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琼林 卷四·释道鬼神

幼学琼林  卷四·释道鬼神

卷四·释道鬼神

【原文】

如来释迦,即是牟尼,原系成佛之祖;老聃李耳,即是道君,乃是道教之宗。

鹫岭祗园,皆属佛国;交梨火枣,尽是仙丹。

沙门称释,始于晋道安;中国有佛,始于汉明帝。

箴[咸换为钱]铿即是彭祖,八百高年;许逊原宰旌阳,一家超举。

波罗犹云彼岸,紫府即是仙宫。

曰上方,曰梵刹,总是佛场;曰真宇,曰蕊珠,皆称仙境。

伊蒲馔可以斋僧,青精饭亦堪供佛。

香积厨僧家所备,仙麟脯仙子所餐。

佛图澄显神通,咒莲生钵;葛仙翁作戏术,吐饭成蜂。

达摩一苇渡江,栾巴噀[xun]酒灭火。

吴猛画江成路,麻姑掷米成珠。

【译文】

如来佛就是释迦牟尼,本是佛教的始祖;谥号为“聃”的李耳就是老子,后来被尊为道教的始祖。

“灵鹫山”和“祗园”都是佛祖说法的地方,属于佛国;“交梨”、“火枣”全都是道家服用的仙丹。

和尚和僧侣开始以“释”为姓,源于东晋僧人道安;中国有佛教开始于东汉明帝。

传说中的篯铿就是封于彭城的彭祖,寿高达八百岁;东晋许逊本来是旌阳县令,传说一家四十二口拔宅飞天,鸡犬相随。

梵语“波罗蜜”就是汉语的“到彼岸”;“紫府”就是道家所说的仙人居住的地方。

说“上方”、说“梵刹”,都是佛教活动的场所;说“真宇”、说“蕊珠”,都是誉指仙人居住的地方。

在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的食物可以施舍给僧人;用南烛叶煎汁浸米做成的饭,也可以供养神佛。

香积厨是僧家所必备的斋厨,仙麟脯是神仙所吃的熟食。天竺僧人佛图澄显神通,焚香念咒语使钵中生出莲花;三国道士葛仙翁作法术,张口吐饭能变成蜜蜂。

天竺僧人达摩可以脚踩一根芦苇渡江,后汉人栾巴则能用嘴喷酒灭掉远在成都的火灾。

【注释】

如来释迦,即是牟尼,原系成佛之祖;老聃李耳,即是道君,乃是道教之宗。本觉为如,今觉为来,佛姓释迦,号牟尼佛。如来释迦:即释迦牟尼(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佛教创始人。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族人,为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之子。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是佛教徒尊称他的圣号。老聃李耳:老子,道教的始祖。春秋时的思想家,著有《老子》。

鹫岭祗园,皆属佛国;交梨火枣,尽是仙丹。鹫岭:也称鹫山、灵山,即灵鹫山,是佛说法之地,在中印度。据说佛常住在那里。祗园:即祗树给孤独园。是释迦牟尼去舍卫国说法时与僧徒停居之处。佛国:佛的出生地,指天竺,即古印度。交梨、火枣:道教认为是神仙吃的两种水果。

沙门称释,始于晋道安;中国有佛,始于汉明帝。沙门:梵语音译“沙门那”的简称,也译作“桑门”,就是僧侣、僧徒。意思是勤修善法,止息恶习。释:中国佛教对释迦牟尼的简称,后来又泛指佛教。东晋道安受戒,用释作姓,开中国汉族僧尼称释之先河,后来就相袭乘。释慧皎《高僧传·释道安传》:“初魏晋沙门,依师为姓,故姓名不同。安以为六师之本,莫尊释迦,乃以释命氏。”

篯铿即是彭祖,八百高年;许逊原宰旌阳,一家超举。篯铿:即彭祖。姓篯,名铿。颛顼玄孙,生于夏代,商代被封于彭城,传说活了八百岁(一说七百六十七岁)。许逊:东晋人,字敬之,汝南人(今属河南)。曾跟吴猛学道,后举孝廉,曾是旌阳县令,后弃官东归,周游江湖。传说全家四十二口人在南昌西山同时升天。

