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战国时期的错金银工艺的简述

战国错金银器物一直在收藏圈属于比较高档的收藏品,虽然圈子不大,但喜欢的人确实不少,关于战国时期的错金银工艺,传统的理论已经阐述的很清晰,主要是镶嵌法、包贴法和泥金法。

镶嵌法具体分四个步骤,

第一步是在范铸阶段预留凹纹;

第二步是对凹纹再进行精细的剔刻修正;

第三步是将金银丝镶嵌到凹槽;

第四步是打磨。

包贴法顾名思义就是在钩身将金银箔粘贴上去;泥金法是以金银汞的“混合剂”为原料进行表面处理,然后烘烤蒸发后得到去汞存金的效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鎏金”,是一种更兴盛于汉代的工艺。

虽然,最近也看到了一些关于错金银工艺的最新探讨,主要是对镶嵌法中金银丝镶嵌到凹槽的可行性提出质疑,认为应该是液态金银液浇铸填充的结果,结合到一些要将细如发丝的金银丝严丝合缝地镶嵌到凹槽里,确实有些不可思议,而液态浇铸填充似乎也确实更有可操作性。可事实上,经过大量仔细的观察,古人确实是采用的镶嵌工艺,无论怎么不可思议,但2000多年前的能工巧匠们确实是做到了这一点——————把细如发丝的金银丝严丝合缝地镶嵌到凹槽里。

在这里,本人想要探讨的错金银工艺中一些有趣的细节现象.传统的理论对这一工艺阐述的太笼统,而有时候,鲜活细节往往更有引人入胜的精彩。本着好奇的心态,本人先后对大约近70个战国错金银带钩进行了微观观察,发现了一些很有趣的现象。汇总一下发上来,大家探讨。 感谢大家关注古藏社,收藏的道路上,古藏社与你同行。

一.镂金工艺的新认识

归纳传统的理论,对错金银工艺的阐述有三种技法,一是镶嵌法,如上第一图的这个案例:

再有一种是包贴金(银),如上第二图所示:

另一种是鎏金法(金黄涂),如上第三图这个案例:那么下面这个带钩又属于什么工艺呢??

首先,这个肯定不是镶嵌法的产物,因为没有任何凹槽,钩体是光滑平整的;其次,这更不属于鎏金工艺.仔细观察金箔与钩体的结合状态,应该是贴金的.但随即一个新的问题就提了出来,这样繁缛复杂的图案该怎么贴??手工该怎么样来完成这样的操作??带着这样的好奇和疑问,答案最终在一个80倍的放大镜下变的清晰了起来,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在金箔的边缘,有明显裁切的痕迹,除了四边有失规整外,更有局部横截面残留有未刮干净的金屑连接在主纹饰的边缘,甚至有收刀不及时导致的“笔误”现象。所有这些痕迹,只能有一个解释:就是最初这个带钩的贴金面积要比现有的大(或许为便于操作会将纹饰面全部贴金),然后还会有一个在金箔上起稿画线的过程,最后再用刻刀之类的工具剔除掉不需要的部分,保留下来的就是现有的装饰效果。这很像现代的木刻版画原理,也类似于剔刻花瓷器在釉面上的操作。有意思的是,这个时候突然记起有一个成语就叫做“镂金错彩”,事实上,这四个最早见著于南北朝的词汇,其实就是对这类工艺最形象的描述。因此,个人认为,在传统的有关错金银工艺的基础上,应该再加上镂金工艺一项。

二.镶嵌工艺的几个现象

1,确实存在范铸阶段预留凹纹的情况,但只起到“起稿线”的作用。

这是一对同坑出土的战国带钩,无论是从整体感受还是细节观察上来看,都表明他们是同模铸造的。再观察纹饰特点,不仅图案完全相同,且图案的布局细节和比例变化也完全一致。稍有绘画常识的人都知道,要想手工描绘出这样两个完全一样的图案是不可能的,除非运用各类拷贝手段。很显然,金属的带钩上做不到这点。那么就这对带钩的图案来讲,只能有一个解释——————他们出自于同一个范腔,而这个范腔里,预留了基本纹饰。

2,凹槽内手工凿刻的痕迹非常明显,边缘不规则,底面不平整

观察大量错金银脱落后的凹槽,发现手工剃刻修整的痕迹非常明显,尤其是面状区域的底面,完全可以用凹凸不平来形容。但反过来观察一些同时期的印章,发现并没有类似“粗糙”的现象。认真推论,一个生活常识或许能解释这一现象——————越是粗糙的接触面,附着力更强更牢固!很显然,古人很好的利用了这个常识。

3,面状区域存在叠层锻打情况,转折处有拼接的现象。

再好的工匠也有失手的时候。观察错金银带钩的表面,确实也能够发现失误之处的蛛丝马迹,失误了就得想办法弥补,只是这样的情况很少。在本人观察的样品中,最常见的补缺现象一是银丝本应该是一根到底的情况下,有局部出现两根合股锻打的情况;另一种是金片在拐角处(或拐弯处)有拼接的现象,甚至有个别双层叠落的现象。毫无疑问,这些情况肯定不是刻意为之的,应该是金银箔或丝在锻打过程中不小心出现断裂而采取的补救措施。

4,面状区域存在先将金银丝盘绕,再经过锻打形成面的情况。

这一点最让人费解。某些面状区域,比如圆片和方块处,本应直接裁切下相应的“面料”进行镶嵌锻打既可完成,但观察却发现,绝大多数的情况是采取了这样简单易行的方法。但也有为数不少的例外情况,具体的讲,就是先将金银丝盘绕在工作面,再经过锻打形成很薄的面。这样做的理由不得而知,是否是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剩余的边角料呢??起码,对生产材料的有效利用,不仅是古代,即使是在现代的工厂,也是一个现实的话题。

上述观点为长期观察所得,旨在抛砖引玉,触发讨论。起码可以肯定的是,了解和掌握了这些错金银的细节特征,对于辨别“原错”或“后错”,肯定是大有益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