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龙场悟道:所有困境,都有出路
让历史照进未来,让良知照亮人生!
各位同仁,新年好!我们终于在阳明心学课堂见面了。在这个十年交汇的节点上,让我们的心灵恢复澎湃的力量,去迎接无限精彩的未来。
01
1500年在人类社会是一个分水岭:
1500年的前8年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风起云涌的全球化时代由此开始。
1500年的后8年1508年,阳明先生从京城来到贵州,在这里实现了龙场悟道,为我们打开了一片生命的蓝海。
龙场悟道之后逐渐形成的阳明心学,将儒家思想推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被称为儒家思想王冠上的一颗明珠。
今天阳明心学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必将与时俱进,去助力民族复兴的这个时代,也必将深远地影响世界。
阳明心学中最重要的篇章就是年谱。我们与其说是学习阳明心学,不若说是学习阳明先生。身临其境,心临其境,体会阳明先生一生的波澜壮阔与内心的波澜不惊,立志成为像他这样的人。
今天,我们学习阳明先生一生最重要的生命篇章——龙场悟道。
02
阳明先生姓王,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子,世人尊称为阳明先生。
公元1508年,明正德三年春,阳明先生抵达贵州龙场,从此,这个偏远荒疏之地与这个伟大的名字紧紧连在了一起。
阳明先生的龙场悟道,要从1506年说起。
公元1506年,正德元年,15岁的皇帝朱厚照宠信宦官。这些宦官号为八虎,干涉朝纲,并大肆打压迫害言官,其中最为猖獗的就是大太监刘瑾。时任兵部主事的阳明先生愤而上疏,写下《乞宥言官去权奸以彰圣德疏》,却被打入昭狱。
昭狱是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专门用来关押朝廷高官,“魂飞汤火,惨毒难言”。从诏狱转押到天牢,如上天堂,诏狱之险恶可见一斑。
在昭狱期间,阳明先生写下了很多首诗。从这些诗中,我们能够感受到阳明先生当时的心境。
窗外冬夜寒冷,室内如魍魉般的人间地狱,阳明先生无法入眠。他说,我的心又不是一块石头,怎么能不为此波动呢?
面对着不确定的未来、不确定的仕途,阳明先生的心开始波动。这时,他开始读《易经》。
《易经》为圣人作,为君子谋。
人心是有私念的,会做出不准确的判断。可是,“惟天不容伪”,天是不容伪的,上天只有一条规则,就是行为作用与反作用。通过和《易经》对话,是否能够照见自己心中的问题呢?
玩易的本质,就是校正自己的起心动念。与上天对话,来审视自己的每一个起心动念。我们的起心动念跟天理大道合一吗?如果不合一的时候,那其实就是绝路!阳明先生在生死抉择面前,希望听到上天的意图。
一个月后,阳明先生被廷杖四十,几乎杖毙,贬谪为贵州龙场驿驿丞。他想要归隐山林。
第二年春天,阳明先生赴谪。
一位道士跟阳明先生讲,“你不能归隐山林,如果想归隐山林,刚好给了刘瑾以口实,他会说你要背叛国家,这不是更中了他的计吗?你会连累你的父亲的。”
阳明先生再次问易,得到了“地火明夷”的卦象。这给了他两个重要启示: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
第二爻中,君子虽然被小人所陷害,但这位君子始终秉持中道,以柔克刚,忍辱负重。正因为君子“素患难行乎患难”,避免了上级更深的猜疑,同时还能赢得同道之人的理解和支持,因而,虽然失时,却未失道。事业遇到挫折,但并未偏离正道。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象曰: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
第五爻是地火明夷卦的主爻。这时的君子,虽然危机重重,但他相信,世虽暗,但道不可没,因而能够韬光养晦,深藏不露,负重前行。一年之计在于冬,冬去春来,天寒地冻之后,必然有春暖花开之时。
阳明先生在这里下定了决心,开始奔赴龙场。在这里,他写下了著名的一首诗——《泛海》。
这首诗是如此的洒脱和豪迈!险夷就在我的身边,但是它却不在我的心中,就像一块浮云从太空飘过一样,这就是生命的洒脱。
1508年的春天,阳明先生抵达了龙场。龙场是怎样的环境呢?其险恶程度,我们难以想象。
阳明先生却在这里龙场悟道。
1508年,春三月,至龙场驿。龙场在贵州万山中,蛇虺蛊虫毕聚。夷人鴂舌,不通语言,可与通语言者,仅中土亡命耳。时瑾憾未已,自计得失荣辱皆能超脱,惟生死一念尚觉未化,乃为石墩,自誓曰:“吾惟俟命而已!”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一,久之,胸中洒洒。而从者皆病,自析薪取水作糜饲之,又恐其怀抑郁,则与歌诗;又不悦,复调越曲,杂以诙笑,始能忘其为疾病夷狄患难也。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默记《五经》之言证之,莫不吻合,著《五经臆说》。
在艰苦的环境下,在那个潮湿的地下溶洞,阳明先生到底在想什么呢?
