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华专栏】中国画画什么

笔者在《中国画如何画?——评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二)》一文中提出“以史为鉴”的原则。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现代意义的山水画和花鸟画,其造型法则是对物之“理(纹理)”的把握和记录,其表现形式是皴法(山水画)或线描(花鸟画),因为传统中国画只有与书法的结合才有可能传达道德价值,所谓“人品不高,落墨无法”(姜夔)、“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而这种道德价值也可在宋明理学“格物穷理”的推理模式中得到证明。程朱理学认为,通过“格物”可以获得“理”,即关于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我们从“朱子格竹”、“阳明格竹”可以推断,宋人格物的具体方式是从“物”表面呈现的“纹理”入手,通过冥想、类推而得。画家正是通过对物之理(纹理)——线条的描绘来揭示物之理。我们也通过对宋徽宗赵佶画中题画诗和南宋宋伯仁《梅花喜神谱》的解读来得到证明,这是在五代、两宋时期发展起来的传统中国画的思维模式。

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现代意义的绘画观念始于魏晋时期。唐代是人物画繁荣时期,五代出现山水画的兴盛,北宋时期走向花鸟画的繁荣,到了明代,又出现了泼墨大写意。虽然在功能、内容、图式等方面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还是能找到相应的规律。

从所周知,现代的中国画在题材上可以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类,在技法上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两大类。梳理历代绘画内容和图式的变迁,也许会给我们创作和创新带来启发。具体梳理如下:

一、唐以前的人物画

1.史官图绘。从记录的功能讲,文字和图像都可以作为记录事件和思想的工具。古代中国的史官文化非常发达,才有五千年不间断的文明。如果用文本记录,那就是如《史记》那样的历史巨著。如果用图像记录,那么,就出现如唐代阎立本的历史画,如《步辇图》可以说是用图像记录的史官文化。另外,如宫廷画家黄筌画的众多进贡物品,也可归到这一类。

唐 阎立本 步辇图

2.描绘生活和工作场景(宫廷生活和普通人生活、工作)的人物画,这也是古代画家常画的题材,如《簪花仕女图》、《捣练图》等。

唐 张萱 捣练图

3.规鉴画或宣传画。笔者认为,原初的图画主要是通过图像的呈现来教化民众。因为在古代社会,极大部分民众是不识字的(直到上世纪50年代仍是如此,现在8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大部分也只能写自己的名字),以图画的形式说理教化是图画的主要功能,如《二十四孝图》等都是以图像来才华民众的,所谓“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

宋 佚名 女孝经图

而规鉴画最早可追溯到周时,《孔子家语》有“孔子观乎明堂……而各有善恶之状”,晋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唐代阎立本的《凌烟阁功臣像》,宋代的《折槛图》都是有名的规鉴画。

古代绘画因以影造型,而影与人物形像相距较远,为了便于辨认,常常在人物旁注名说明。这可能就是中国画题跋的雏形。

二、五代、两宋的山水画

1. 传达天理世界的山水画。根据研究,现代意义的山水画发端于魏晋时期的“登高”和“游山玩水”传统,宗炳的《画山水序》和王微的《叙画》就是例证。按照计峰的研究,山水画的成熟与宋代理学的成熟同步进行。黄庭坚的“天开图画即江山”实际上就是自然山水被视为天理世界的经验显现。《林泉高致》的“大山堂堂为众山之主,所以分布以次冈阜林壑为远近大小之宗主也”,是通过景物的次第位置来展现纲常人伦的秩序关系。换句话说,画山水就是用图式来说明宇宙秩序,即山水画是传达宋儒天理世界的视觉图像。

宋 郭熙 早春图

2. 怡情式的山水画。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社会大变,文人士大夫大多逃遁隐匿,以画为寄,以画为乐。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可以说是这种思想的代表。董其昌在《容台集》中说:“寄乐于画,自黄公望始开此门庭。”在画法上承继五代董源、巨然的披麻皴传统。笔者认为,虽然披麻皴适宜于表现江南的山形地貌,但也更合书法的用笔之法。

元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

3.暗含风水的山水画。在山水画中传达风水观念,最早可能由地形画(地图)而来,也与传统的阴阳八卦有关。宋元时期,易学流行,在山水画创作中,画家往往会从易学的角度来营造理想的山水图景。宋代的山水画要求可游可居,元代不少画家精通象数和占卜之学,在山水画中透显风气观念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现在人们对山水画的喜爱有时与风水有某种联系,譬如办公室挂一幅山水,暗含有靠山,有山有水表示风水好,也是一种寓意性的表达,与迷信无关。

三、宋代的花鸟画

1. 博物画。孔子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提出了读书人应“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到汉代,张华著有著名的《博物志》。可以肯定,博物图谱在古代中国非常流行。被绘画史认可为花鸟画的黄筌的《写生珍禽图》可以看作是博物画的代表。黄筌的《写生珍禽图》可以看作是博物画的代表,黄筌在后蜀宫廷画的众多进贡画,一方面属于史官文化范畴,另一方面也可认为是博物画。

