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创新领域需要一部 “国富论”

孙含晖:《Impact》这本书是社会创新领域的国富论,既适合商界人士学习,也对公益界人士颇有启发,它所讨论的内容关系到全人类的美好未来。

文 |  孙含晖

在18世纪晚期,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的《社会契约论》抨击了“君权神授”的观点,并认为应该由人民的意志来指导国家。他的著作激发了法国、美国和其他地方的政治改革和革命。在新建立的社会契约下,民主可以在政治领域里保护每个人的权利。我们这一代人的挑战则是在社会和经济领域里保护每个人的权利。

当卢梭向世界发表他的政治思想时,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国富论》中介绍了“市场看不见的手”这一理论。在他看来,“看不见的手”——这个隐喻指的是在自由市场经济中,个人出于自身利益行事——创造了商品供求的平衡,这最终符合每个人的最佳利益。从那以后,他的思想一直主宰着经济叙事。

事实上,亚当·斯密对《道德情操论》的思想更为自豪。《道德情操论》发表于1759年,比《国富论》早17年。在这本早期作品里,他试图为人类行为提供道德和伦理基础,他论证说“人无论被认为有多么自私,天性中显然还是有着某种情愫,会促使我们去关心别人的命运,从而把别人的幸福当作自己的幸福;尽管除了因看到别人幸福而感到开心之外,我们得不到任何好处。”正是这一点构成了“市场看不见的心”。

正如我在本书的内容介绍中所写,假如斯密知道我们可以衡量我们现在所说的影响力,他可能会将这两部著作合并,描述一个单一的经济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市场看不见的心引导着看不见的手。

上面四段话,摘自《Impact: Reshaping Capitalism to Drive Real Change》一书。这本书自从2020年7月在英国出版以来,接连登上各种榜单——2020年《金融时报》最佳经济类图书,《华尔街日报》非虚构类最佳电子书,等等。

这本书的作者,罗纳德.科恩爵士,也是大名鼎鼎。今天被称为英国风险投资之父、影响力投资之父的科恩爵士可谓经历传奇——他1945年出生于埃及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1岁时全家逃难到了英国伦敦。他先后就读于牛津大学和哈佛大学。从1970年代开始,他作为联合创始人的安佰深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公司(Apax Partners)逐步成长为全世界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之一。

《Impact》这本书,在笔者看来,有这样三个特点,使其不同于以往的讨论社会问题、社会责任、社会创新以及影响力投资等课题的图书。

首先,它追求一种“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宏大叙事。读这本书,笔者不由自主联想到中国古代大儒横渠先生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作者的雄心在这本书的英文副标题中就已经有所体现:重塑资本主义 Reshaping Capitalism。作者看到,“今天,贫富差距已大幅扩大。全球不平等正导致大量人口从较贫穷的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涌向欧洲较富裕的国家。人们冒着生命危险乘坐单薄的橡皮艇横渡大海,寻找更美好的生活。吸收这些移民带来的挑战加剧了东道国国内业已存在的社会不平等。”

作者还看到,“环境挑战威胁着地球上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着地球本身的存在。我们目前的经济体系不能纠正这一威胁:各国政府缺少手段来应付人为造成的社会和环境问题,也没有能力开发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创新办法”。

以上这些问题,构成了作者写作本书的初心,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很多思想家都能看到这些问题,真正的重点是提出解决方案。对此,科恩爵士带着他30年的商业和投资经验,以及20年的影响力投资的经验,明确提出,“解决方案已经触手可及——我称之为'影响力革命’。在影响力投资的推动下,影响力革命将使我们能够解决地球上的不平等和环境退化等危险的问题,并将引领我们走向一个更美好的新世界。”——这就是在“为万世开太平”。

那么,科恩爵士承诺的这个“更美好的新世界”,会是一场乌托邦实验吗?为了回答这一质疑,科恩爵士在这本书中建立了一套理论框架:

“这种新体系就是影响力资本主义。它使私人部门与政府保持一致,使两者协调而不是对立,利用资本和创新来解决社会和环境问题。

资本主义体系的燃料是资本,因此影响力投资是新体系的一种标志就不足为奇了。正如风险投资是对科技创业者资金需求的回应,影响力投资是在回应影响力创业者和影响力企业的需求,他们希望改善人们的生活,帮助保护地球。”

以上这套理论框架,是作者在“为往圣继绝学”。科恩爵士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到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将先贤们的伟大思想进行了延伸和升华,在《Impact》这本书里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模型和实践方案。

这本书的第二个特点是,将理想主义的情怀和现实主义的操作做了有机的结合。

很多谈社会影响力、企业社会责任类的文章和书籍,往往站在道德高地上,略显空洞地倡导各种“向善”,但并不能很好地回答“如何给员工开工资?”“哪里找钱付房租?”这类“娜拉出走之后怎么办”的问题,更做不到清晰回答各种如何“成事”的、在操作层面的具体问题。科恩爵士则再次展示了其作为成功商业人士的务实精神—不回避障碍,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例如,既然科恩爵士倡导的影响力资本主义要“利用资本和创新来解决社会和环境问题”,那资本从哪里来呢?书中讲到,“它从投资市场吸引资本,在很大程度上就像过去40年里私人资本为创业者提供资金,帮助带来一场技术革命那样。”

