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的开端: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青阳帝君2019-09-01 23:27:53

传说中的上古历史:三皇五帝

在中国最早的古史系统之古史传说中,三皇五帝广为流传,到秦汉时期各地文化融合后把三皇五帝之说载入史册。

“皇”的原义还有“大”和“美”一说,不作名词用。战国末,因上帝的“帝”字被作为人主的称呼,遂用“皇”字来称上帝,如《楚辞》中的西皇、东皇、上皇等。时又有天皇、地皇、泰皇之名,称为“三皇”。在《周礼》、《吕氏春秋》与《庄子》中也始有指人主的“三皇五帝”,《管子》并对皇、帝、王、霸四者的不同意义作了解释,但都未实定其人名

“帝”原指天帝,五帝为五方神,即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纪。后增补轩辕、神农等五位上古部落首领作为“五帝”。上古部落首领“五帝”之名在孟子时尚未出现,他书中只提到“三王五霸”。《荀子》中才有“五帝”一词排在“三王”前,但无人名,只在其《议兵篇》中称尧、舜、禹、汤为“四帝”。《孙子兵法》有“此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句,似亦有四帝、五帝之称(但梅尧臣谓此“帝”字系“军”之讹)。《管子》及《庄子》所屡称“三皇五帝”,也都未指实人名。《庄子·胠箧》列举了古帝十二名及全书中屡次提到其他古帝,《六韬》列举了古帝十五名,《逸周书》所列古帝多达二十六名

秦汉后所增补的“三皇”有五说:

1、《尚书大传》为燧人、伏羲、神农。《礼·含文嘉》《春秋命历序》亦同此说而以燧人居中。

2、《春秋运斗枢》为伏羲、女娲、神农。

3、《礼·号谥记》为伏羲、神农、祝融。《孝经钩命决》引《礼》同此,但以祝融居末。

4、《白虎通》说为伏羲、神农、共工。

三皇

5、西汉末的《世经》所排古史系统,在黄帝和颛顼之间加有少昊金天氏,使战国时说的“五帝”中多了一帝。于是有人把原五帝之首的黄帝升为三皇,与伏羲、神农并列。首先是《礼·稽命徵》持此说,张衡上汉顺帝书及其后的皇甫谧《帝王世纪》亦从之。接着是伪《尚书序》宣扬此说,由于它的经书地位,从此伏羲、神农、黄帝成为中国历史中最古的三位帝王。其实上述诸说皆为西汉末以后纬书所编造的神话东方天帝太昊伏羲,属神句芒;南方天帝炎帝神农,属神祝融;西方天帝少昊金天,属神蓐收;北方天帝颛顼高阳,属神玄冥;中央天帝黄帝轩辕,属神后土。

五方五帝

汉代仍传有天神中的三皇,西汉末纬书《春秋命历序》《始学篇》等以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道教经典中的三皇分初、中、后三组。自战国后期或汉代记载神话和历史传说文籍中,先后出现了很多古帝或宗神名号,大抵居西边的有黄帝、炎帝以及伯夷、共工、鲧、禹、四岳、稷(弃)、高圉、太王、玄嚣、蟜极、昌意、青阳等,居东边的有太皞、少昊挚、颛顼、高阳、高辛、尧、羿、浞、浇、俊(即喾)、契、冥、上甲微等,地区未明的有帝鸿氏、缙云氏、金天氏、烈山氏、陶唐氏(前二者可能在西、后三者可能在东)等,由东而西的有伯翳、非子等,本在东而一部南移的有祝融即重黎,及其后裔八姓(如季连芈姓为楚祖)等等。

后世增补的三皇五帝,并不是真正的帝王,仅上古时期出现的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后人追尊他们为“皇”或“帝”。人民则把他们敬为神灵,以各种美丽的神话传说来宣扬他们的伟大业绩。上古历史时期,即“三皇五帝时代”,又称“上古时代”、“远古时代”或“神话时代”。也可以简称为“三皇五帝”。三皇五帝率领民众开创了中华上古文明。

考古学中的上古历史

近代讲述中国历史,一般从新石器时代说起,与上古历史有关的则是华北地区的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

中国大约在前1万年就已进入新石器时代,大致可分为4期:

