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湄脞録︱兔子不搁那窝里
颍湄脞録︱兔子不搁那窝里
颍湄脞録 引言
颍水之湄的皖北颍上县,临淮跨颍。古往今来的颍上人,在这一片“胜似江南”的沃土上,繁衍生息,创造文化。特辟颍湄脞録,专门整理这一方水土上的各式民间小典故。
有个“守株待兔”的成语,尽人皆知。它说的是——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这个出自《韩非子·五蠹》的故事,言简意赅。它告诉人们,新情况产生新问题,只能用新方法解决,只有愚蠢的人才对事实的变化视而不见,熟视无睹。
从前的颍上农人,也有一句与之有关,却意涵完全相反的俗话。它的原文是——
兔子不搁那窝里。
在从前,冬闲时逮兔子,是常见的田野景观。能找到兔子窝的所在,逮起兔子来自然要更有针对性。但因为跑了的兔子受到了惊吓,老是盯着原先的兔子窝,似乎意义也不大。
它也许在一个更安全的地方藏身呢。
因此,颍上农人更加强调“兔子搁在那窝里”,更加注重兔子另外的藏身之地。
兔子不搁那窝里。很多时候,这句话几成颍上人做事干事的一项原则性思维。比如种庄稼。头一年种这个,得到了甜头。但因为记着“兔子不搁那窝里”的古训,第二年他就会换个片子,破开空子。
——当很多人都一窝蜂种那一样庄稼的时候,必然供大于求。学生记得的《多收了三五斗》的课文,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好像有个脑筋急转弯式的题目,说树上有十只麻雀,开枪打死了一只。问:树上还剩下几只麻雀?
这道题,如果机械地运用减法计算:10-1=9,一定是错的。据说正确答案是一个不剩。为啥?剩下的9只麻雀,听到枪声,都飞跑了。
如果是颍上人回答这道题,多会回答正确。他们一直记着:兔子不搁那窝里。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