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中国佛教雕塑之美?
从雕塑的视角欣赏一尊佛像
雕塑是一种以立体的形式在空间表现人类思想和生活的艺术,它具有视觉感知性和触觉感知性。
中国古代雕塑始终没有发明西方雕塑的造型术(modelling)来精确地塑造物象,而多从感觉和理解出发,象中国画一般运用经济的语言,简练、明快,以少胜多而又耐人寻味,常常给人运行成风、一气呵成、痛快爽利的艺术享受。
中国古代雕塑是意象性的,注重“以形写神”,也象中国绘画一样,注重头部的刻划。中国古人认为“头者精明之主也”。(《黄帝素问》)“头者,神所居,上圆象天。”(《春秋元命苞》)从原始时代起,人面或人头,在工艺装饰中就受到特别重视,这应是中国古代造型艺术发展为特别重视传神的原因之一。这种重视贯穿了几千年,直到今天,在民间雕塑和农民画中,头部仍是艺术家首要表现的部分。头部以外的人体部分,便被看作是从属的,较为次要的。这样,在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中,头大身小逐渐变成一种习惯造型(这一点在明代中原地区的佛造像表现得最为明显,俗称“大头佛”),一旦头身关系处理不好,在视觉上便难免造成不舒服的特点,这是不必为古人护短的。然而优秀的作品常常把人们的注意力,从缺点中吸引转移集中到刻划精彩的头部来。这些头部看似没有西方雕塑深入,可是结构十分严谨。搞过雕塑的人都有体会,临摹西方雕塑易,临摹中国古代雕塑的头部却相当困难。它们不如西方雕塑结构准确分明,却另有一种完美性,神完气足,很不易临摹到那种境界。在头部以外,又用充满韵律的身体衣纹线条来发挥美感,使人受感染的不是比例结构的准确本事,而是传神美化的功夫。表现在造型艺术上便是含蓄美、内在美。中国古代雕塑给人的感觉不象西方古典雕塑那样一览之下、历历在目,而是神龙露首不露尾、含不尽之意于象外。没有剑拔弩张,向外张扬的火气,而是象中国书画用笔藏锋那样将力量包裹在内部,给人更多品尝的余味。
传神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审美要求。面部表情是最能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的,佛的庄严、观音的慈祥、愤怒的天王、彪悍的力士都要通过眼神、嘴唇的微妙变化传达出来,当然,眼睛离不开五官的谐和,神态也离不开身姿手势的表征。欣赏中国雕塑时也许会觉得不如西方雕塑痛快顺溜,这就象喝酽茶和喝咖啡不同一样,不能相题并论。喝茶需要品味,如若不谙茶道,便永远进不了茶的境界。
中国佛教雕塑艺术在世界雕塑艺术宝库中,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深厚的中国文化的气质,是古典艺术中典雅和谐美的理想典范。一尊尊精美绝伦、思想内涵丰富深邃、令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佛教雕塑,千百年来,引发着人们崇敬信仰的热情,对佛教的广泛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那些庄重典雅、神圣清净、慈祥亲切的佛教雕塑,体现着佛教慈悲度化一切众生、福佑生灵的智慧与方便,寄托着信众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对幸福人生的愿望,净化润泽着人们的心灵,消除着信众们对痛苦和死亡的恐惧与不安,具有深入人心的无比魅力。
佛教因强调“为形象以教人”,故又有“象教”之称,其佛教造像的主旨本是通过借助直观的视觉形象,宣扬人与人性世界的假与短暂,神与神性世界的真与永恒,以达到它教化民众抛弃世俗凡尘,往生极乐“净土”的目的。诚如东晋王谧所言:“夫神道设教,实难以言辨,意以为大设灵奇,示以报应,此最影响之实理,佛教之根源。”
佛教的雕塑作品,展现诸佛菩萨的庄严圣洁,留下当代佛教信仰的虔诚恭敬,加上具有宗教淑世教化的功能,因此保留了人类智慧、文化及艺术上的成就,尤其是佛教雕塑家的艺术创作,涵盖对佛法的体证与宗教情操的投入。于外,表达生活中的真、善、美;于内,是人格的超越与庄严,使雕塑艺术成为弘传佛法的另一种方便法门。佛教扩大了雕塑的领域,而雕塑也展现佛教的内涵,两者相得益彰,为人类宗教、历史、文化、教育等等,留下灿烂的一页。由雕塑作品中,人们欣赏艺术之美,进而激发内心宗教情操,长养善根,佛教由此也继续绵延弘传。