早期约当公元前10000~前7000年,以华南的洞穴遗址和贝丘遗址为主,有少量磨制石器和陶器,农业已有萌芽,个别地点已会养猪。

中期约当公元前7000~前5000年,华北的磁山文化等已有较发达的旱地农业,种植粟、黍,养猪,并有较发达的磨制石器和陶器;华中的彭头山文化(见彭头山遗址)等已栽植水稻,养猪和水牛等,磨制石器尚不多见,陶器则比较发达。

晚期约当公元前5000~前3500年,华北主要是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农业进一步发展,有较大的聚落,如半坡和姜寨等(见半坡文化,姜寨遗址),流行多人二次合葬,发达的彩陶是一大特色。华中主要是河姆渡文化和大溪文化等。河姆渡文化有极为丰富的稻谷遗存和骨耜等水田耕作农具,大溪文化中房屋建筑往往用稻壳掺泥抹墙,陶器胎壁内也掺有大量稻壳,表明稻作农业已有很大的发展。

最后一期铜石并用时代(也可不归入新石器时代),约当前3500~前2000年。这时华北主要是山东龙山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华中主要是良渚文化和石家河文化。这时已普遍出现小件铜器,有了中心聚落和最早的城址,如山东章丘城子崖城址,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湖北天门石家河和湖南澧县城头山的城址等。房屋建筑中出现分间式大型建筑,开始用白灰和土坯抹地、筑墙。陶器普遍采用轮制,出现大量的精美玉器,石器中钺、镞等武器明显增加。墓葬出现两极分化,大墓往往有棺有椁,有丰富、精美的随葬品;小墓则既无葬具,多数也没有任何随葬物品。良渚文化中甚至出现大规模的人工堆筑的贵族坟山。这种物质财富的增加和贫富与社会地位的两极分化,预示着文明社会行将来临

仰韶文化

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即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持续时长2000年左右 ),以汾、洛、渭诸黄河支流汇集的豫西、晋南、关中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甘、青接壤地带),兴起了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因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故将此文化称之为仰韶文化

渑池仰韶文化博物馆

分布情况

仰韶文化作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最重要考古文化,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地区及其边缘地区,大约处于32~41度、东经106~114度之间,仰韶文化绝对年代在4933BC~2923BC左右,其延续时间约2000年。加上零口二期一类遗存的年代,其上限当为5000BC。其地位十分显赫,影响也十分久远。

从1921年渑池仰韶村遗址发现到2000年,全国有统计的仰韶文化遗址共5013处,其分布范围,东起豫东,西至甘肃、青海,北到河套内蒙古长城一线,南抵江汉,中心地区在豫西、晋南、陕东一带。分布省份有陕西、河南、山西、甘肃、河北、内蒙古、湖北、青海、宁夏9个省区。

仰韶文化分布图

大汶口文化

大约同时代,距今约公元前4500年~前2500年(距今约6500年至4500年,延续时间约2000年左右),东至黄海之滨,西至鲁西平原东部,北达渤海北岸,南到江苏淮北一带,也兴起了一种以夹砂陶和泥质红陶为主,并伴有灰陶、黑陶,以及少量硬质白陶的彩陶文化,因发现于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遗址,而得名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遗址博物馆

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为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找到了渊源,也为研究黄淮流域及山东、浙江沿海地区的原始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大汶口文化的发现及其与山东龙山文化的传承关系的确定,证明山东、苏北一带是一个以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为主体的,又自成系统的文化区。

分布情况

大汶口文化是分布于中国黄河下游和江淮地区的一种文化。1959年在山东泰安、宁阳两县(今为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与宁阳县)交界的大汶口、堡头遗址,发掘了成百座墓葬,出土了大批独具风格的文物。以后同一类型文化的遗址和墓葬在山东和苏北的广大区域也不断发现,这就是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分布范围十分广阔,主要分布区域大体以泰山地区为中心,东起黄海之滨,西到鲁西、豫东,北至渤海南岸,南至皖北、淮北一带,覆盖山东、苏北、皖北和豫东的汶河、泗河、沂河、淄河、淮河下游的广大地区。

