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拍脗缝
《苏州日报》2021年07月03日 B01版
柯继承
一拍脗缝的“脗”是个冷门字,音wěn,原意为嘴唇,现通作“吻”,但苏州话念作“抿”(mǐn),即抿着嘴笑的“抿”,所以“一拍脗缝”通常又写作“一拍抿缝”。
苏州话“一拍脗缝”,有时又作“一拍一脗缝”,原指木工在木器拍合榫头时,正巧合缝,比喻一拍即合,指事物正合适、正匹配的意思。弹词《孟丽君·相府招亲》(表):“闲人对孟丽君说,相国千金招亲,倷去正好,十八岁,一榜解元爷,朆娶亲,真是一拍一脗缝,无有勿成功。”《何典》第六回:“勿有个精胖小来做他口里食,真是矮子爬楼梯,巴勿能够的,自然一拍一脗缝。”《缀白裘》九集第四卷:“极妙个哉,就拿个心事说得上去,一拍一脗缝哉。”吴歌《小青青·成亲》:“一拍抿缝就是留仔一条痕……”
中国古代木工拍合榫头,由于紧密咬合,相当牢固,所以基本不需用铁钉钉牢,特别是苏式家具制作,充分、合理地使用了卯榫、楔丁,沿用数百年而不脱碎毁坏。苏式家具常见的榫楔种类非常多,主要有格角榫、综角榫、明榫、暗榫、闷榫、通榫、半榫、托角榫、长短榫、抱肩榫、勾挂榫、燕尾榫、皮带榫、夹头榫、楔丁榫以及穿楔、挂楔、走马楔、破头楔等。结构非常紧密,接缝处做到“三角如尖”,其中如用于圆件的楔丁榫,据说如果把工件用力掷于地上,即使板面伤裂,而卯榫依然一拍脗缝,不脱开。
例句一:他利用榫头把两块木头拼起来,榫头做得特别精确,一凸一凹,合起来,一拍脗缝,简直看勿出是两块木头拼成的。
例句二:一个想嫁,一个想娶,好,一拍脗缝,媒人亦勿要哉!
例句三:格(这)桩事体两人想得一事一样,一拍脗缝。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