1. 天意难违
阳明先生与上天对话,上天让他自己面对一段艰难的时光。他知道危中有机,光明隐藏于地下。他知道依道而行,必会有东山再起之时。
走投无路之时,就是东山再起之日啊。但是,那一线希望在哪里呢?
2. 生死未卜
阳明先生说,荣辱得失已经不再挂怀,可是生死一念尚没有放下。如何面对生死?阳明先生不断地端居沉默,当枝枝叶叶的小我去除以后,距离孔子所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已经不远了。
但是,务的那个本、那个天理又在哪里呢?
3. 圣人之道
阳明先生12岁就立志成为圣贤。面对当前的境遇,他不会沉沦,他问自己:“圣人处此,更有何道?”
4. 此心不动
在那个只有十几平米的地下溶洞,阳明先生完全放下了侥幸,不再奢望奇迹发生;逐渐超越了功名利禄,不再为荣辱得失而心生烦恼;慢慢放下了儿女情长,不再为家乡绍兴而魂牵梦绕;或许,阳明先生也暂时放下了一直在心中徘徊的《易经》卦爻辞,不再去问天意如何;或许,阳明先生也忘记了潮湿天气让自己的肺病加重,再也不怨天尤人了。
古人有言:“心如墙壁,可以入道。”此时的阳明先生,不是心灰意冷,恰恰相反,阳明先生是心如止水,心如明镜,心如虚空,心如墙壁。
一天中夜,当所有的枝枝叶叶被剥离之后,心中宝藏的大门终于被悄然打开。朦胧之中阳明先生仿佛听到有人跟他说话,呼跃而起:“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他泪流满面又手舞足蹈:原来,道在我心,道就在我心里!由此,阳明先生体证到了儒家圣贤所世代传承的道。
四年前,当我读到阳明先生龙场悟道的故事,内心便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四年来深悟笃行,积淀了以下四点感悟:
第一,感悟圣人之心
身临其境、心临其境,仿佛触摸到了圣贤之心,和他的心一起跳动。那个时候,整整痛哭了两个小时,因为感到过去把自己活小了、活卑微了。触摸到这样伟岸的人格,心里的暖流涌动,一个人的生命就开始焕然一新。
感悟圣人之心,我才真正明白圣人之心是天地之心,当生则生、当死则死。
先生曰:“只为世上人都把生身命子看得来太重,不问当死不当死,定要宛转委曲保全,以此把天理却丢去了。忍心害理,何者不为?若违了天理,便与禽兽无异,便偷生在世上百千年,也不过做了千百年的禽兽。”志士仁人,顶天立地,浩然之气,长存千古,这即是中华民族的气节。
第二,感悟磨难
绝望中充满希望,苦难中孕育辉煌。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所有的事全是好事。把骄、娇之心赶走,心才坚实有力,才会有“豁得出性命、吃得了辛苦”的真诚。
堵上退路,退路即死路,退无可退之时,才是真正的出路!
第三,感悟慈悲
阳明先生在艰难的环境下,却打开了智慧的大门。他受到刘瑾的加害、朝廷的怀疑,前程一片茫茫。
然而,从龙场走出,阳明先生视天下人为父子兄弟,“坠溺于深渊者,呼号匍匐,裸跣颠顿,扳悬崖壁而下拯之”。这是一颗怎样宽广的心!