大汶口文化的早期阶段基本上只分布在山东和苏北地区,其南界不过黄河,向北到达鲁北地区,西界在运河两侧,东至黄海。大汶口文化中期阶段的分布范围南、北两界无大变化,但有迹象表明,当时可能已经开始了向西扩展的趋势。在皖北、豫东普遍发现了大汶口文化晚期的遗存,在淮阳平粮台、鹿邑栾台、蒙城尉迟寺等都发掘出明确属于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底层堆积。也就是说,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分布范围已经向西扩展到了淮阳一带。至于豫中地区和辽东半岛南部地区,亦发现了不少包含有大汶口文化因素甚至是个别大汶口墓葬的遗存,但在整体上并未改变当地的文化性质,可以说是大汶口文化的影响所达到的最远地区。

仰韶文化与大汶口文化发现的意义

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以来的80多年里,考古学家在黄河流域的其他地区,又陆续发现了同样性质的村落遗址1000多处。按照考古学的惯例,它们被统称为“仰韶文化”。这些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西和陕西,其中有很多考古发现,如陶器制造、纺织、绘画、雕塑、文字、历法、宫室营建等,与文献记载中炎帝、黄帝时代的创造发明相吻合。

大汶口文化系海岱地区早期东夷族所创造。其时代正处在中国各大区系新石器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传播日益频繁的时期。在大汶口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其既受到了来自长江下游的环太湖地区、以晋陕豫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和燕山南北、辽河上下的燕辽地区等三个方向的文化传播和影响,也不断地把自身的文化成果传播和扩散到其他地区的文化之中,有时还伴随着规模不等的人口迁徙,,实现了区域之间的文化互动和发展,推动了中华多元文化的一体化进程,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将从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中找到源头。

仰韶文化与大汶口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数千年前,仰韶文化如第一缕曙光,照亮了中华文明的漫漫长河。分别代表华夏、东夷两集团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则在鲁西、豫东所代表的中原交汇。

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分布

华夏与东夷

约公元前3500年~前2900年(仰韶文化晚期),仰韶文化逐渐衰落(对应神农氏的兴起与衰落);约公元前3000年,大汶口文化(东夷)和屈家岭文化(苗蛮)兴起,并开始进入豫东、豫西地区,影响甚至达到山西一带。

屈家岭文化是长江流域第一个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前2600年,因1955-1957年发现于湖北京山屈家岭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湖北,北抵河南省西南部,南界到湖南澧县梦溪三元宫,西面在四川巫山大溪文化遗址也发现了个别屈家岭文化的典型器高圈足杯碎片。

屈家岭文化,在其发展期间不断向江汉平原周边地区扩展,屈家岭文化沿着汉水上游发展扩张至鄂北的均县(此县位于水库中心被淹没后迁丹江市)、郧县等地区,其影响所及到达了河南境内汉水支流的丹江淅川和唐河流域;向鄂南发展已达湘北澧水流域一带;向东发展到达了鄂东平原;向西已至鄂西的荆门、当阳、枝江地带。在上述广大范围内,都发现有屈家岭文化遗存或含有屈家岭文化因素的文化遗存。屈家岭文化的分布,几乎遍布长江中游的江汉流域。

黑褐色屈家岭文化分布

约公元前28世纪,位于豫西的庙底沟二期文化(与黄帝有关)兴起,并逐渐影响到豫东一带,进而发展成河南龙山文化,其影响逐渐影响周边地区的文化发展,各地龙山文化开始兴起。

庙底沟二期文化与大汶口文化分布

庙底沟二期文化,中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1956年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的发掘而得名。主要分布在豫西地区,在河南郑洛地区晋南和陕西关中也都有发现。主要遗址有河南偃师高崖、郑州林山砦,山西平陆盘南村,陕西华阴横阵、华县泉护村(见泉护村遗址)等。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为公元前2900~前2800年左右。庙底沟二期文化是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过渡阶段的遗存,属于中原地区龙山文化的早期。

庙底沟二期文化开始,早期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屈家岭文化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各地龙山文化的兴起。关于这段历史的巨变,则与后世史书记载的“神农氏世衰,黄帝与蚩尤争战”有密切联系。

涿鹿之战

仰韶文化的衰落与龙山文化的兴起:神农氏世衰与黄帝的传说

在中国上古历史传说中。中华大地经过三皇的辛勤努力,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人们的生活依然非常艰难。这时,伟大的各种神只人物,应运而生。就在三皇之后,又经过漫长的若干年代,出现了下列五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

