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变老的70后,学会对这五种人“薄情”

七零后,一晃人生已过半,迈入了知天命的年纪,不再年轻。

七零后,体会过了种种世态炎凉,看淡了人情冷暖,接下来的路也越来越难。

可正如有句话说的,人只有经历过了一次次磨难洗礼,才能真正看清一些人和事。

谁生来不易,就不必为他人伤神。

渐渐变老的70后,一定要学会对下面这五种人“薄情”,避免晚景凄凉。

贪得无厌的人

去年爆火的电视剧《安家》中,宋爷爷和江奶奶的晚年生活就硬生生被两个贪得无厌的外甥给葬送了。

由于宋爷爷患了重病,江奶奶想卖了家里的老洋房用做医药费。

她的两个外甥先是假装同意,中途却提各种要求,还想多分钱,善良的江奶奶都同意了。

可等到最后关头,两个外甥又耍赖不肯签字。

最后宋爷爷只能含恨离世,江奶奶的精神世界也没了支撑,在把自己的第二层房无偿捐给国家没多久就走了。

这时那两个外甥又蹦跶出来,想着继承遗产后再卖房,每家就可以多分几百万。

可让他们傻眼的是,老太太把第二层无偿捐出去后,整栋楼都无法出售了。

真的,越是贪得无厌的人,越是什么都得不到,失去的也越多。

这些金钱至上的人,内心极度贪婪,总是挖空心思想着多占便宜,丢掉了做人的尊严,丧失了最基本的良知。

和这种人相处,迟早会被估价卖掉,一定要尽快远离!

自以为是的人

记得曾听过这样一句话:“这世界上最可怕的态度,恐怕非自以为是为最。”

的确,生活中最令人反感的,就是那些自以为是的嘴脸。

他们不管遇人遇事,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好像自己无所不知,注定要改变世界。

《任正非正传》中就有这样一个故事。

当年华为招了一位北大的毕业生,结果这个毕业生在入职的第一天就关于如何经营公司写了一封“万言书”给任正非。

之后更是满怀信心的等待,觉得自己一定会受到领导的赏识然后被重用。

结果任正非在看完后,说:

“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辞退。”

好好的名校毕业生,就因为自以为是,招来了他人的厌恶和反感,葬送了本该一片光明的前途。

我们都知道,做人,不能没有自知之明;可做人,最难的也是有自知之明。

有自信是好事,可一旦过了头,就成了自以为是。

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只会拉低你的格局,并且慢慢消耗你,错失这个世界很多的精彩。

虚情假意的人

从小到大,我们常听老人们这样劝诫,人心隔肚皮。

不是谁都可以轻易相信,每个人的心都藏在身体里面,真不真心需要靠行动来检验。

当年王安石在变法时,身边有一个叫吕惠卿的人,总是千方百计讨好他,说尽各种好话。

久而久之,王安石就将他视为知心好友,朝中的大小事都跟他说,还向皇帝大力举荐。

可等到变法后,吕惠卿竟伙同他人故意陷害王安石,不仅导致王安石被贬,更是还四处打压。

王安石这才幡然醒悟,吕惠卿先前的都是虚情假意,不过是为了获得宋神宗的信任,好让自己仕途走得更顺畅。

由此可知,从一个人的言语,判断其是不是值得结交,是一点都不靠谱的。

所以请务必要小心身边那些用嘴的人,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他心底究竟有多少的小九九。

不懂感恩的人

曾有人说:“一个人最大的不幸,不是得不到别人的恩,而是得到了,却漠然视之。”

古人们常说的,斗米恩担米仇,也是同样的道理。

北燕王高云出游时曾救下两个快要饿死的人,并赐给了他们不少宝物和美女。

在普通人看来,北燕王可以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明君,可被救的这两个人却丝毫没有满足,反而质问道:

“你都是王了,为什么不再给我们一个官做呢?”

再后来,他们便联手杀死了北燕王。

真的,人心不足蛇吞象,你永远想象不到,不懂感恩的人心底到底有多少欲望要满足。

而且这类人都有个共同点:一味索取而不知回报。

在他们眼中,从来记不住别人的付出,只要别人不帮他,就会大骂人不近人情。

殊不知,他们背叛了过去,也失去了将来,接下来注定孤立无援,找不到任何出路。

透支你善良的人

生活中从来少不了这样一种人,他们擅长利用别人的善良,不断地索取和透支,像极了吸血鬼。

朋友阿亮有个发小,从小就好吃懒做,总跟亲戚好友借钱,但从没有还过。

前两年回老家见了一面后,他就缠上了阿亮,知道阿亮心软好说话,隔三差五就借钱,后来甚至变成了威胁,说不借给他就要饿死了之类的话。

后来有一次,阿亮生病住院,发小还不要脸的狮子大开口,就直接将其拉进了黑名单,彻底断了联系。

不得不承认,这世上有一种坏,算不上大奸大恶,却在肆意消耗他人的善良,并且毫无底线。

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人,就趁早远离吧!

生而为人,真的很不容易,如果把善良和慷慨给错了地方,未来必将走入更恐怖的深渊。

真的很认同一句话,人怕交错友,心怕交错人。

70后的我们,不再年轻,经不起太多人情世故的考验,以后的路更是少不了坎坷。

所以切记,学会对这5种人薄情,多关心关心自己,避免晚景凄凉。

与大家共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