波罗犹云彼岸,紫府即是仙宫。波罗:也作“波罗伽”或“波罗蜜多”,梵语音译,就是波罗蜜,意思是到彼岸,也就是成佛以后的境地。紫府:道家称呼先人的住所。

曰上方,曰梵刹,总是佛场;曰真宇,曰蕊珠,皆称仙境。上方:指仙和佛所居的天界。梵刹:梵的意思是清净,刹在此是指竿,也就是挂经幡的柱子。僧人居住的地方,应当竖幡以告众人。后来泛指佛寺为梵刹。真宇:真人居住的庭宇。蕊珠:神仙居住的地方。道家传说天上有蕊珠宫,为神仙居住的地方。

伊蒲馔可以斋僧,青精饭亦堪供佛。伊蒲馔:在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吃的饭,是用伊兰、菖蒲做的。青精饭:用南烛叶煎汁浸米,煮饭,颜色为青色。道家认为经常服用可以养颜延寿。

香积厨僧家所备,仙麟脯仙子所餐。香积厨:众香国的香积如来,曾用钵盂盛饭给维摩居士派来的菩萨,故将僧人的厨房称为香积厨。仙麟脯:指仙家食用的用麒麟制成的干肉。

佛图澄显神通,咒莲生钵;葛仙翁作戏术,吐饭成蜂。佛图澄:天竺僧人,传说晋朝时来中国,曾用钵装水,念动咒语,使钵中生出莲花。葛仙翁:葛玄,三国吴方士,字孝先,号仙翁,晋葛洪之从祖父。相传能够念动咒语将从口中喷出的饭变成蜜蜂,再张口,蜜蜂又飞入口中变成饭。

达摩一苇渡江,栾巴噀酒灭火。达摩:菩提达摩。中国佛教禅宗创始人。传为天竺香至王第三子。有传说达摩过金陵的时候与梁武帝话不投机,想回江北,但没有船只,于是便用一根芦苇渡过江。栾巴噀酒灭火:噀:音迅,喷。栾巴:传说有法术,汉桓帝赐酒,栾巴不饮而向西南喷出,有人说他对皇帝不敬,他说:“成都有火灾,故喷酒灭火。”过了几天,成都果然报告发生火灾。

吴猛画江成路,麻姑掷米成珠。吴猛:晋代人,传说曾用扇子在江上画出一条路,自己走过去就消失了。麻姑: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仙。

【原文】

飞锡挂锡,谓僧人之行止;导引胎息,谓道士之修持。

和尚拜礼曰和南p,道士拜礼曰稽首。

曰圆寂,曰荼毗,皆言和尚之死;曰羽化,曰尸解,悉言道士之亡。

女道曰巫,男道曰觋,自古攸分;男僧曰僧,女僧曰尼,从来有别。

羽客黄冠,皆称道士;上人比丘,并美僧人。

檀越檀那,僧家称施主;烧丹炼汞,道士学神仙。

和尚自谦,谓之空桑子;道士诵经,谓之步虚声。

菩者普也,萨者济也,尊称神祗,故有菩萨之誉。

水行龙力大,陆行象力大,负荷佛法,故有龙象之称。

儒家谓之世,释家谓之劫,道家谓之尘,俱谓俗缘之未脱;儒家曰精一,释家曰三昧,道家曰贞一,总言奥义之无穷。

【译文】

晋代道士吴猛可以用羽扇划开江水变成路;神话中的麻姑则能把米扔在地上变成珍珠。“飞锡”、“挂锡”,是说僧人的出游和停留;“导引”、“胎息”,是说道士的修身养性的方法。