神农氏是五氏出现的最后一位。后世记载他亲尝百草,以辨别药物作用。并以此撰写了人类最早的著作《神农本草经》、教人种植五谷、豢养家畜,使中国农业社会结构完成,神农氏的出现结束了一个时代。因以农业为主,他的部落称神农部落

神农氏

据司马贞《三皇本纪》载:“神农氏,姜姓以火德王。母曰女登,女娲氏之女,忎神龙而生,长于姜水,号历山,又曰烈山氏”。据《孟子·梁惠王章句上》载:“神农,有娲氏之女安登,为少典妃,忎神龙而生帝。承庖羲之本,(伏羲氏禅位与神农氏)以火德王。”故曰:“炎帝”。 斲木为耜,揉水为耒,耜耒之利以教天下,故号“神农”

关于神农氏的世系,有多种说法。据《礼记·祭法》疏引《春秋命历序》日:“炎帝传八世,合五百二十岁。”八世所传,《易·系辞》疏引《帝王世系》载:“神农氏在一百二十年而崩。纳奔水氏女日听,生帝临魁;次帝承,次帝明,次帝直,次帝厘,次帝误用,次帝榆罔。凡八代,及轩辕氏。”《万姓统谱》载称:“炎帝神农氏,姜姓,生于厉山,长于姜水,因以为姓氏。继无怀氏位,承太昊木德,以为德王,故日炎帝。都鲁。在位一百四十年。”《吕氏春秋·慎势览》称,“神农氏十七世有天下,可能比较接近史实。

约公元前3300年,仰韶文化历经1500多年的发展,逐渐进入瓶颈期。神农氏经过几十世的世袭,“尝百草之实,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耕作而化之(陆贾《新语·道基》)”,也逐渐不适应后世的发展。此时,兴起于东方九黎(九夷)之地的大汶口文化和南方苗蛮之地的屈家岭文化逐渐后来居上,并开始逐渐进入豫东、豫西,影响甚至达到山西境内。面对东方九黎和南方苗蛮的入侵,神农氏部落却日益衰退。

史载蚩尤“宇于少昊”,说明其发祥地在今山东曲阜,这一地区史前时代属于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分布区。从距今6000多年前开始获得迅速发展,到距今5000年前后的大汶口文化晚期,不仅作为社会经济基础的原始农业、家畜饲养有了长足的进步,各种手工业部门一无论是石器还是骨角牙器制作,其工艺水平都日渐超过了同期的中原,制陶业更逐步走向中华史前制陶的顶峰。在此基础上铸铜工艺萌芽,开始只能铸造小型铜工具,稍晚的龙山文化时已有了青铜容器的铸造,并逐渐取代了制陶业的尖端手工业的地位。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多,一支支大汶口文化的先民相继西向发展,进入华夏集团居地去拓展新的生存空间。据研究得知,距今5000年前后,其部分居民已西迁进入豫中,直接发生接触的影响所及直达豫西、豫南、苏南等地,涿鹿之战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

红色、黄色为炎黄部落

约公元前2800年,兴起于豫西一带的庙底沟二期文化(黄帝有熊部落)逐渐兴盛,后经过数代的努力,其势力逐渐向豫东扩展,与东方的九黎部落逐渐发生冲突。“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

涿鹿之战

涿鹿之战最终以黄帝一方的胜利而告终。蚩尤被杀,其氏族和部分亲属部落引而南去,将蚩尤的英雄故事带向远方。相传“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弭服”,是为蚩尤旗。早期青铜器上所载饕餮纹,实质上就是蚩尤形象的描述,后世则被传颂为“人面蛇身,牛首虎鼻”的圣人象征。《列子·黄帝》:庖牺氏、女娲氏、神农氏、夏后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此有非人之状,而有大圣之德。

夏商周青铜器上的饕餮纹

《归藏·启筮》云:'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丘。'

在历史上,长期以来蚩尤都享祭于东夷之地。相传,蚩尤与黄帝战于涿鹿之野,黄帝擒杀蚩尤后分尸而葬。首级葬于寿张阚乡(今山东阳谷县),身葬于汶上(山东汶上县蚩尤冢),肩髀葬于巨野(菏泽巨野县),部分尸骨亥葬于台前(原属寿张县,今属濮阳)境内。

