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字诀 “斗笋(榫)” 杨家打手要法(中)

二十四、太极拳推手是技击的训练法

太极拳推手,也有称为太极拳挡手或太极拳揉手的。太极拳推手是训练太极拳技击应用的一种训练法,并不是太极拳惟一的打法。

太极拳推手时,通过二人互相推揉两臂和身体,练习听劲、审敌渐至懂劲和掌握发拿打化的基础技巧,然后再深造并逐渐掌握和精於打手搏击的目的。

有些人认为太极拳推手,就是太极拳的打法,是欠妥的。

各种拳术的打法,多为散打,而无推手。摔跤讲摔。太极拳不可以用推手与他们应对,而应以太极拳的各种打法去应对。以己之长、克敌之短,以静御动、以柔克刚。以“四两拨千斤”去制敌取胜。

过去老前辈授徒时,要求弟子打三年轮,即“四正手”与“四隅手”,不准问劲。主要使练者练好粘黏连随,无顶偏丢抗。通体顺遂,并达到良好的听、审能力以后,才可以进一步练习发拿打化。实践证明这样训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实效。

二十五、要和三种人练习推手和技击

经验证明,和三种不同程度的太极拳练者,去互相练习推手和技击,是练习太极拳推手和应用的一种方法。

1、高於自己水平的人。如和自己的师长与益友去练习,抱着虚心请教的态度,学习他们的技术和经验,以提高自己。

2、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相等的人。如和自己的师兄弟、同学、朋友,大家水平差不太多,可以互相切磋琢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和低於自己水平的人。要抱着帮助别人和谦虚的态度去和这些人练习。这样可以把自己学到的技术,通过练习,印证其实效,提高自己推手和技击的能力。

二十六、太极拳之推腿法

太极功系里的太极拳,除有推手的训练之外,还有推腿之训练。太极拳推腿训练法,长期以来,不为外人所知。即便是太极功系的门徒,其功夫不到一定程度,也不轻易传授推腿法。

推腿法的训练目的是使练者能“以腿当臂”、“以膝当肘”、“以脚当手”。经过严格训练以后,使练者的腿、膝、足既能做到粘黏连随,又能做到发捆打化。以期达到周身皆是“拳”,无一处不能应用的目的。

太极拳之推腿法,为二人配合对练的一种方法。

练习时和推手一样,将彼此左腿或右腿之膝下外侧(足三里穴处),面对面各出一步相贴住,而后互相进退身,以两腿相推揉。这种推腿法又名“左右平轮推腿法”。

另有“插肩提腿推腿法”:二人练习时,面对面各以一手搭於对方的肩部,然后提起所推之腿,以上下方向之立轮推揉。这种推腿法又名“上下立轮推腿法”。

二十七、谈谈打手的“动急急应”与“动缓缓随”

太极拳论曰:“无过不及,随曲就伸”、“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这些经典名句,讲的是太极拳应用与推手的基本原理。要做到上述标准,最主要的是要将“粘黏连随”练好。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之中,还有“急”与“缓”的速度问题。前辈先师们说:无论行功和快架,无论打手和应对,都要练到既能“真快”又能“真慢”才成。

所谓“真慢”,“慢而不滞”;所谓“真快”,“快而不浮”。

“真慢”与“真快”必须仔细留心长期不懈地从行功、用架(快拳)、散手、推手中去追求,从磨炼中逐渐练到身上,切不可急於求成。待练就心定、意浮,才能以静制动,机先动静。

练就各种功法,才可劲锐气活。《八字歌》曰“果能粘黏连随字,得其环中不支离”。如果能够做到“随曲就伸”,则应对时可以“无过”、“无不及”矣。

二十八、万变不离其根

太极功系的各种功法,都要求必须“根起根落”。所谓根,是对重心而说的,也就是脚。“根深叶茂、本固枝荣”,生动说明了根脚的重要性。

在势功与打手和应用时,无论变“势”或者是变“劲”,都要“根起根落”,“万变不离其根”。

势功中的各种动作,如:起、落、进、退、曲、伸、俯、仰,都要通过虚实、开合由“根”上变。打手与应用同样要求“根进根退”、“根转根换”、“根拿根放”。由“脚”上变看一招一式、发劲,对攻守皆很重要。