造像不仅是铸造一尊偶像的过程,而是通过不同的材料来传达表现佛陀的伟大思想,是心灵走向慈与悲、喜与乐、法与修的过程,在这里一切艺术行为都是虔诚的。就佛像的庄严,不仅是相的美好,更重要的是佛伟大思想的美妙体现。每一个作品的完成,无不投注巨大的时间、心血,超越人力与物力的极限。唯有崇高的宗教情操才能激发生命的内在力量。从前的佛教雕塑家在创作时,有所谓的“一刀三拜”,在艺术创作的同时,更可说是对心灵的雕塑。
佛教是很重视美学的宗教,以建筑之美、经文之美、音乐之美和佛像之美,来映照人格之美、佛法之美。而创作佛像本身是一种修行弘法的志业,也是积功德、结善缘的布施。其造像不仅具有典雅的艺术美感,更重视内心宗教精神的升华。由于佛像的制作目的,在于帮助信众思慕佛陀,忆念修学佛法。所以历代从事佛教的艺术家们,都以虔诚的宗教信念,思惟佛教中的法义,以卓越的艺术才华来创作庄严的法相,使信众在观赏礼拜佛像时,为其崇高优美的法相所摄心,进而感悟佛陀那份永恒慈祥、智慧、喜悦的光明。
观赏佛像艺术是件赏心悦目之雅事,能在信仰中增进美学,在美学中增进信仰,只要我们有真诚、喜悦的心,能正确的了解观赏佛像,不仅是对美学的欣赏及历史文化的肯定,也必能被其高雅、安祥、慈悲之美所熏陶净化,体会生命更深一层的感动与法喜自在。佛像的美,不仅在于惊叹它的鬼斧神工或是艺术价值而已,千余年来,在滚滚流转的世事中,以无声说法;作品透出的沉定庄严,蕴含无限诸佛菩萨的悲心愿力,无形中让每个瞻仰、欣赏的人升华人格,净化心灵。
从历代存留的佛教雕塑可以看出,在严格遵循佛教经典所规定的造像规则、尺度的基础上,不同时代的艺术表现风格有一定的差别。因为佛教雕塑所要追求的,决不仅仅是一般形式上的富丽华美,而是如信仰佛教的人们所希望的那样,是具有圆满的智慧和慈悲,最高尚伟大的人格、无边的法力的佛菩萨圣众的体现,是能引起人们的信仰热情,让人们崇敬、信任、寄托和祈愿各种美好希望的最慈悲完美的形象。信众们在塑造佛菩萨圣像时,倾注了自己深厚的信仰热情,以对佛法的一片虔诚,力图创造出让广大群众与信众都能接受、并能生起恭敬心和欢喜心的外部形貌和内心世界都是最美好、最崇高、最圣洁的理想典型。而不同时代、地域,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审美情趣和标准,因此,佛教雕塑也各有其不同的艺术风格。
有宋一代,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它的后期,在社会上,中上层任务广泛追求豪华、欢乐、奢侈和享受,对世俗生活的兴趣日益浓厚。受宗教艺术日益世俗化的影响,以致最后完全被世俗艺术所取代。这时的佛像,已经完全人间化和世俗化了。它比唐代具有实数化倾向的佛像更写实,更逼真,更具有人情味。宋代造像创造了迥然有异于魏、唐的另一种雕塑美的典范。在题材上进一步向现实靠拢,比唐代更为写实,更为逼真,更为具体,更为可亲。如果说唐代是官僚贵族的文化,展现的是富丽堂皇的气势,宋代则是士大夫平民的文化,抒发的是优雅、清淡、细腻的情怀。这时,那种唐代的圆的脸型以不为人们所爱好,长圆的脸型已成为这是的典型。塑像作了摆脱图案性的大胆的尝试,完完全全的表现出人性的生活韵律,像我们在生活中时曾相识的人,许多优美俊俏的菩萨形象都取材于真实的人间妇女,许多的观音像都面容柔嫩、眼角微斜、秀丽妩媚、文弱动人。这个时期,神的形象已完全人间化了,更重要的是,许多民间的神亦加入了众佛的行列,佛教逐渐本土化、世俗化。由于文化的普及和整个社会民众素质的提高,北宋的雕塑艺术走出了宗教迷雾与贵族殿堂,向着平民化和普及化发展。
宋代汉白玉佛坐像
宋代的雕塑成就主要反映在佛教雕塑上。随着禅宗在宋代的勃兴与发展,佛学界出现了一种由博而约,由繁而简的世俗化发展趋势。禅宗倡导的“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担水砍柴,无非妙道”“自性平等,众生是佛”的明心见性、即心即佛的佛性说,直接打击了佛教的神圣思想,打破了在家与出家,世间与出世,生死与涅槃之间的界限,成为中国世俗化宗教的标志。由于禅宗的盛行,作为礼拜偶像的那种神圣性和理想性明显减弱,而世俗性和现实性却明显增强。其中佛像雕塑既超绝世俗又和蔼亲切,是时代和社会的美的理想的集中表现,也是中国美学精神的直接体现。
总之,宋代造像面貌各殊,有的简练素朴,有的精工华丽,不过它们却拥有一个共通的特色,那就是以现实界对人入微的观察为基础,去捕捉每一位佛教人物的神韵,再用极写实的手法表现出来,使佛教艺术生活化。在宋代的佛雕中,也许我们不易找到像唐朝造像的典雅庄严,神圣超然,但是,从它们身上所看到的喜怒变化,使人倍感亲切,这种平易近人的风范,正是宋代造像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