《史记·封禅书》记齐祀八神载:“三曰兵主,祠蚩尤。蚩尤在东平陆监乡,齐之西境也。”《皇览·冢墓记》复云:“蚩尤冢,在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现今山东阳谷县十五里园镇),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气出如匹绛帛,民名为蚩尤旗。肩脾冢,在山阳巨野县重聚,大小与阚冢等。传言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杀之,身体异处,故别葬之。

这四座蚩尤冢所在的鲁西、豫东之地,既是传说中的空桑之地,也是后世所载的青丘(今称为青邱)之所在。

龙山文化分类

自龙山文化遗址发现以来,考古学家分别在山东、河南、陕西等地发现了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存。但因其文化面貌不尽相同,所以又分别命名为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湖北石家河文化、山西陶寺类型龙山文化,通称之为龙山时代文化。

根据几个地区不同的文化面貌,中国考古专家分别给予不同的文化名称以示区别:

庙底沟二期文化:主要分布在豫西地区,豫东地区也有分布,由仰韶文化发展而来,属于中原地区早期阶段的龙山文化,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为公元前2900年至公元前2800年

河南龙山文化:主要分布在豫西、豫北和豫东一带,上承庙底沟二期文化或相当这个时期的遗存,发展为中原地区中国文明初期的青铜文化,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为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一般还分为王湾三期、后冈二期和造律台三个类型。

山东龙山文化(或称典型龙山文化):最初由龙山镇命名,其分布以山东地区为主,上承大汶口文化,下续岳石文化,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

山西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以新发现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为代表,主要分布在晋西南地区,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900年

陕西龙山文化(客省庄二期文化):主要分布在陕西省泾河及渭河流域,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为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2000年

龙山文化是华夏文明的源头

中原地区的龙山文化是继承仰韶文化的因素而发展起来的,目前据碳-14测定,其年代为公元前3000-前2000年左右。这时期的制陶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轮制陶器开始出现。农业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型的生产工具,说明社会生产力比仰韶文化时期有所提高。

这一文化大体可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早期龙山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为代表,主要分布在豫西、关中、晋南一带。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为公元前2900~前2800年左右。

最早龙山文化(庙底沟二期)出现在豫西,普遍存在于豫西、豫北、豫东的河南龙山文化,也比山东龙山文化、龙山文化陶寺类型和陕西龙山文化要早。说明这里是龙山文化的兴起之地,其他地区的龙山文化则是在中原龙山文化之后发展而来。

“庙底沟二期文化”是1956年首次在河南陕县庙底沟发现的,因其晚于同地一期文化(仰韶文化)而得名。此时的陶器仍以手制为主,多使用泥条盘筑法,口沿一般多经过慢轮修整、底部采用接底方法,但在器形方面有些心得变化。如筒形罐、筒形灶、豆、斝等。纹饰以篮纹最多,绳纹次之,方格纹较少。从遗址情况来看,这是的陶窑结构也有所改进,反映其烧造技术较比仰韶文化又提高一步。但值得重视的是,发现过少量的彩陶(大口深腹的红陶盆,上面绘有黑色斜方格纹,类似黑薄光亮的蛋壳陶)。器形中以鼎、斝最为常见。但没有鬲,这也是它显著特征之一。

晚期龙山文化后岗二期文化客省庄二期文化为代表,虽然两者的分布区域不同,文化面貌互有差异,但都是继承庙底沟二期文化而发展起来的。

后岗二期文化主要分布于河南、山西与河北南部,它因首次发现于河南安阳后岗而得名。

后岗二期文化分布图

由于制陶技术的不断提高,出现了少量轮制陶器和胎体很薄的蛋壳陶。器形除了继承早期造型外,又出现盉、鬲、鬶、甗等新的样式。此时鼎。斝数量减少,而绳纹单把鬲大量出现。与庙底沟二期文化相比,红陶少而黑陶多。常见纹饰为绳纹而少见篮纹,方格纹则显著增加。

客省庄二期文化是由于首次在陕西长安客省庄发现而得名,主要分布于陕西境内,豫西、晋南和陇东一带也有类似的遗存。陶器以灰陶居多,约占80%,黑陶仅占20%左右。陶器表面纹饰以绳纹、篮纹最为普遍,方格纹较少。也有在红底上彩绘的陶片。器形常见有单把鬲与绳纹罐、斝,而鬶,盉数量不多,鼎则极为罕见。

参考资料

《管子》、《庄子》、《孟子》、《尚书》、《归藏》、《史记》

《帝王世纪》皇甫谧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布地图》

《龙山文化——中原地区的龙山文化 》文昌古陶瓷博物馆

(0)

相关推荐

  • 三星堆文明时期,长江下游有良渚文明,黄河流域有什么?