和尚双手合十行礼叫做“和南”;道士举一手向人行礼叫做“稽首”。说“圆寂”、说“荼毗”,都是指和尚的死;说“羽化”、说“尸解”,都是指道士的死。

女道士叫做“巫”,男道士叫做“觋”,从古时候就这样划分;男僧人称作“僧”,女僧人称作“尼”,也是从来就有这样的区别。

“羽客”、“黄冠”,都是道士的誉称;“上人”、“比丘”,是对和尚的赞美。“檀越”、“檀那”是佛家称呼施主;外炼金丹,内修精气的道士,想做长生不老的神仙。

和尚谦称自己,说自己无父无母,像有莘氏女采药,在空桑中捡到的婴儿,所以称为“空桑子”;道士念经,仿效神仙的声音,所以称之为“步虚声”。

“菩”就是普遍的意思,“萨”则是救助的意思,因此天地神灵有菩萨的美誉;在水中行走,龙的力量最大,在陆地上行走,象的力气最大,因此精通佛法的高僧有“龙象”的称号。

儒家称之为“世”,佛家称之为“劫”,道家称之为“尘”,这都是说还没有摆脱世俗的人事牵连;儒家说“精一”,佛家说“三昧”,道家说“贞一”,这都是说深奥的道理无穷无尽。

【注释】

飞锡挂锡,谓僧人之行止;导引胎息,谓道士之修持。飞锡挂锡:佛家语。锡是僧人的锡杖,上面有环,是僧侣随身带的物品。僧人远游持锡杖,投宿时不以杖着地,必挂起,故称“挂锡”。导引:也作“道引”。古代中国一种强身除病的养生方法,胎息:练气功时一种功力较深的呼吸方法,也是古代中国养生方法之一,就像胎儿在母亲的腹中一样,能够不用嘴和鼻子呼吸。

和尚拜礼曰和南,道士拜礼曰稽首。和南:梵语音译,也作“婆南”。为僧人合掌问礼,即“稽首”、“敬礼”。《僧史略》:“若西域相见则合掌,云和南。”稽首:道士向行人举一手行礼,头拜至地。

曰圆寂,曰荼毗,皆言和尚之死;曰羽化,曰尸解,悉言道士之亡。圆寂:佛家语。称僧尼之死为“圆寂”。荼毗:音图皮,梵语音译,佛家用语,意思是焚烧的意思。佛教僧尼死后,将尸体火化就是“荼毗”。

女道曰巫,男道曰觋,自古攸分;男僧曰僧,女僧曰尼,从来有别。巫、觋:古代称女巫为巫,男巫为觋,都是装神弄鬼的人。攸分:有区别。觋:音习,男巫。

羽客黄冠,皆称道士;上人比丘,并美僧人。羽客:道士能飞升成仙,因此用“羽客”、“羽人”来称呼道士。还有说法认为源于南唐道士谭峭。谭峭被唐王赐号“金门羽客”。黄冠:道士戴的束发之冠。用金属或木头制成,颜色多为黄色,所以称“黄冠”。也是道士的别称。唐代李淳风的父亲做道士时,号“黄冠子”。上人:佛教中指智慧德行很高可为僧众之师的高僧。南朝以后则多作为僧人的尊称。比丘:佛家称在家修行的男僧是和尚。按照佛教典章,少年出家,初受戒,称作沙弥;到二十岁,再受具足戒,才能成为比丘。

檀越檀那,僧家称施主;烧丹炼汞,道士学神仙。檀越檀那:梵语音译,都是施主的意思。施主:佛教对向寺院施舍财物的世俗信徒的尊称。烧丹炼汞:道教道术之一。原指将朱砂等药物放于炉火中烧炼,以制“长生不老”的丹药。后来又有内外丹之分。把人体当做炉鼎,用静功和心法修炼精、气、神的是内丹。

和尚自谦,谓之空桑子;道士诵经,谓之步虚声。空桑子:《列子》云,有莘氏女采药,在空桑中得到一个婴儿,由庖人养大,取名伊。后来,有莘氏女嫁商汤,伊作陪嫁之臣随往。后来被汤用为相,所以称伊尹。僧人用此表示自谦,取其没有父母之意。步虚声:道士诵经的声音,仿效空中传来的神仙声音。