阳明先生给我们指出了一条人生的大道。人生道路看似千万条,实则只有一条,那就是像阳明先生那样毫无条件地、争分夺秒地去利益更多的人。
第四,感悟智慧
什么是智慧?良知才是智慧,良知清澈,自能心生万法、智慧无穷。
智慧不是我们用大脑思考,智慧是那颗良知心的展现,是心中宝藏大门被打开的瞬间。那无上的仁爱、无量的智慧、无限的胸怀和无尽的能量,从我们的内心喷涌出来。这个时候,我们苦苦追寻的美好人生一定会成为现实。
原来,生命可以这样度过!功成名就,不是我们追求的人生目标,它原本就是内圣外王的必然结果。
阳明先生在这里为我们重新定义了磨难、重新定义了绝望、重新定义了龙场,同时,也为我们踏出了一条通往未来成功的道路。
两年之后,阳明先生离开了龙场,此时的刘瑾却被处以了剐刑,阳明先生走向了人生的辉煌,开始了他波澜壮阔又波澜不惊的一生。
03
关于阳明先生在龙场到底悟到了什么,我们有如下四个观点:
1.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阳明先生在龙场呼跃而起,讲的第一句话就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在这里,阳明先生体证到了极其重要的三个字——“心即理”。
内心打开的一瞬间,阳明先生明白了:天理不是远在天边的道,天理就在人们自己心中。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每个人心中拥有无尽宝藏,拥有无尽的仁爱、无尽的智慧、无尽的胸怀和无尽的能量。
“心即理”三个字,是阳明心学当中最重要的原点。
未来三天,我们会专门与大家分享“心即理”。
2. 万物一体,仁者无敌
阳明先生一生讲《大学》,对《大学》深有体会。阳明先生说,一个人明白自己的良知,就是“明明德”;能够达到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就是“亲民”,就是“止于至善”。天下有一物不亲,都不能说自己是止于至善、止于圆满。
一个人对他人好就是对自己好,利益他人就是在利益自己,天下的人都是自己的亲人。
所以在阳明先生心中,他不怨恨加害于他的刘瑾,而是感到一份痛心。痛心于这样一个傻兄弟,害了他人、害了国家,最终也害了他自己。这就是阳明先生一颗博大的圣人之心。
3. 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如何才能成圣?阳明先生龙场悟道后,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人人可以成就——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不要小看这八个字,虽然这是初学者的切入点,但是整个《传习录》其实都没有离开《教条示龙场诸生》指出的这条路径的藩篱。
一个人无论处于苦难、处于富贵,还是处于平庸的状态,都应该主动地立志、勤学、改过、责善,让自己的生命不断提升、焕然一新。
这条路径指的是:一个人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切实地用功,把不明和贪欲去掉的时候,建设了自己的心灵品质、提升了自己的格局境界,这个时候,你才真正走在了正确的大道上。
4. 知行合一,竭忠尽瘁
阳明先生去世40年后,隆庆皇帝嘉奖他,说他“竭忠尽瘁”。
在生前给皇帝的上书中,阳明先生写道:“臣誓愿竭忠尽瘁,效犬马之劳。”一个受到朝廷打压、冤枉的人,本该有多少愤懑不平,可阳明先生却没有。他走出龙场之后就是竭忠尽瘁,把自己所有生命的力量都奉献给了大明的江山。
阳明先生用兵如神,四战四捷,却自谓“平生精神,俱用此等没紧要事上去了”。他说,“圣人得位行志,自有消变未形之道”,圣人真正的事业,应当是化育人心,而不是等到人犯了罪才去杀他。
这让我们看到:人生最重大的价值,就是去帮助他人建设心灵品质。
归根结底,阳明先生龙场悟道的真正心法是什么?
只是一个“诚”字。
“诚”不是诚于他人,而是“诚于己”,是“不自欺”,你不欺骗自己的良知,这才叫“诚”。你按照良知做事,就叫诚;不按良知做事,就叫伪。
一个“伪”字,搞垮事业、搞垮人生。阳明先生在龙场,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真是一念生、一念死,但凡心中有一丝伪,他怎能走出龙场?