为了将影响力投资发扬光大,科恩爵士仿照风险投资领域的风险-回报模型,创造了一个三螺旋的风险-回报-影响力模型,作为影响力投资和管理决策的理论基础。

在操作层面上,科恩爵士继续创新。他主动提出,“这是一个基本的管理原则,你不能管理你没有衡量的东西。准确的数据和可靠的衡量对实现真正的改变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它们产生了透明度、真实性和信任感。这就是为什么标准化的影响力衡量是如此重要。它使我们能够通过计算公司的净影响力,或者换句话说,它在社会和环境方面的“盈亏”,使影响力与利润一起占据其应有的位置。”因此,作者在这本书里面花了一些篇幅,介绍了影响力加权报表,这是哈佛商学院正在孵化的一个研究项目。有了影响力加权报表,企业就可以将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环境影响力做货币化的量化,记载在财务报表上,直接和传统的利润做加减运算和做横向及纵向的对比。

此时,科恩爵士构建中的理论大厦,开始显露出轮廓。既有宏观层面的影响力资本主义,用看不见的心引导看不见的手这种理念,也有中观层面的影响力投资、影响力创业、影响力加权报表、风险-回报-影响力模型等理论工具。

笔者能够感觉到,科恩爵士在努力将他在商业领域的成功经验和洞见,迁移到社会创新领域。当他说“重塑资本主义”的时候,他真的是在参照过去的成功模式,对照分析他现在打算解决的社会问题,从宏观到微观、从里到外地仔细分析研究,“重塑”一套趁手的工具。之前我们感觉模糊的一些事情,经过他的分析,变得越来越清晰了。

例如,科恩爵士不留情面地指出,“在25年的时间里,美国约有25000家企业的销售额达到了5000万美元,但只有144家非营利组织做到了这一点。在美国注册的150万个非营利组织中,只有5%的年收入超过1000万美元。为什么这么多慈善组织的“行善”工作只能小规模地开展?”他认真分析了这一现象,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无法衡量影响力是所有这些问题的根源”。这个时候,他已经打造的一些工具,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经常会有“义利之辨”的争论,也时常有一种声音在说,“商业就是最大的公益”。有的研究者就明确提出,影响力投资要遵循“双底线”原则,为了社会和环境影响力,必然要在财务利润上做折让。科恩爵士在这个问题上又展现了他的理想主义的斗士的一面——他借用了著名管理学大师迈克尔.波特的“共享价值”理论,提出自己的论断:“最具创新精神的商业领袖正在证明,他们的公司可以在增强影响力的同时增加利润。” “它将社会和环境影响力与利润结合起来,推翻了利润唯上的专制,让影响力和利润并驾齐驱,确保二者的协调统一。”

最后一点,这本书不仅仅有很多理论上的新东西,还有很多实践的例子。

如前文所说,科恩爵士身具约30年的商业成功经验和20年的影响力投资及相关经验。很自然的,他可以讲出很多案例,来佐证自己的思考和理论框架。

例如,社会影响力债券(Social Impact Bond,SIB),可以理解为在社会创新领域的一次金融创新。世界上第一只SIB就是在科恩爵士主持下,构思、设计并实施的。

“社会影响力债券涉及三个关键参与者:成果付款人、社会服务提供者(这些通常是非营利性组织,但也可以是目标驱动型企业)和投资人。财务顾问公司可能会帮助设计和实施SIB交易,而独立评估机构则会像审计机构一样验证取得的成果。

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债券。实质上,它是成果付款人和社会服务提供者之间基于成果的服务合约。成果付款人委托目标驱动型组织来实现特定的社会成果,有社会责任感的投资人提供前置资金来交付这些服务,消除成果付款人的财务风险。

如果结果没有达到合约中设定的目标,投资人就会损失作为前置资金的投资,实质上变成了他的慈善捐赠。另一方面,如果达到了目标,投资人就能收回他们的投资,实现的成果越好,回报也就越高。

在实现了预计的社会改善成果后,成果付款人会付款给投资人。成果付款人通常是政府,有时也会是官方援助组织或慈善基金会,他们直接与金融中介机构或社会服务组织合作,设定目标、时间表和支付水平。只有实现了预设的积极成果,他们才会向投资人付款。”

上面这几段出自原书的文字,并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想法,而是对早在2010年就在英国实践过的彼得伯勒SIB的事实性描述。彼得伯勒SIB,作为世界上第一只SIB,就出自科恩爵士及其团队的创新。

这只是这本书众多案例中的一个。这本书也讲了很多影响力创业的故事,大企业做B型企业认证的故事,等等。

最后,不得不提及的,是这本书的一个“宜人”“易读”的设计——《Impact》这本书的各个章节,是分别面向不同领域的实践者,以及对不同领域内容感兴趣的读者。例如,第二章是有关影响力创业的,既有理论,也有很多有趣的创业故事;第三章讲的是影响力投资,针对各类投资人;第四章讲大企业如何转型;第五章介绍了慈善基金会的一些最佳实践,第六章讲的是政府应该做哪些事情,去推动影响力经济这一个新模式的逐步成型。所以,这本书的格局不可谓不宏大,既可以当作一本中观层面以及微观层面的操作手册,也同样是一本有足够理论高度的开宗立派之作。

这样一本既适合商业界人士学习、也对社会创新和公益界人士颇有启发的著作,中文版已由维世公司团队翻译并引入中国,将会在今年年底前出版。笔者愿意将这本书,推荐给所有还对人类社会抱有至少一丝希望的人,所有识字的人。如果说你每年只有细细品读一本书的时间,那就请你精读这本书。因为,这本书,正如本文标题所说,是社会创新领域的国富论,它所讨论的内容,关系到全人类的美好未来,包括我们每个人,以及我们的子孙后代。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作者系维世私募基金管理(珠海)有限公司 董事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