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读这篇 | 圭襄:我俩,一个圈子

我俩,一个圈子

作者:圭襄

天气不差的时候,我们每到晚上九点半之后才下楼散步。楼下就是一个小花园,一圈走下来大概四百米。我们就走两圈,八百米。然后在十点左右上楼。

两个人,八百米。这个圈子小得可以。

我们边走边聊。有时说事,单位里的,社会上的,家庭里的,都是琐碎之事,可说可不说。有时论书,在读的或读过的,书里的人物、故事、性格、命运,作者的思考、情感、布局、手法。

有时候,正走着,突然一个人抬起头来,仰望星空,发现月亮又圆了,或发现一架飞机正从南往北飞过,就喊另一个人看。看着飞机渐远,总会一起感慨那是儿子出国飞行的路径。那时,儿子也沿着这条航路飞越万水千山抵达万里之外。有时候,一个人会突然停下来,吓得另一个人也赶紧停下来——原来,是为了避开一条大狗。长期的散步中,我们已经养成了让狗先走的好习惯。

两个人的“圈子”,被各种花树草木围绕。在一圈一圈的漫步中,她教我认识了杏、李、桃、樱、桂、海棠、月季、香樟。她从外面认识了这些植物,然后在散步的时候教我辨认。两个人的圈子,互相学习讨教着。

我们的徐州

圭襄 周淑娟 著

凤凰出版社,2016年9月

我们在夜色中欣赏各色各样的花,在春天里次第开放。夜色,赋予花更多的神秘,也可能让花香更加浓郁。她低下头去,使劲地闻那花香。我就开玩笑地劝她:“别太贪婪。”劝一次,抬次头,如此反复。

我们也在夜色中,送别那些凋敝的花朵,凋敝的树叶。看它们从繁盛到枯萎,从枯萎到零落。刚开始,我们还慨叹,还惋惜,还心疼。后来,慢慢地习惯了。花木枯荣,天经地义。这世间万物怎能没有时间的洗刷,怎能逃过时间的淘汰?我们看藤蔓在围墙上枯成画,看树木在空旷中瘦成画,竟也觉得很美。

有一次,我走在野地里,发现了一朵小花。我将它拍下来,配了一首小诗,发到朋友圈里:

你如此洁净的白

透出不屈服的寂

就让我凝视你

把一切背景虚化

你就成为惟一

代言这春天

我把这首诗献给她。她很喜欢,我开心极了。

她在文章里记入我的“语录”,我把她写进随心而至的诗行里。

今年春天,我们一起去了杭州。在最美的时节,去拜访一座人间的天堂,本身就足够美好。我们去了灵隐,去了梅家坞,去了西溪,去了富阳,还去了中国美院,行程紧凑而有趣,都是我们心中向往已久的好去处,都怀着一种久违了的轻松和悠闲。

我们,面对着飞来峰壁上的佛和菩萨石雕造像,也面对梅家坞的万顷茶园;面对着西溪的千树万花,也曾面对中国美院的九樟双桥;面对着钱塘江的滚滚东水,也曾面对黄子久的富山春居。我们走近当地的茶农,喝一杯新鲜的龙井;我们也拜访在杭州的老乡,喝一杯淡淡的啤酒。

天然的东西,我们喜欢;艺术的氛围,我们也喜欢。

从徐州到杭州,从杭州到徐州。三天两夜的圈子,我们或许都没有来得及想起来他——苏东坡。他是徐州和杭州之间的一条线,充满着韧劲和张力,吸引我们在两座城市之间神游。

所以说,在徐州和杭州之间,有我,有她,还有他。

那一次,我们共同出现在别人面前,以夫妻的身份,也以作家的身份——在一个名叫“原乡书院”的微信公众号里。

“原乡书院”的主人写道:

写作是一种生活,爱可以在字里行间涌动。生活中有了文学,诗意自然会如春风般生长。

他、她是两位作家,又是两口子。

文学,成了他们爱情生活中的灯泡,照亮自己,又在对方的目光中心灵里闪烁。

这样的文坛伉俪,总是令人羡慕的。

人生有爱相伴,有文学同行,灵魂必将如清清的河水湛蓝的天空,那日复一日的生活总会有字里行间的那般曼妙。

那一次,她写:“我不温柔”;我写的是“沈园”。我们用文字表达对个性、对历史、对爱情的看法,和而不同。

现在,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在一起,就像年轻的时候曾经期盼过的。

我们一起上下班,共同经历漫长的堵车。我们一起去湖边、草地,坐在长椅上看夕阳西下。我们也一起去拜访书画家朋友,喝茶,聊天。更多的时候,我们在家,她看书写作,我看书写字。

我们的家,不像家,更像是两个人合用的一个工作室。没有客厅,只有沙发,人陷在里面,书也陷在里面。没有餐桌,只有一个大案子,笔墨坐在上面,瓶装野花也坐在上面。

她读小说。经常地,书里的一个细节触动了她,她身边的人,事,情,思。以小说的虚构细节引发现实的温暖或残酷,这是她刀子一样锋利的文风。

我读字帖。不时地,帖子上的一个字启发了我,我手中的点,横,撇,捺。以法帖的精妙狂狷激发书写的细致或奔放,这是我寂寞一样无边的书写。

张爱玲曾说过一句话,沾着人就沾着了脏。她有同感。我有同感。孤标傲世之人,都有同感。所以,她选择隐遁,隐到小说中,遁到书写里,隔着距离,审视那些被人虚构出来的人,管他是美好还是丑恶,管她是正直还是奸佞,反正与他们隔着一张张纸呢。

隔着,渐渐地,就隔出了自己的圈子。文字是一张吊桥,可以进入她的心的城堡。

每一次,只要我愿意,她都愿意放下吊桥,让我走过去。

我俩,一个圈子,可以无限小,直到成为一个点。可以无限大,成为一个天地。

(本文为圭襄、周淑娟新作《我俩的徐州》一书的序言)

作者简介

圭襄,江苏南通人。1992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9年获南京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物、江苏省第十届戈公振奖获得者、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得者。

原鄉書院回顾,点击可直接阅读


2016年原乡书院月度优秀作品

原创优秀作品(2015年度)

原鄉書院总目录

本月《就读这篇》《品读》回顾

闫玉莲:后院儿大妈

李新枝:女人,先爱自己,再爱别人

杨建平:老井

钱绪彬:捡板栗

杨建英:“周”起一座房要花多大力气

海凌:抚琴的大姨

穆建国:锅灶深爱

周淑娟:打开爱的一种方式

张叁玖:碎文字

忽文静:想念侃儿

赵晋峰:我的九分子中学

乐凯云:青春里那些看山的日子

天峰:明月千里锁清秋

名家专辑快捷阅读,回复作家名字即可


毕飞宇|陈忠实|池莉|曹文轩|迟子建|格非|韩少功|贾平凹|老舍|李佩甫|刘庆邦|沈从文|苏童|三毛|铁凝|莫言

汪曾祺|王朔|王小波|王安忆|余华|严歌苓|阎连科|史铁生|张爱玲|张承志|


博尔赫斯|村上春树|川端康成|马尔克斯|卡佛|福克纳|卡夫卡︱卡尔维诺


国外名家作品合集,回复“合集”,便可快捷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