太极功系所谓的“劲”是学力,即带有术技巧的力量称为“劲”。劲是含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总和,亦即学力加反作用力的“合力”。反作用力产生於脚的下踩。拳论曰:“其根在於脚,发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这已说明了“根”在势功与应对上的作用了。

二十九、推手时要“对待无病”

太极拳推手练习时,要求在对峙时不要出现毛病。“病”者,手上的凸凹、断续、缺陷,所谓三大病也。所以在练习推手的粘黏连随时,必须避免产生上述毛病,以免为人所乘。

推手练习还有“顶、偏、丢、抗”四大病之说。

顶:势与劲在对待时冒头,产生顶撞。

偏:势与劲在对待时偏离而失中。

丢:脱手而失掉“粘黏连随”。

抗:以拙力相对抗。

以上诸病直接影响了“发拿打化”的效果。推手时自己要力求无病。如对峙时发现对方有上述的“三大病”、“四大病”时,应及时乘虚而入,机不可失。

当然在对峙时,我也可以用“触动”之法,有意识地制造对方出“病”,以利我之击发。

三十、先发先至与后发先至

太极功系在应对打手时,最重要的法则,是要求做到“先中先”与“后中先”二法。

先中先,即“先发先至”也。就是说打手时是讲究“主攻”的,而不是一味的等待。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太极拳一定要“走而后发”。这种观点是消极的、被动的、错误的。太极拳打手也须采取主攻,出手要占先,一定要做到“先发先至”,即必须抢先命中。“先发”而不能“先至”,则容易铸成大错也。

“后中先”,即“后发先至”也。太极拳是以静制动的功夫,但必须要“机先动静”。对峙时虽然是待机而动,但必须於“后发手”时,要先命中对方,务求后发而先击中敌人。

拳论曰:“彼不动,己不动,彼若动,己先动”;又曰:“彼力尚未及我身,我意已入彼骨里”。故在应对打手时,只要求做到一个“先”字。学者宜三思之。

三十一、重手不接

重手不接是太极功系里打手的重要原则。因为太极功系里的打手,是以柔克刚、以邢制砌、以小胜大、以弱胜强之术。不主张以功力制人,纯以崇尚变化和利用技巧取胜,非“力大胜力小”也。有人认为“四两拨千斤”之术不大可能,认为没有“万斤力打不了千斤力”,实是对太极功系的打法既不清楚,又有所误解。

太极功系对待重手,原则上是不接其手,但是不接,非不打也。避其锋芒、引其落空,或顺势而粘之、或诱导其失重,然后循其漏洞而击之。总之,“不用顾盼拟合,信手而应”的打法,其术精矣。

故重手不接,宜空其力而击之、宜引其力而击之、宜截其力而击之、宜先其力而击之……等等,要看对待当时的具体情况而定,随机应变的原则是十分重要的。

三十二、逢丢必打

逢丢必打是太极功系里打手应用时的重要法则。

太极拳推手是训练听劲、审敌、粘黏连随、发拿打化的一种方法。推手时如遇对方“丢手”(抽手)、其动机必欲击我,当此之际,我如不“发打”,必为人所乘。故必须“逢丢必打”的原则去对待,才不会失误。当与人散打技击时,太极功练者多善用粘黏手接对方之来手。如对方突然抽手,我亦须迅速击之,否则必遭到打击。

所谓逢丢必打的“丢”,包括对方“势”、“劲”上的“抽、撤、软、离、空、断、凹、逃……”等现象。遇到上述情况,都谓之“丢”。故必须及时击之,以防对方抽手再击我。故逢丢不打,乃打手应用中的大错,学者应特别留意。

