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元忠上高宗疏(资治通鉴卷二〇二之一)

吐蕃派大臣仲琮入朝进贡。唐高宗向他询问吐蕃国的风俗,仲琮回答道:“吐蕃土地贫瘠,天气寒冷,民风纯朴;然而法令严备,上下一心,讨论政事常常自下而上,会根据人们的期望实施,这是吐蕃能够长期存在的原因。(吐蕃地薄气寒,风俗朴鲁;然法令严整,上下一心,议事常自下而起,因人所利而行之,斯所以能持久也。)”唐高宗又责问他吐蕃为什么要吞灭吐谷浑,攻击薛仁贵,以及侵逼凉州诸事。仲琮回答道:“我受命前来进贡,至于军事方面的事,则不是我所应当知道的。(臣受命贡献而已,军旅之事,非所闻也。)”唐高宗认为他回答得体,赏赐给他很优厚的礼物,打发他返回吐蕃。之后,唐朝派都水使者黄仁素出使吐蕃。

唐高宗一直忧虑吐蕃之事,于是他召集身边的大臣商量对策。有人提议通过和亲来求得和平,以使百姓得到休养生息;有人提议加强战守,待公私富足时再行讨伐;有人提议马上发兵征讨。讨论来讨论去,到最后也没有取得一致意见。高宗只好赏给大家一顿饭吃,然后让他们散去。

太学生、宋城人魏元忠针对吐蕃威胁给高宗皇帝上了奏章,他说:“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文’和‘武’两个方面。现今讲文的人只以言词华丽为要,而不涉及治理国家这样的大事;讲武的人只以骑马射箭为先,而不涉及计谋策略。这对国家的治理有什么益处呢?所以陆机著《辩亡论》,总结了孙吴兴亡的原因,但却挽救不了他自己在河桥的败亡;楚国大夫养由基有射穿七层甲片的勇力,也无法避免楚军在鄢陵之战中的失败,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古语中有这样的说法:‘人无常俗,政有理乱;兵无强弱,将有巧拙。’所以选择将领应当以谋略为首,勇力为次。现今朝廷用人,一般都录用将门子弟和为国事而牺牲的人的家属,他们都是能力平庸之人,怎么能担当军事重任!李左车、陈汤、吕蒙、孟观,这些人出身贫贱而建下特殊功勋,从未听说他们的祖先世代都是武将。(理国之要,在文与武。今言文者则以辞华为首而不及经纶,言武者则以骑射为先而不及方略,是皆何益于理乱哉!故陆机著《辨亡》之论,无救河桥之败,养由基射穿七札,不济鄢陵之师,此已然之明效也。古语有之:‘人无常俗,政有理乱;兵无强弱,将有巧拙。’故选将当以智略为本,勇力为末。今朝廷用人,类取将门子弟及死事之家,彼皆庸人,岂足当阃外之任!李左车、陈汤、吕蒙、孟观,皆出贫贱而立殊功,未闻其家代为将也。

“赏功罚罪是军队和国家最迫切的事务,假如有功不赏,有罪不罚,即便是尧、舜再生也不能使国家得到很好地治理。人们都议论说:‘近日征伐,虚有赏格而无事实。’这大概由于才识短浅的官吏不识大体,只恐授给功勋后仓库空虚。而不知道将士如果不舍命效力的损失有多大?百姓地位虽卑微,但也是欺骗不了的。怎么能靠发布没有信用的法令,规定不能兑现的颁赏条例,就指望他们奋勇立功呢!自从苏定方征伐辽东,李世勣攻破平壤后,赏赐就没有有效地实行,有功劳的人得不到提拔,也没有听说朝廷斩了哪怕一名负责记功颁赏的台郎和令史以向有功未赏之人表示歉意。大非川的失败,薛仁贵和郭待封等没有处以重刑,假使早早处死薛仁贵等人,则其余诸将后来怎么还敢失利呢!现状如此,我恐怕平定吐蕃并非是短期内能指望实现的。(夫赏罚者,军国之切务,苟有功不赏,有罪不诛,虽尧、舜不能以致理。议者皆云:‘近日征伐,虚有赏格而无事实。’盖由小才之吏,不知大体,徒惜勋庸,恐虚仓库。不知士不用命,所损几何!黔首虽微,不可欺罔。岂得悬不信之令,设虚赏之科,而望其立功乎!自苏定方征辽东,李破平壤,赏绝不行,勋仍淹滞,不闻斩一台郎,戮一令史,以谢勋人。大非川之败,薛仁贵、郭待封等不即重诛,使早诛仁贵等,则自余诸将岂敢失利于后哉!臣恐吐蕃之平,非旦夕可冀也。