黄筌 写生珍禽图

2.格物观下的花鸟画。博物有助于穷理,而穷理有博和专。可以说,博物是穷理的一个面,是格致的前提。如果宋徽宗赵佶以前的花鸟画家,如黄筌的《写生珍禽图》与外族进贡的花、鸟、奇玩以博物画为特色,这样的博物画可以说是宋儒“穷理”的基础。那么,到赵佶及以后的花鸟画则打通了博物到格物的通道,最后走向天理世界的境界层面。这就是现代意义的、含有寓意性的花鸟画,如家里挂一幅牡丹画,在人们的心目中表达的是向往生活富足的愿望,结婚送鸳鸯画表达的是夫妻恩爱如鸳鸯鸟,祝寿送松鹤图表达的是如松鹤般长寿......。这种以物喻人、喻事的风气始于宋徽宗赵佶,如他的《瑞鹤图》就是通过祥瑞图境表达国运昌盛的愿望。

宋 赵佶 瑞鹤图

3.以书入画的花鸟画。自宋代开创“格物穷理”式的花鸟画后,通过花鸟草虫传达思想情感的绘画形式后,到明代更是走向极致。徐渭在王阳明“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的观念下,以书入画,创立了泼墨大写意花鸟画。

徐渭作品

4. 以影入画的花鸟画。到了清代,考据学兴起,考据中国古代原初的绘画思想成为清代画家的关注重点。郑板桥的“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就是这种思想的产物。不管郑板桥作画方式如何,宋时形成的花鸟画的寓意性始终存在,成为花鸟画的大传统。

郑板桥 墨竹

5.雅俗共赏式的花鸟画。到了清末民初,通过考据学观念的洗礼,传统中国画通过格物(写生)冥想,最后指向“治国平天下”的观念不再凸显,更多地传达花鸟画中的寓意性作用。特别是随着市民文化的高涨,雅俗共赏的花鸟画在海派画家中走向成熟,任伯年是其中重要的代表。他通过画笔画遍普通市民欢爱的所有题材。而吴昌硕以书入画,在雅俗共赏的色彩上为当时的市民提供了大量的作品,现代的花鸟画主要是在任伯年、吴昌硕开创的画风上前行。

任伯年作品

吴昌硕作品

四、禅画禅理

禅画是中国绘画史上一种特殊的绘画形式。理论上讲,禅宗不立文字,其精神指向不大可能是绘画。但是由于中国绘画中书法精神的存在,禅画也有可能存在。而禅宗的精神实质是顿悟,顿悟涌现时,佛学中现存的严格规范不必遵循,在行为上表现为呵佛骂祖,不拘泥于“坐禅”、“观定”。在绘画上则表现为随心所欲式的急性率意之作。在现在的禅画中,从题材看主要有人物和花鸟两类。徐渭的大写意绘画有吸收禅画花鸟的成份。

而从技法上分,主要表现为两大类:工笔画和写意画。

1.工笔画。虽然作为画种指称的工笔画一词始于清初,我们往往把宋代的以勾线填色式的绘画形式都称为工笔画。理论上讲,宋人的绘画观念是格物穷理后的图像记录,“写生”一词在宋代特别流行,故宋代的花鸟画又称为叫写生画,只是现代的“写生”特指西方式的对景写生。在宋代理学观念下,工笔画的线旨在表现物之“纹理”,也就是通过画“纹理”来表现视觉形象。

工笔画 赵佶作品

如果从系统论的角度讲,工笔画是先画线后填色。那么,如果先画色,后画线,在技法上就呈现为另一种形式。画史上记载的徐熙“落墨花”可能就是这种思维的呈现。徐熙的孙子(一说儿子)把这种画法改造为“没骨画”,到清代时,恽南田把没骨画发扬光大。

没骨画 恽南田作品

2.写意画。写意画指写胸中之意,理论上讲,发端于南宋的禅画,通过明代徐渭的改造而具有现代意义。因为徐渭二十八、九岁后转变为彻底的阳明学者,而阳明心学主张“心即理”,理是心的投射,认识“理”就是致良知,而良知涌现如禅宗顿悟。佛学认为:“世界都是由'心’主观建构的”。王阳明之“心”指因心动产生的善恶,与佛学观念十分相似。由于禅宗和阳明心学的修身方式相近,因此绘画形式也与禅宗所呈现的视觉形象相似。所以把写意画归为徐渭的独创是有一定道理的。

写意画 徐渭作品

由此可见,虽然传统中国画中的人物画具有教化和政治宣传的功能,其实,山水、花鸟画也具有格物穷理和修身的功能,在寓意性上远超人物画。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全国性的顶级画展,在绘画题材上,山水、花鸟的比重还需增加。

而从技法上讲,虽然写意画是后起之法,但是更具有中国画的特色。从表达人的情感的角度比工笔画更胜一筹。况且工笔画一旦忽略了格物(写生)的传统,就会流于摹拟外形,而演变成毫无精神实质的图像描摹。更不可容忍的是照搬摄影师的创意,这样变成了纯粹的匠人之作,而在现代科技条件下,这种匠人之作完全可以用喷绘画完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