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头条:临床半夏应用拾珍
《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英国一军医屡屡吐,绝食者久矣。日本医生与美医生协力治疗之,呕吐卒不止,乞诊于余,当时已认患者为不起之人,但求余一决其死生而已。余遂向两氏曰:余有一策,试姑行之。遂辞归检查汉法医书,制小半夏加茯苓汤,贮瓶令其服用,一二服后奇效忽显,数日竟回复原有之康健。至今半夏浸剂,遂为一种之镇呕剂,先行于医科大学,次及于各病院与医家。(张锡纯治呕,技高一筹,独用半夏,力起沉疴,使得国际大夫们赞叹不已,敬佩至极。)
按:此证若用大半夏汤加赭石尤效,因吐久则伤津伤气,方中人参能生津补气,加赭石以助之,力又专于下行也。若有热者,可再加天冬佐之,若无自制半夏,可用药局清半夏两许,淘净矾味入煎。
孟景春经验 用半夏治失眠者,有半夏、夏枯草相配,疗效亦十分可信。其方为半夏、夏枯草各10克,服之即得安睡(方见《冷庐医话》卷三不寐篇)。其案云:偶从杭州沈雨溥书坊购得《医学秘旨》一册,有治不睡方,所得,并释其病机曰:“知为阴阳违和,二气不交,盖半夏得阴而生,夏枯草得至阳而长,是阴阳融合之妙也。”笔者在临床中治失眠亦常用以奏效。此方应用之体征和症状,舌苔必见黄腻,不寐且有烦躁者,即可用此。朱老盛赞此方配伍之佳,并谓:“若加珍珠母30克入肝安魂,则立意更为周匝,并可引用之治疗多种肝病所致之顽固失眠。”
石恩骏经验 余认为半夏属脾、胃、胆三经正药,祛痰实其专长。俗谓怪病属痰,实则诸多常见病、多发病与痰亦有密切关系,有医者认为二陈汤、温胆汤、小柴胡汤三方可治百余种病证,实均与半夏治痰有关。余常用十味温胆汤治疗数十种病证,其认识也基于此。以祛痰而识半夏药理,其用也实惠。余治顽固失眠证,百方无效者,知其痰蕴胆腑,上扰元神,仿半夏秫米汤,用生半夏30g,薏苡仁120g,煎煮90分钟,服之常有良效。
老爷爷说,这半夏外用能消肿散结止痛,最善于治疗痈疽,无名肿毒,甚至毒蛇咬伤,它能够把局部咬开口,给邪以出路。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浙江中医杂志》记载,刘某,男,25岁,耳边长癣疮,久治不愈,患处痒痛发红,如铜钱大,缠缠绵绵三年多,时好时坏,后用新鲜生半夏加醋三四滴,捣烂磨汁,擦抹患处,一日三次,七天痊愈。
半夏拾珍
1、王绵之经验 经行鼻衄,巧用半夏通降 数十年前,王氏悬壶初业,治一广东籍少女,闭经3个月余,脉证合参,投温经汤,因不明方中用半夏之义,遂弃之。药后倒经鼻衄未愈,经当时苏北名医王蕴宽老先生指点,始知其不效之因在于方中无半夏之故。遂于方中加半夏,服药后衄愈。自此,王氏论温经汤精妙幽微,半夏乃阳明胃经药,降逆散结,燥湿化痰。但半夏降逆不局限在阳明胃经。《内经》十三方中有半夏秫米汤治“目不瞑,不得卧”之证。《灵枢·邪客》有“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以通,其卧立至”的论述。阳偏盛而阴偏虚,阳气不得入于阴;所以目不瞑且不得卧。后世对胃不和则卧不安之证用和胃法,取半夏秫米汤通调阴阳且降逆气。治倒经鼻衄亦借用半夏,乃缘冲任二脉与阳明胃相通,取半夏之降逆下行而作用于冲任。后世有用麦门冬汤加减治“倒经”者,亦寓此义。
指月按:阳明胃经上行头面,整个头面充血,血衄,通过通降阳明,可以令血气下达,这样气为血之帅,重用半夏降阳明之气,这样其血自止。同时阳明胃肠经循行头面,所以古人说面黑者必便难。通过通降阳明,亦可以令面中气色光洁红润,这也是浊降清升之道。所以巧用半夏降逆,亦可以令神清容美。