“还有,出兵时重要的一条,全仰仗马力。我建议废除养马的禁令,使百姓家家都能养马;若官军大规模行动,即委托州县长官用官钱加价购买,那么这些马就全都成为国家所有了。胡人本来依赖马力逞强,如果允许民间买马饲养,便是减弱他们的有利条件,进而变为咱们的有利条件了。(又,出师之要,全资马力。臣请开畜马之禁,使百姓皆得畜马;若官军大举,委州县长吏以官钱增价市之,则皆为官有。彼胡虏恃马力以为强,若听人间市而畜之,乃是损彼之强为中国之利也。)”原来唐朝禁止百姓养马,所以魏元忠上奏时提到它。唐高宗认为他的意见很好,召见了他,并命令他在中书省任事,朝会时得随百官朝见皇帝。

唐军先前的成功,其关键在于赏罚严明,其后的失利,其根本在于军法的松弛。

(0)

相关推荐

  • 《隋唐系列》高宗为政十九:裴行俭完善官员铨注制度与吐蕃击溃薛仁贵

    总章二年即公元669年十二月初四(戊申),一代名将英国公李世勣病逝. 当时天下升平已经很久,参加官吏选拔的人也日益增多.这年,司列少常伯裴行俭开始和员外郎张仁禕一道,设立候选官员姓名和资历的长榜,规定 ...

  • 唐初战神薛仁贵为何能得善终?

    作者:许云辉 公元682年,突厥起兵反唐,大举进犯,兵至云州(今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突遭唐军强势反击.突厥数次冲击失利,心有不甘,便在两军阵前问道:"唐将为谁?" 唐军扬声答:& ...

  • 《隋唐系列》高宗为政十四:刘仁轨征服百济与留镇海东

    龙朔三年即公元663年春正月,左武卫大将军郑仁泰再次出讨铁勒反叛的残余,把他们全平定了. 正月十一(乙丑,通鉴作乙酉为误),朝廷任命司列太常伯李义府为右相,仍负责选拔官员事务. 二月,朝廷将燕然都护府 ...

  • 《隋唐系列》高宗为政二十四:裴行俭智擒西突厥十姓可汗与生擒突厥酋

    仪凤四年(也是调露元年)即公元679年春正月(<旧唐书>作辛未为误,因为正月没辛未),户部尚书平恩县公许圉师去世.许圉师是初唐名将许绍的小儿子,很有器干,博涉经文,进士出身.唐高宗显庆二年 ...

  • 《隋唐系列》高宗为政二十七:薛仁贵云州大捷与一代名将病逝

    永淳元年即公元682年四月初八(辛未),唐高宗李治任命闻喜公裴行俭为金牙道行军大总管,率军讨伐西突厥.可惜大军尚未出发,裴行俭就病逝了. 唐高宗到泰山封禅之后,打算遍封五岳.秋七月初八(己亥),朝廷在 ...

  • 《隋唐系列》高宗为政二十五:唐高宗废黜太子李贤与裴行俭再次平定突

    调露二年(也是永隆元年)即公元680年三月,裴行俭在黑山打败突厥,生擒了他们的酋长奉职.八月十五(丁巳)唐高宗李治将中书令兼检校鄯州都督李敬玄贬为衡州刺史. 太子李贤听到宫中有人私下议论,说自己是天后 ...

  • 10万将士全军覆没,唐军无敌神话在此战中被打破

    唐朝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世界上的头号强国,而维持唐朝强盛的根本就是拥有一支攻无不克的强大军队.在唐朝前期,唐军几乎是无敌般的存在,任何企图与之对抗的势力都免不了被攻灭的结局.不过凡事总是盛极而衰,大唐 ...

