法就是自救,像来访者一样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或是从其他渠道学习成长,因为成长永远是自己的事情,原生家庭有伤痕,可是带着这个伤痕不肯放下的一定是你自己,当我们从这个角度与来访者探讨的时候,他的眉心开始慢慢舒展,眼睛慢慢出现了光亮…….认知行为疗法,行为试验,角色扮演,九宫格绘画与童年的自己链接与父母链接,从成长中找到力量,看到世界上还有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存在着。他自卑的信念开始松动,逐步的从受害者变成了责任者,从索取爱变成了我要自爱;从问题模式找到了资源优势,人也慢慢地开朗了很多,正逐步走向正常的生活和人际交往。 05切断伤害的代际传承,活在当下。当我们在谈论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时,我们可以试着再讨论地远一点。我们父母的原生家庭是什么样的呢,他们是如何相处的,是不是同样“不考虑子女的感受”呢?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的家庭模式往往是复制了父母儿时的家庭模式,这就是代际传承。我们这一代人是幸运的,我们开始明白原生家庭的局限性,开始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和感受。因此我们能做的,就是从我们这儿开始,切断传承,让伤害停止。如今,各种心理学文章、讲座或是课程都在教我们该探索自我精神世界,如何与原生家庭和解。虽然说愤怒是合理的,但理解万岁是必须的。首先,你要知道,你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那些因指责、嘲讽而产生的愤怒情绪都是正常的。而且,你的愤怒,不仅是情绪,更意味着你自我意识的觉醒。你开始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开始有意识地摆脱父母的干涉,开始试图开启一个属于自己的新世界,这是一件好事。当你接受了这一点,你也许就可以慢慢接纳自己愤怒的情绪了,而不是一味地觉着“愤怒”是对父母的不孝。同时,父母的成长环境决定了他们无法获得很好的精神滋养,共情能力不高。父母们的原生家庭无法给予他们充分的“营养”,所以他们很难体会到“被滋养”的好处。因此,当子女向他们索求这种“爱”时,他们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去满足。当我们能够明白这一点时,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他们“为什么不考虑子女感受”了。 赞 (0) 相关推荐 只有我们不再为了父母而生活着的时侯,人生才开始真正精彩 有一句话,我们都听过: 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在某种程度上,这句话的确能展现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但真的落到生活,也会发现幸与不幸并不是衡量原生家庭的唯一标准,童年对 ...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 看见这个提问,朋友,你会如何作答. 相信每个人的答案如出一辙: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巨大,甚至持续一生.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从父母那里汲取到的 ... 原生家庭对子女的影响 原生家庭属于社会学范畴,是父母和未成婚子女一起组成的家庭. 原生家庭的核心理论是:你生活中遇到的所有事情和问题几乎都逃不脱和父母的关系. 家庭关系,说白了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许成年人婚后普遍对自己 ... 原生家庭,不等于“原罪” 一看就会,一做就废的"鸡肋"概念 如今提起原生家庭这个概念,让很多人一言难尽. 作为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往上看受过原生家庭的"迫害",指望父母改变基本已无可能 ... 和母爱的羁绊和解 发布时间:2020-12-24 01 母爱的毒刺 妈妈是在她的原生家庭中排行老二,上有大姐,下有三个弟弟. 我外公去世后,原来和舅舅们住在一起的外婆,单独搬出来住,和妈妈在一个小区,这样方便妈妈去照顾 ... “命苦之人, 全写脸上”: 苦命人都会犯的“通病”, 现在纠正还不算晚! "命苦之人,全写脸上":苦命人都会犯的"通病",抓紧时间纠正!.潜移默化中自然会給你产生富贵的运气. 1.以自我为中心,损人利己 贫苦的人没什么资源,本来就匮乏 ... 未来我们大部分人都会在加拿大养老,我们能靠政府还是靠孩子? 天气转暖,最近人人忙着打疫苗,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已经把疫苗安排上了?前阵子邻居群聊的最多的就是带父母打疫苗,在加拿大很多的新移民都选择把国内的父母接过来养老,一是方便照顾,另外加拿大的全民医保也无形中 ... 【养生】 难怪很多人都会坚持做背,原来做背好处这么多!| 手把手 背部在人体中的意义 1 背部,都是阳经 中医认为,背为阳,腹为阴. 背部,分布的基本上都是阳经. 2 脊柱,督脉所在:人体第二道生命线 脊柱,是主一身阳气的督脉所在, 督脉,为"阳经之海&q ... 99.9%的人都会读错的中药,你对了吗?(校正完整版) 中药材名称繁多,而且历史悠久,现代人或者不会读,或者经常读错.中药通小编在上次整理的易读错中药名称的基础上,再次校对后发布,以飨读者. 川芎:芎,读xiōng(兄),不读xióng(雄)或qióng( ... 一个被骂了千年的朝代,却是中国最发达的王朝,99%的人都会答错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众多封建王朝中,有一个朝代它的经济空前发达,文化.科技.艺术和百姓生活水平都是居于世界最前列,是当时最先进.最文明的国家,而且人均GDP超越了所有朝代甚至是西方发达国家.但是他给后世留 ... 1992年,山西工人捡到亮晶晶圆柱,结果一月内141人受伤害 1992年11月19日,这个对于许多普通人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含义,但对山西农民工张有昌来说却是终身难忘的一天. 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与哥哥.父亲会因为这个"亮晶晶"的小圆柱体而丧命 ... 成为月入过万的网文作者的6大觉悟,99%的人都会忽视! 文 字 | 暴走的怪蜀黍 图 片 | @来源于网络,如侵删 很多人都说,"起点,乃新人的坟墓!" 但是,据了解,如果今天算是成功,那绝大部分人都是因为各种原因而死在了昨天.这个尖锐 ... 很多人都会选择喝酸奶来补充益生菌。市面上... 很多人都会选择喝酸奶来补充益生菌.市面上常见的酸奶含量在100克左右,含有了三种益生菌,分别为: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 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挑选呢?不要买常温保存的.常温保 ... 遇到涨停该不该卖?基本上每个人都会遇上涨... 遇到涨停该不该卖?基本上每个人都会遇上涨停的个股,那遇到涨停的个股要如何操作? 每只股涨停的原因都不相同,所以其实很难有一个定式,适合所有的涨停.但是可以知道的是,一般情况下,第二天的连板,也就是一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