2、黄荫儒经验 半夏是治疗痰饮、呕吐之要药。1963年冬,身患呕吐,心下痞闷,头昏目眩,心悸,三服小半夏加茯苓汤,半夏初用12克,眩悸稍减,而呕吐未除,改用它方,眩悸又复加重,时至第七天,病仍未愈,在无可奈何之中,查阅有关文散,以求正确治法,得知陈修园、张山雷等名医论半夏不宜过于炮制,复考《伤寒》、《金匮》用半夏诸方,亦只洗而已,始悟方之无效,并非半夏之过,乃炮制之失宜。因此,启发了我用生半夏之决心,于是,用生半夏2分研末,为避免接触口腔咽喉,裹以粉衣吞服(粉衣即是将大米磨成粉后蒸熟作为一种薄片的食品),仍以小半夏加茯苓汤送下,果然出于意料之外,一剂即病除。自此,凡遇到痰湿及呕吐患者,使用半夏方剂,必另加生半夏末2~3分以粉衣包裹吞服,无不获效。但每次均以粉衣包裹生半夏末,甚感不便,乃直接用生半夏处方煎剂,其效比吞生半夏末并未逊色,亦无口腔辛麻戟喉等副作用出现,经此事实证明,生半夏不可内服已被打破。此后,对痰湿旺盛或呕吐有效患者,在处方使用半夏,无不以生者见奇功。
指月按:生半夏确实有毒,主要是麻戟人咽喉,令人唇舌肿胀,语言难出,如果能够用胶囊包裹,取暗度陈仓之意,偷渡过咽喉,那么它的药效就能够充分地发挥,同时生半夏的毒性不溶于水,你只要入煎剂久煎,喝了也没事。
生姜能制其毒,故有半夏畏生姜之说,古方有半夏者,每合生姜同用。诚然,笔者曾以粉衣裹生半夏末吞服,因粉衣破烂,生半夏末黏喉而发生咽中麻痒辛痛,饮以生姜汁,确能立即解之。
3、邓朝纲经验 大剂生姜半夏汤治眉棱角痛效好 生姜半夏汤出自《金匮》。该方用于“病入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胸中愤愤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笔者借古方新用,加大剂量,疗效更著。治愈眉棱角痛之患者108例。用量及服法:鲜生姜30~50克,生半夏30~60克(一剂量)。用沸水泡后频频服用,或用武火煎半小时后频频服用。
刘某,男,38岁,木工。患眉棱角痛,发时痛如锥刺,历经7载,求医二十余人,痛乃依然。余投生姜半夏汤治之:鲜生姜30克,生半夏50克。嘱滚水泡服,代茶频饮。患者惧疑,言两味药是毒性之品能疗我之顽疾乎?余曰:不妨试之。服之果效。一剂痛减,两剂痛止。为巩固疗效,再服两剂。1983年4月,复发一次,仍投原方治愈。多年痼疾,豁然而除,迄今未发。
余在近40年的临床中,用生半夏特别是时以大剂量的生半夏治眉梭角痛和其他顽痰怪病,尚未发生过中毒症状。生半夏力猛,大剂量功宏,但须注意先煎、久泡或以鲜生姜同配为要。而当茶频频呷服乃防其不测。
指月按:世间良方书说尽,很多良方验方,都是古人亲身试效过的,而这生姜半夏汤治疗眉棱骨痛,也是这样。在《重订严氏济生方》中记载玉液汤治眉棱骨痛。半夏六钱,生姜十片,水煎去渣,纳沉香末少许服。
《脾胃论》云:“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这半夏通降阳明,同时又能燥化痰湿,眉棱骨归于阳明胃经所管,痰湿上泛,容易作痛,痰湿下行,不阻经塞络,痛去如失。但生半夏有毒,医家大都忌用。如果能够先煎久煎,加进生姜,那么毒性就能够被控制住。而且半夏之毒性不融于水,只要不是直接用口去尝生半夏,而是煎汤饮服,就不致伤人,却能愈病。
4、明·徐树巫《识小录》:半夏一名守田,一名水玉,能治夜不寐。姑苏张镰水,名康忠,常治董尚书得阳不眠,用百部一两,半夏一两,董即得美睡,酬之百金。
指月按:百部治肺热,半夏降胃逆,所以这种失眠,一般是右路肺胃脉势不降,那么百部配半夏效果良。以一民间小偏方便获得百金之赠,足见民间小偏方不可小视也。方子虽小,理却奇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