  • 《隋唐系列》高宗为政二十三:张文瓘病逝与吐蕃青海湖大败李敬玄

    仪凤二年即公元677年春正月十二(乙亥),唐高宗李治到东郊的皇家藉田耕作. 正月十八(庚辰),京师地震.正月二十(壬辰),唐高宗临幸司竹园,当天回宫. 当初,刘仁轨带兵从熊津回朝后,留在那里的扶余隆害 ...

  • 高宗废太子(资治通鉴卷二〇二之十二)

    太子李贤听到宫中私下议论,说他是武则天的姐姐韩国夫人所生.听得多了,李贤自己也暗自疑惑.这时有个叫明崇俨的术士因善于用诅咒之术而获得武则天的信任,他常私下说"太子不胜任帝位,英王李哲的相貌更 ...

  • 魏元忠之案(资治通鉴卷二〇七之五)

    起初,左台大夫.同凤阁鸾台三品魏元忠曾担任洛州长史职务.在魏元忠到任以前,洛阳令张昌仪倚仗自己几个兄长的权势,每次到洛州长史衙门参拜都不按规定在庭下站立,而径直走上长史办公的大厅.魏元忠到任后,张昌仪 ...

  • 魏元忠之贬(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十五)

    起初,由于武三思专擅朝廷大权,右仆射.中书令魏元忠心中常常愤懑忧郁.太子李重俊兴兵诛杀武三思的时候,正好在永安门与魏元忠的儿子太仆少卿魏升相遇,便顺便裹胁他一起入宫.太子一死,魏升也被乱兵所杀.事后魏 ...

  • 苏良嗣谏高宗(资治通鉴卷二〇三之三)

    高宗派宦官从江南挖竹,并沿长江水道运送到京都,准备将这些竹子栽种在宫苑之中以备赏玩.宦官们奉旨办差,于是四处征用民船民夫装运竹子,同时狐假虎威,沿途也不忘恣行暴虐,以逞私欲. 一路无事,然而当运竹的船 ...

  • 蒋俨谏田游岩书(资治通鉴卷二〇二之十六)

    唐高宗征召隐士田游岩担任太子洗马,在东宫负责对太子规劝教诲.然而,田游岩却并没有发挥出该有的任用.右卫副率蒋俨为此写信责备田游岩道:"您凭借隐士巢父.许由那样高的节操,傲视唐尧.虞舜那样的圣 ...

  • 娶妇得公主,无事取官府(资治通鉴卷二〇二之十五)

    当初,太原王王妃病逝,武则天提出让自己的女儿太平公主作为女道士,为死者乞求冥福.后来吐蕃向唐廷提出和亲,希望娶太平公主为妻,唐高宗不愿,便为她建立太平观,由她为观主,以此回绝吐蕃.这时,朝廷为太平公主 ...

  • 刘仁轨轶事(资治通鉴卷二〇二之十四)

    少府监裴匪舒是个天生善于做生意的人.有一次,裴匪舒向朝廷上奏,说如果把皇家马厩中的马粪向社会出售,每年可以增加收入约二十万缗.唐高宗听后有些心动,他为此问刘仁轨的意见,刘仁轨回答道:"利是很 ...

  • 裴行俭再平突厥(资治通鉴卷二〇二之十三)

    唐将裴行俭率军得胜回朝后,突厥阿史那伏念又自立为可汗,再次和阿史德温傅联合出兵侵扰唐朝边境.唐廷再次任命裴行俭为定襄道大总管,右武卫将军曹怀舜.幽州都督李文为副,领兵讨伐突厥. 曹怀舜和偏将窦义昭率领 ...

  • 裴行俭轶事(资治通鉴卷二〇二之十一)

    永隆元年三月,裴行俭于黑山大败突厥兵,并擒获他们的酋长奉职:可汗泥熟匐也被部下杀死后,割下脑袋向唐军投降. 当初,裴行俭进军到朔州时曾对他的下属说:"用兵之道,安抚士卒要出于诚心诚意,对付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