三十三、推手时的设“轴”法

练习太极拳推手时,多数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当二人搭手时,产生了接触点之后,在接触点处,不是顶住推,就是跑点推。顶住推,就是力顶力;跑点推就是你软我也软。其结果是很难练到使用“十三势”去提高技术。

如果双方都能刻意地在接触点处设个“轴”,利用接触点的圆心为“轴”,先去“定”住对方,并且向着有利於自己的方向去变转,这样既能走化对方,又能使对方变到不利的位置上。即我顺人背时,那么发拿打化,岂不是可以得心应手了。

设轴,要顺应对方之来势或来劲去变化。轴大体上可以分为:平轴(平面接触点);立轴(立面接触点);斜轴(侧面接触点)……等;这些可称之为“有形轴”。在散打搏击时,彼此没接触上的时候,利用离、空的手法设的轴称为“无形轴”,这是太极功系里的高难技术。总之,设轴的目的,是使对方在十三势的变化中,失重、倾斜,以利我之发拿打化。

三十四、打手的“垫”字诀

所谓“垫”字诀,就是当与对方打手或技击时,自己的两臂与对方相搭,或者是自己的臂部、腕部等处,甫被对方抓住或拿住之际,我迅速设法在对方的臂部,用手加一力点,这个加上去的力点叫做“垫”。

“垫”可以加在对方的小臂、上臂的任何部位。加“垫”是刺激对方,。泄力、回力、分力、截力,或“合”其力使其僵整,以利我之还击。

加“垫”时,要先用“度、量、衡”的方法,察明对方来力之尺寸、大小、轻重等,然后以适当的“垫”加於其身。如果情况不明又使用的不恰当,“过”与“不及”,皆会失效。

故所加的“垫”要分大小、薄厚、轻重。应在实践中去体会之,要熟练掌握加“垫”的技法才好。

三十五、打手的“穿”字诀

太极功系里在打手与技击时,常使用“穿”字诀。

穿就是用某种手势,或由双方接触点处,以劲去穿连对方,包括其关节或部位,使其多个关节或部位,经我之穿串而僵滞,以利我之“发拿打化”之用。

当我与对方打手或技击时,如果对方来势或来力击我,我多采用松散关节或接触部位的方法,去走化对方的攻击。反之,我如能在应对时使用“穿”字诀,即设法将对方多个关节或部位穿连而僵滞,则对方必然无法走化而为我所乘。

穿的部位,由接触点以“劲”穿对方的顶、肩、腰、膀、膝、足等,如:拿住对方的手,穿其肩、顶;擒住对方之臂,穿其腰、胯……等。

散打技击时,要在粘住对方、或擒拿住对方之后,再变势、变劲而穿击之,可获全胜矣。

在打手和技击之“穿”字诀的用法里,有“打弓弦”和“打弓背”两种方法。所谓弓弦、弓背,是比喻对方的两手和两肩。如与对方的左手搭手后,由左手的接触点到对方的右肩,形成一“弓”形状区域。此时由接触点处,以“劲”经对方胸前,穿击其右肩时,似沿“弓弦”路线发劲,谓之“打弓眩”;如果由接触点处,以“劲”经对方臂之外侧,环击其右肩,似沿“弓背”路线发劲,谓之“打弓背”。由左臂之内外侧,“穿”击其头顶,也可比喻为“打弓弦”或“打弓背”。这些“穿”打的方法和名称,都是前辈先师们留传下来的,语言朴素,方法精绝。

散打技击时,必须先粘黏住对方的来手,我用势或劲制住其手臂之后,再变劲“穿”击之。顺应其势,打其弓弦或弓背,始可奏效矣。

三十六、释“彼力尚未及我身,我意已入彼骨里”

太极拳论曰:“彼力尚未及我身,我意已入彼骨里。”这句拳论主要针对推手而言。当与对方推手应对时,对方之力尚未出,在接触对方之始,即用“意”渗入到对方的骨头里。其实这是入侵,是用“意”引自身之“气”入侵,所谓:“意之所至,气亦至焉。”入侵时如果不用“意”而用“力”则谬矣。只有入侵之后,才能做到:“彼不动,己不动;彼若动,己先动。”入侵后既能“听”也能“审”,自可顺其势而发打之。