菩者普也,萨者济也,尊称神祗,故有菩萨之誉。神祗:天地神灵的总称,在天是神,在地则为祗。菩萨:原为释迦牟尼修行还未成佛时候的称号,后来泛指所崇拜的神像为菩萨。龙象:佛教用语。龙象是大力之象,用来比做诸罗汉中修行勇猛且有最大力者。后用来指高僧。

水行龙力大,陆行象力大,负荷佛法,故有龙象之称。

儒家谓之世,释家谓之劫,道家谓之尘,俱谓俗缘之未脱;儒家曰精一,释家曰三昧,道家曰贞一,总言奥义之无穷。世、劫、尘:《楞严经》记载:三十年为一世,五百年为一劫,千年为一尘。俗缘之未脱:还没有摆脱世俗的人事关系,不能得道成仙。精一:精心一意,《书·大禹谟》:“惟精惟一。”三昧:梵语音译,佛教语,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贞一:专一,守一,是道家所谓的保持本性,自然无为。

【原文】

达摩死后,手携只履西归;王乔朝君,[X]化双凫下降。

辟谷绝粒,神仙能服气炼形;不灭不生,释氏惟明心见性。

梁高僧谈经入妙,可使岩石点头,天花坠地;张虚靖炼丹既成,能令龙虎并伏,鸡犬俱升。

藏世界于一粟,佛法何其大;贮乾坤于一壶,道法何其玄。

妄诞之言,载鬼一车;高明之家,鬼瞰其室。

无鬼论,作于晋之阮瞻;搜神记,撰于晋之干宝。

颜子渊,卜子商,死为地下修文郎;韩擒虎,寇莱公,死为阴司阎罗王。

至若土谷之神曰社稷,干旱之鬼曰旱魃。

魑魅魍魉,山川之祟;神荼郁垒,啖鬼之神。

仕途偃蹇,鬼神为之揶揄;心地光明,吉神自为之呵护。

【译文】

达摩死后,有人看见他手提一只鞋从东方归向西天;后汉王乔朝见皇帝,不用车马,站在由鞋变成的两只野鸭身上从天空中降落。

“辟谷绝粒”,神仙不吃五谷,能够用吐纳之法修炼身体;“不灭不生”,释迦牟尼能内心悟道,超脱生死的境界。

梁朝的高僧道生法师讲经,绝妙处能够使顽石点头,云光法师说法能够使上天感动,天上的宝花纷纷降落;张虚靖炼丹成仙后,能够降龙伏虎,平素养的鸡犬都跟着他升天了。

能把整个世界藏在一粒米中,佛家的法力是何等的强大;把整个乾坤贮藏在一把壶里,道家的法术又是多么的玄妙。

无稽之谈就好像说装了一车鬼魂;富贵人家,鬼都要偷窥他的家室。

《无鬼论》是晋朝阮瞻所写;《搜神记》是东晋干宝所撰。孔子的徒弟颜子渊、卜子商,死了以后在阴间做了修文郎;隋朝大将韩擒虎、北宋丞相寇莱公,死后在地府做阎罗王。

至于说到土神和谷神,就叫做“社稷”;使人间干旱的鬼叫做“旱魃”。

“魑魅”、“魍魉”都是山川中危害人类的精怪;“神荼”、“郁垒”都是吃鬼的门神。

官路困顿不通,连鬼神都要对其拍手戏弄;心地光明磊落,吉神自然呵护庇佑。

【注释】

达摩死后,手携只履西归;王乔朝君,舄化双凫下降。达摩死后,葬在熊耳山,传说魏国宋云出使西域回来,遇到达摩提着一只鞋子,说是到西天去。王乔:汉代时曾任县令,传说能够把两只鞋子变成野鸭子,舄:音泄,古代一种有木底的鞋。

辟谷绝粒,神仙能服气炼形;不灭不生,释氏惟明心见性。辟谷:也称“断谷”、“绝谷”,就是不吃五谷,中国古代的一种修养方法。不灭不生:也作“不生不灭”。佛家则指超脱生死的境界。