    虽然夏朝是否存在,还没有找到确切的考古证据,但考古结果显示,距今五千年时,中国已经进入文明时代,"上下五千年文明史"不是自夸,而是有着确凿的证据. 良渚遗址位于浙江杭州,距今530 ...

  • 《皇皇者华.血亲和人种》:华夏中原大融合

    皇皇者华华夏文明流源史谈第四部  血亲和人种 第十一章  华夏中原大融合 --文化遗存和历史传说的对应假说 黄饮冰 参考先秦文献记载的传说和夏.商.周三代立国的范围,我们可以知道华夏远古居民大体活动在 ...

  • 蚩尤到底做了什么,黄帝为何愤怒将其肢解?山东考古发现真相

    黄帝和炎帝并称为中华人文初祖,也正是从炎黄时代开始,我们的华夏文明从原始的新石器时代开始步入国家文明. 但由于上古的炎黄时代距离后世相对遥远,且尚未产生文字和史官,所以,关于炎黄的二帝的记载均为后世追 ...

  • 中国的人文历史--史前文明之大汶口文化

    #人文# 中国的人文历史--史前文明(170万年前--公元前2000年) 历史名词:大汶口文化. 诞生时段:约公元前4000年. 详解事件:大汶口文化分布在山东泰山周围.在此文化遗址之中,其突出的特点 ...

  • 北辛文化晚期至大汶口文化早期生业模式初探——山东定陶何楼遗址浮选出土植物遗存分析

    摘要:北辛文化晚期至大汶口文化早期遗址主要分布在鲁中南的汶.泗河流域,并散见于山东其他地区,这一阶段是中国北方地区旱作农业发展,农业社会建立的关键时期.本文通过系统的植物考古浮选法,在山东定陶何楼遗址 ...

  • 山东大汶口文化酒器初探

    摘要:中国有悠久的酿酒传统,近年来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陶器残留物分析,使我们能够获得史前时期酿酒技术的直接考古学证据.本文对山东王因和西夏侯遗址出土的4件大汶口文化时期的陶器进行微植物和微生物分析,初步揭 ...

  • 古玉界:神秘的大汶口文化古玉

    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遗址而得名.分布地区东至黄海之滨,西至鲁西平原东部,北达渤海南岸,南到江苏淮北一带,基本处于古籍中记载的少昊氏文化地区,为龙山文化的源头.另外该文化类型 ...

  • 大汶口文化、泰山文化和曲阜孔孟文化一体论

    这个命题之所以能成立, 是因为从远古时代起, 即有大量的氏族首领.部落酋长和后世帝王持续不断地在以大汶口为中心的地域(北至泰山.南至曲阜) 进行频繁的活动, 学习经验, 传播经验, 促进文化交流, 增 ...

  • 大汶口文化代表陶器

    大汶口文化分布于山东和苏北.年代约为公元前4040-2240年.1959年首次发现于山东宁阳堡头村,因遗址分布在堡头村西和泰安大汶口一带,故名.以大汶口墓群最具代表性.出土陶器均匀规整,纹饰较少.多数 ...

  • 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考古的重要收获(文明之声)

    栾丰实 ( 2021年03月20日   第 05 版) . 走过百年的中国考古,以自己的方式命名了众多的考古学文化.很多原本极其普通的小地名因为与重要的考古学文化相关而著名起来,比如大汶口. 大汶口文 ...

  • 大汶口文化

    甲骨文 祈 原文标题:祈 有个字, 兵. 意思都明白. 这个字在甲骨文里, 是这样的: 这个字象形的意思, 是两只手拿着"斤". 到了后来的字体里, 就是上面是"斤&qu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六)大汶口文化象牙梳

    这件顶级国宝,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象牙梳,陈列在古代中国新石器时代展厅后段,跟网纹船形壶并排展放,也是不很起眼.不过它可是迄今为止史前时代保存最完好的梳子,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象牙雕刻精品之一,而且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