“彼力尚未及我身,我意已入彼骨里”,实际上也是“抢位”,用“意、气”抢位,使对方很难察觉到我已入侵。由於我不用“力”而用“意、气”,则对方无法察觉我之虚实与动静,自然受制於我也。

三十七、释“舍己从人”

太极拳论曰:“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讲的“舍”,应解释为“捨”。应对时自己要“捨”掉甚么呢?就是要摒弃掉自己的主见。因为太极拳是以“应物自然”为主旨的拳术。所谓“从人”,就是顺应对方的来势而击之。过去前辈先师们常说:“怎么来,就怎么打。”就是“舍己从人”的意思。

所谓舍己,并非真的“捨”己,是顺应来势,伺机而动;乘虚而入,避实就虚;因势利导,后发先至,这样理解才较为要当。

能做到“舍己从人”才是太极拳最好的御敌之方法。故前辈先师们又教导后学,不要“舍近而求远”。

要艺精技纯,才能做到“舍己从人”。要有胆量,敢不敢捨?能不能捨?“艺高人胆大”,练者仍须从艺精技纯上下功夫。

三十八、谈谈“走化”

太极拳论曰: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又曰:粘即是走,走即是粘。从两则拳论的字义上,明显地看出,因所谓“走”者,化也。以我之“柔”走化对方之“刚”。有些人误认为只要用“软(弱) ”去退避对方之“刚”,就算“走化”了。所以在与对方对峙时,就很被动,往往因为“弱”而被人所制。

走化之中,必须包含“粘”字在内。即使用“以柔克刚”之时,要我“顺”而制对方於“背”。“我顺人背”方能制人,而免被人制。故走化,不应该消极地去走化,一味地软(弱),是错误的。走化之中,应含“粘”、含“顾”、含“拿”、含“打”,要寓“发、拿、打”於“化”法之中,才是真的“走化”。

三十九、释“双重”

太极拳论曰“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指的是在打手或技击时,两手的虚实宜分清楚。在所谓的刚柔相济之中,单重可走,双重则滞矣。

双重与双用不同。双重之病主要是在对峙时,两手产生不同时、不同向、不同速、不同用等等毛病。两手出现不协调、不贯串、不一致、产生凸凹、断续、缺陷等空隙,这时自己就已经僵滞而无灵活可言。所以这样的双重谓之病。双用则不同,所谓双用,是指在对峙时,两手既同时、又同向、又同重、又同速、又同用,双手配合精微,通体贯串,丝毫无间。此时乃双手完整之用,故不为病。

太极拳论曰:“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故练太极功者,贵在一个“悟”字。

四十、释“四两拨千斤”

太极功系里对太极拳所下的定义是:“以意导体,不用拙力;以静制动,机先动静;以柔克刚,刚柔相济;以小胜大,四两拨千斤。”所以“以小胜大,四两拨千斤”是太极拳的四项标准之一,也是鉴别是否是“真”的太极拳的方法。

当前有些人误称:“万斤力才能打千斤力。”实为旁门之说。太极拳论曰:“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又曰:“牵动四两拨千斤,妙在“牵动”二字上,就是说:在对峙时,能将对方“牵动”起来之后,再用“四两拨千斤”就容易生效了。而则如无“牵动”,从力学上讲,若不多於千斤力,就无法去打千斤力了。

太极功系里,牵动对方的方法甚多。如:引其落空、诱其失重、拿其反背、导其偏斜,变其呼吸……等法。待对方被牵动与控制之后,再施以太极功精妙绝伦的学力─劲,无不信手而应。故“四两拨千斤”,并非夸张之说,乃科学的技巧也。