梁高僧谈经入妙,可使岩石点头,天花坠地;张虚靖炼丹既成,能令龙虎并伏,鸡犬俱升。顽石点头:相传南朝梁高僧道生法师在苏州讲佛法,在讲到《涅槃经》提到万物都有佛性的时候,石头都点头。天花坠地:相传梁武帝时,云光法师在天龙寺讲经,感动了上天,宝花纷纷从天上降下。张虚靖:东汉张天师张道陵的七世孙,《列仙传》载,张虚靖遍游名山,学长生不老之术。龙降虎伏,炼丹升天后,鸡犬吃了剩下的药也得以升天了。龙虎并伏:道家用龙虎比喻心火肾水,抑制嗔怒情欲,使心火下降,肾水滋润。

藏世界于一粟,佛法何其大;贮乾坤于一壶,道法何其玄。藏世界于一粟:释普济《五灯会元》:“一粒粟中藏世界。”贮乾坤于一壶:后汉方士费长房,曾经看见一老翁卖药,挂着一个壶,晚上就在壶中休息,费长房觉得很奇怪,于是拜见老翁,第二天与老翁一同入壶,见里面楼台壮丽,惊奇道“此别一乾坤也”。于是便随老翁入山学道。

妄诞之言,载鬼一车;高明之家,鬼瞰其室。载鬼一车:把无当做有,言语很是奇怪。鬼瞰其室:扬雄 《解嘲》:“高明之家,鬼瞰其室。”瞰,窥伺。

无鬼论,作于晋之阮瞻;搜神记,撰于晋之干宝。《无鬼论》:晋人阮瞻持无鬼论。《搜神记》:志怪小说集,东晋干宝撰。干宝:字令升,河南新蔡人。

颜子渊,卜子商,死为地下修文郎;韩擒虎,寇莱公,死为阴司阎罗王。颜子渊、卜子夏:颜子渊,即颜回,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卜子夏,即卜商,字子夏,春秋末期晋国人,另一说法是卫国人。二人都是孔子的学生。韩擒虎:隋代大将,字子通,文武双全。寇莱公:北宋政治家寇准 ,字平仲,被封莱国公,所以称寇莱公。

至若土谷之神曰社稷,干旱之鬼曰旱魃。魃:音拔,传说中能引起旱灾。

魑魅魍魉,山川之祟;神荼郁垒,啖鬼之神。魑魅魍魉:指各种各样的鬼怪,现在多用来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祟:鬼怪祸害人。神荼郁垒:两个神仙的名字,相传能够制伏恶鬼,于是后人都把它当做门神,画像极丑且凶恶。啖:吃。

仕途偃蹇,鬼神为之揶揄;心地光明,吉神自为之呵护。蹇:音简。仕途偃蹇:仕途不顺利。晋代罗友曾对桓温报怨说:“在来的路上连鬼都揶揄,他只是为别人做官送行,没有别人送他去做官。”桓温于是推荐罗友作襄阳太守。

揶揄:戏弄,辱弄。《东观汉记·王霸传》:“世人皆大笑,举手揶揄之。”心地:佛教语。佛教认为三界唯心,心像滋生万物的大地,能随缘生出一切,所以称“心地”。

(0)

相关推荐

  • 为什么鬼片都是道士在捉鬼,而没有和尚捉鬼?

    在鬼片里,为什么道士捉鬼?而没有和尚捉鬼.今天我来给大家详细解读下这个问题. 在神魔小说里,是因为道士和尚修炼的法门不同. 道家认为人体有三魂七魄,人死后三魂升天,七魄入地,道家修炼的三元精气神就是三 ...

  • 这些鬼怕神敬的人

    文/龙吟师傅 你认为这个世界上有鬼神吗?众所周知,人怕鬼,敬神.其实,鬼神也怕我们中的一些人.本期风水知识龙吟师傅会带你去了解鬼神不敢欺负的五种人. 道士 从古至今,无论是史书还是现在的影视作品,几乎 ...

