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又㕛叒叕被发现了?

4月1日,一篇有关中医经络的新发现在网上引发热议

在这篇题为《科研人员首次清晰观察到沿人体经络穴位迁移的连续荧光线》的报道中,介绍了“国际期刊《循证补充和替代医学》于3月29日发表的一篇论文”,“以新奥集团生命科技研究院为主的研究人员首次清晰观察到沿人体经络穴位迁移的连续荧光线,这项工作为证实中医经络的存在提供了有力佐证。”

报道内附上了一张“心包经手臂部分

超过20cm长的清晰经络荧光影像”图片。

而不得不提到的是,每当类似研究见诸报端时,激烈的讨论一定充斥着各大平台,其中不乏极端者

而在这些激烈的讨论背后,我们不妨仔细研究一下这篇论文的实验设计逻辑性

研究回顾:融入现代科技的传统针灸研究

这一研究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哈佛医学院贝丝以色列女执事医学中心等机构的学者参与,文章在摘要部分即指出:

针灸经络的解剖学基础仍然是神秘的。尽管人们已经将注意力集中在与肌间/肌内筋膜或较低电阻抗的潜在相关性上,但在过去40年中进行的动物研究表明,在皮肤部位注射的示踪染料(特别是Tc-99m pertechnetate)会产生与针灸经络。为了评估这种现象是否在人类中也可以观察到,研究者在针刺点(PC5,PC6和PC7)和非穴位对照都向真皮层注射了两种荧光染料-荧光素钠和吲哚菁绿(ICG)

15名健康志愿者参加了这项研究。在PC6注射的19种荧光素试验中,15个(79%)与染料沿与心包子午线紧密匹配的路径向近端缓慢扩散有关。

此外,染料在精确的穴位PC3处出现并向近端聚结。在PC5,PC6或PC7穴位处注射ICG时,在靠近注射部位处有相似的轨迹,但当向近端迁移时发散,未能收敛在PC3穴位上

在对照组PC6相邻处注射任何一种染料都不会产生任何明显的线性途径。超声成像和静脉定位装置都没有在可视化的示踪剂通路处显示任何相应的血管(动脉或静脉),但确实显示了与肌间筋膜的相关性。或PC7在靠近注射部位处显示相似的轨迹,但在向近端迁移时会发散,无法在穴位PC3上收敛。

在对照组PC6相邻处注射任何一种染料都不会产生任何明显的线性途径。超声成像和静脉定位装置都没有在可视化的示踪剂通路处显示任何相应的血管(动脉或静脉),但确实显示了与肌间筋膜的相关性

援引文章对图片的说明:荧光素迁移路径的变化。提供实例以揭示染料迁移的变化。(a,b)荧光信号很强,并迅速形成线性轨迹。在与子午线相关的主线旁还观察到了其他侧支线。(c,d)注射后30分钟内沿PC经络线形成断续的虚线。(e)在血管中也可以看到染料。(f)注射后1小时缓慢形成直线路径,并且几乎看不到;

但是,PC3出现在可视化线性路径之前约40分钟。同样,在其他情况下,仅PC3发出荧光,而未观察到线性路径(此处未包括)。(g,h)在PC3处未观察到线性轨迹或点荧光。

这一研究使用了非常客观的方式探索了类似“经络线”结构的存在,尤其值得强调的是在“证实”的同时还进行了“证伪”:即用超声等技术方法表明这些荧光物质并不是随着血管的结构流通的,从而进一步地说明了——在心包穴位而不是在相邻的非穴位控制点注射荧光染料(荧光素钠和ICG)后,在此子午线附近观察到了它们的荧光线。尤其是荧光素钠的出现,表面上看来恰好在预先划定PC3的地方融合在一起。这些谱系不能归因于血管或淋巴管。

这些发现加强了先前的研究,该研究确定了示踪染料沿着类似于经络的线性路径的迁移路径。这项研究也可能有助于整合各种针对针灸结构的客观基础而提出的解剖学关联

激烈辩论后的反思

每当提起“经络实质研究”,上世纪中期的“金凤汉”事件就会被提出——1960年,朝鲜平壤医科大学教授、平壤医科大学教研组主任金凤汉宣称发现了穴位“小体”,朝鲜当局为此成立了“经络研究所”。

1963年,金凤汉在《朝鲜医学科学院杂志学报》(Journal of the DPRK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第5期上发表了《On the Kyungrak system》的论文,这篇论文长达40页,宣称找到了经络,并将之命名为“凤汉管” (Bonghan duct) 和“表层凤汉小体” (Bonghan corpuscle)。

在金凤汉研究成果报告会之后两个星期,1963年12月14日,我国以第四版半版和第五版、第六版两个整版的版面,全文刊登金凤汉《关于经络系统》的研究报告。

评论员认为金凤汉的发现是具有世界意义的贡献。它表明朝鲜科学家在经络系统的形态学、实验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组织化学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而随后,大阪市立大学医学部副教授藤原知组织了研究小组,进行重组回溯性实验研究,但经过大量实验之后,并未发现“凤汉管”和“表层凤汉小体”的确实证据。奥地利的组织学专家 Von Kellner G 在同类研究之后,指所谓的“凤汉小体”只是一种胚胎发育期残留下来的小器官,不可能有所谓的经络功能。

而今天我们讨论的文章与上述研究并不完全一致,事实上,In Vivo Visualization of the Pericardium Meridian with Fluorescent Dyes的研究在给出结论时更为慎重,只是指出,这些结构可能与经络现象相关,为经络实质研究提供了相关解剖学的线索,而并未将研究发现的“线”等同于“经络”。

虽然说被部分媒体“过度解读”,但也是意料之中,而这更加反应的问题是——科研是否应该向着“科普”的方向发展?

在更多大众眼里,“经络”就应该是一条线,甚至在非医学专业的学者眼中,“经络”也应该是一条线,那么,是否所有的研究都应该反复的去论证这条线,而不是去研究这条线的临床价值?这是值得针灸研究者深思的。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