四十一、“无过不及”应注意

太极拳的打手法里,有“无过不及”之说。“无过不及”应该解释为:在推手练习和技击应用上,应该注意做到“无过”和“无不及”。

在推手练习和技击应用时,一定要使自己的势和所用的劲,始终保持不丢不顶。如果势与劲用之过头,则必然会偏离自己的重心,有失中的危险。如果自己的势和劲,使用的不到位,即击发不到对方身上,则必然落空。这样既打击不到对方,又有被击之险。所以“过”与“不及”皆应避免。推手和技击时“得其图中”是很重要的事。

太极拳论曰:“差之丝毫,谬之千里”并非夸张之句。因为在推手和技击时,如果差之丝毫也同样会失效,所以太极功系里的“十字诀”,即准、是、稳、脆、真、恰、巧、变、改、整,须领悟并谨守之。

四十二、“欲提先沉”与补手法

太极拳推手和技击时所用的“提”法,指的是设法掀对方的根,使其重心浮起,再乘势而击之。但是在“提”时,应先以沉劲向其脚坠击,荡摇重心后使其冒升、拔根失重,才可以“提”发。

太极拳的提法,不是用拙力硬提,而是借对方浮起而“提”之。“提”也可称为一种“劲”。它与粘黏劲是不同的。粘黏劲多利用对方之来力,或经触动对方产生反作用力之后而“粘”之。故提劲与粘黏劲之分别在手法上“提”较重而“粘黏”较轻。因为提用沉坠,粘黏用触动也。其劲属於一老一嫩之故。

所以使用“提”法,必须“欲提先沉”、“沉而后提”,此亦为太极拳牵动对方之法。如果在使用提或粘黏时不够轻脆或失效,切记应迅速再做二次提或粘黏,千万不要“回”劲。连发劲可用,回劲不可要。另一方法是用一只手附於对方的背部,如果提或粘黏的不脆,可由其背后补手牵动之。但是补手一定要与提或粘黏同时、同向、同速,勿出现双重之病。

四十三、释“引进落空”

太极拳《打手歌》曰:“引进落空合即出。”在太极拳技击与推手中,引进落空是一项重要的法则。“引进”必须“落空”。引进是手段,落空是目的。

引进时,必须含有“诱”字,也要含有“走”字。“引进”忌讳往自己身上“引”,应当往“落空”之处去“引”,诱敌深入而不是引狼入室。故引进之中要有拿、要有顾、要引其“反背”。

“引进”妙在“落空”,无论对方来势多么凶猛,也不论对方来力多么狠重,只要使其“落空”,则对我绝无伤害可言。

太极功系有“空劲”的用法。空的用法有:离、漏、扔、掉等法。从引进落空的形式上讲,可分为:大引进、小落空;小引进、大落空;大引进、大落空;小引进、小落空等。其分别在於“引”的大小和“落空”的大小而已。上述诸法,以小引进、大落空为佳法,盖因其极具震撼的威力也。

四十四、释“斗笋(榫)”

前辈先师们形容和解释太极拳技击和推手时,有“斗笋(榫)”之说。甚么是“笋(榫)”?就是当二人技击或推手时,双方一经接触,必会产生“力”或“劲”的作用点。造些作用点在双方身上,不论是多少、大小、轻重,只要接触上对方,就如同将“笋(榫)”楔入对方身上。二人的情况完全一样,随之而来的彼此“发拿打化”的争夺、如同双方争夺“笋(榫)”的胜负。所以前辈先师形容和解释这种争夺,谓之“斗笋(榫)”。

“笋(榫)”因对方的来势、来力、来劲之不同,有宽、窄、老、嫩之分。故当与人技击和推手时,甫经接触,必须先察明“笋(榫)”的情况,方可以应对。太极功系对峙之法有:

堵笋(榫):甫经接触,在对方未楔入之前堵截之。

撅笋(榫):一经被楔入,由其“笋(榫)”根撅断之

脱笋(榫):一经接触,即刻走化之。

倒插笋(榫):一经接触,略做转圜,将对方之“笋(榫)”还原并楔人对方之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