  • 古代志怪故事:二僧,四鬼,石臼相斗

    二僧 繁昌魏康孙进士的父亲,早年没有儿子的时候,曾经有个僧人登门求布施.讨要三百缗(一缗是一千)铜钱造桥.魏父不同意,僧人把一个手指放到火里烧伤.魏父还是不答应.僧人连续烧焦三根手指,魏父不得已才同意 ...

  • 今日考点:初高中文言文重点词“啖”的用法;今日文章:《聊斋志异》之《鬼哭》(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 [每日考点,小小拓展]今日考点:初高中文言文重点词"啖"的用法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古文中重点词"啖"的用法 啖 例1:王曰:"适主人不知 ...

  • 《幼学琼林》卷四·释道鬼神

    <幼学琼林>明·程允升 [原文] 如来释迦,即是牟尼,原系成佛之祖:老聃李耳,即是道君,乃为道教之宗①. 鹫岭.祗园,皆属佛国:交梨.火枣,尽是仙丹②. 沙门称释,始于晋道安③:中国有佛, ...

  • 幼学琼林 卷四·花木

    幼学琼林  卷四·花木 卷四·花木 [原文] 植物非一,故有万卉之名:谷种甚多,故有百谷之号. 如茨[ci]如梁,谓禾稼之蕃:惟夭惟乔,谓草木之茂. 莲乃花中君子,海棠花内神仙. 国色天香,乃牡丹之富 ...

  • 幼学琼林 卷四·鸟兽

    幼学琼林  卷四·鸟兽 卷四·鸟兽 [原文] 麟为毛虫之长,虎乃兽中之王. 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犬豕[shi]与鸡,谓之三物. 騄駬骅骝,良马之号:太牢大武,乃牛之称. 羊曰柔毛,又曰长髯主簿:豕名刚 ...

  • 幼学琼林 卷四·讼狱

    幼学琼林  卷四·讼狱 卷四·讼狱 [原文] 世人惟不平则鸣,圣人以无讼为贵. 上有恤刑之主,桁[heng]杨雨润:下无冤枉之民,肺石风清. 虽囹圄便是福堂,而画地亦可为狱. 与人搆讼,曰鼠牙雀角之争 ...

  • 幼学琼林 卷四·技艺

    幼学琼林  卷四·技艺 卷四·技艺 [原文] 医士业岐轩之术,称曰国手:地师习青乌之书,号曰堪舆. 卢医扁鹊,古之名医:郑虔崔白,古之名画. 晋郭璞得青囊经,故善卜筮地理:孙思邈得龙宫方,能医虎口龙鳞 ...

  • 幼学琼林 卷四·制作

    幼学琼林  卷四·制作 卷四·制作 [原文] 上古结绳记事,仓颉制字代绳. 龙马负图,伏羲因画八卦:洛龟呈瑞,大禹因列九畴. 历日是神农所为,甲子乃大桡[rao]所作. 算数作于隶首,律吕造自伶伦. ...

  • 幼学琼林 卷四·科第

    幼学琼林  卷四·科第 卷四·科第 [原文] 士人入学曰游泮,又曰采芹:士人登科曰释褐,又曰得隽. 宾兴即大比之年,贤书乃试录之号. 鹿鸣宴,款文榜之贤:鹰扬宴,待武科之士. 文章入式,有朱衣以点头: ...

  • 幼学琼林 卷四·文事

    幼学琼林  卷四·文事 卷四·文事 [原文] 多才之士,才储八斗:博学之德,学富五车. 三坟五典,乃三皇五帝之书:八索九丘,是八泽九州之志. 书经载上古唐虞三代之事,故曰尚书:易经乃姬周文王周公所系, ...

  • 《幼学琼林》释译(外戚)

    [原文]帝女乃公侯主婚,故有公主之称:帝婿非正驾之车,故有驸马之职. [注释]公侯:公爵与侯爵. 公主:帝王.诸侯之女的称号. 驸马:副车之马:驾辕之外的马.三国魏何晏始以公主丈夫拜驸马都尉,后代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