阳明先生有一句话特别打动人,他说“患难忧苦,莫非实学”。一个人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下功夫,去除不明、贪欲,不让一丝伪、一丝私心藏在那里,这就是实学,今天我们日常练功夫就在于此。
04
人生和事业成功的启示
那么,龙场悟道对我们实现人生和事业的成功,又有怎样的启示呢?
想要实现真正的成功,我们要问问自己:
1. 是才华横溢,还是洞察人性?
这一点极其重要。有些人才华横溢,却对人性没有洞察。
洞察人性,不是洞察他人的人性,而是洞察自己的人性:我是否有一份诚在?又是否有一丝伪在?
所以说,洞察自己的心,就能洞察他人的心。商业的本质,也是洞察人性。如果我们能够洞察人性,引领他人向善,就能获得别人的信任,这才是真正的商道啊!
2. 是抱怨不公,还是反观内省?
阳明先生在龙场时,完全可以抱怨刘瑾、抱怨朝廷,但他没有这么做。
他说,我反观内省自己,发现自己还有那么多不中道的地方。正德皇帝年纪轻轻,刘瑾却是大势已成,我为什么没有早一些观察到呢?阳明先生反省的是自己。
关键不在于问题本身,而在于我们看待问题的态度。反观内省,我们才能增长自己的智慧。
3. 是乞求别人的爱,还是率先行动奉献爱?
我们都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爱,希望别人爱我们多一点、更多一点。
但是,一个真正的有道者不再祈求别人的爱,而是愿意率先奉献爱。因为他知道,天地万物为一体,奉献爱就是获得爱,这是一条不变的规律。
想要得到什么,就率先去奉献什么,这才是道。
4. 是修复与世界的关系,还是和世界对立?
阳明先生在龙场,没有选择和世界对立,而是修复了和世界的关系。他对世界投去的是满满的善意,与世界结成的是良善的关系。
当此之时,即使是去惩处邪恶,阳明先生的内心也没有痛恨。所以面对巢贼,阳明先生视他们如兄弟,心中怀着对他们的爱,当救则救,但也用上雷霆手段,当斩则斩,因为这是“天杀之也”。
5. 生路还是绝路,取决于我们的起心动念
人生状况,不取决于外在的环境,不取决于龙场或诏狱,而取决于我们面对困难、面对龙场时,我们的起心动念是什么。
所以,切不能把我们的起心动念看得太小了。我们平时有一点私心杂念,虽然看见了,但觉得好像没关系、无所谓,但是事实上,就是这个习以为常、不当回事的起心动念,却隐藏着未来的绝路。
6. 危即过,过即危,不敢容一丝不善念头
危即是过,过即是危。如果你的人生有危,其实是你心中有过。一定要去找你自己的问题,怎敢容自己有一丝不善的念头呢!
如果明明观照到自己有问题,却不去及时去除这些不好的东西,任凭杂念纷飞,那么这就是不诚。不诚就是伪,伪就必然是危。
所以,归根到底,一个人人生真正的障碍不在别的地方,就在自己心中的不明和贪欲。去除不明和贪欲,人生就会呈现出一条通往成功的大道。
接下来,我们来看四条检验学习阳明心学成效的方法:
你会不自觉地从心中流淌出来这样的一句话:原来人生是如此充满希望!
05
阳明先生说,我们要做纯金,哪怕只有一两,都不能去掺铜、铁。要做纯金的人,就要让自己的心纯粹起来。
首先就要一点一点地去努力,勇敢地向圣人看齐,朝着圣人的方向走,一点一点地开发,打开自己生命的蓝海。
06
我们常常会听到同仁们的问题、困境,问我们如何解决,总体归纳为以下十大关键问题:
一、生命意义?
二、工作价值?
三、被人尊重?
四、职业倦怠?
五、事业瓶颈?
六、路径迷失?
七、决策迷茫?
八、家庭矛盾?
九、教子无方?
十、此心不安?
这些困境都有出路吗?
我坚定地告诉你们,出路是肯定有的,龙场悟道,是可学而至的。未来100天,我们一起成长。
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一粒种子长成参天大树,且硕果累累,又年复一年?这不仅源于种子本身,更是种子通过阳光、土壤、水分,链接了天地的能量。
所以,人要想成功,不仅要用自己的能力、才华,更要用时间、生命、上天和道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