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速吃什么药 窦性心动过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吃什么药可以治疗窦性心动过速

  1、患者平时身体健康,偶尔一次体检发现是窦心动过速,患者其实不要过于紧张,应该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比如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检查等,看是否存在心脏疾病,如果没有其他心脏疾病,可以不用吃药,平时注意定期去医院检查身体,不要大喜大悲。

  2、窦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在平时的饮食中,可以多吃点高热量,还有就是市高维生素但是要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说平时的时候,可以多喝点人参粥还有就是大枣粥等,这类食物都是比较容易消化的,而且还可以益气养心,对窦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很有帮助。

  3、在平时的时候在生活上,应该要多注意休息,尽量的不要熬夜,心情上放宽松,最好就不要喝浓茶,还有就是咖啡等富含咖啡因的食物,饮食中禁止吃的太过于油腻,比如说动物的内脏等就不要多吃。

  注意事项:应该要多注意休息,尽量的不要熬夜,心情上放宽松,最好就不要喝浓茶,还有就是咖啡等富含咖啡因的食物,饮食中禁止吃的太过于油腻,比如说动物的内脏等就不要多吃。

二、窦性心动过速的病因是什么呢

  成人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称心动过速。心动过速分生理性、病理性两种。跑步、饮酒、重体力劳动及情绪激动时心律加快为生理性心动过速;若高热、贫血、甲亢、出血、疼痛、缺氧、心衰和心肌病等疾病引起心动过速,称病理性心动过速。 导致心动过速主要有以下原因:

  1、戒酒综合征:心动过速可伴随有呼吸急促、多汗、发热、失眠、厌食、焦虑。这种患者通常具有特征性的焦虑、易怒以及幻觉。

  2、过敏性休克:在严重的过敏性休克时,患者在接触过敏原(如青霉素或昆虫叮咬)的数分钟内即可出现心动过速和低血压。这种情况下,患者通常感到非常焦虑和瘙痒,还可能出现荨麻疹或剧烈的头痛。其他症状还可能有皮肤发红、冰冷、咳嗽、呼吸困难、恶心、胃肠痉挛、癫痫,哮喘、喉痉挛引起的失声或音调变化、尿急、尿失禁。

  3、贫血:心动过速和洪脉是贫血的典型体征。其他伴随的症状、体征包括疲乏、皮肤苍白、出血倾向。听诊也许能发现奔马律、颈动脉收缩期杂音、湿啰音。

  4、焦虑:应激反应可引起心动过速、呼吸急促,胸痛、恶心、头晕。当焦虑缓解时症状通常也随之消失。

  5、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可发生于心律不齐患者。患者可能有低血压、头晕、心悸、疲乏、无力等表现。患者是否出现呼吸急促、意识障碍、皮肤冰冷、苍白、潮湿则取决于其心率状况。

  6、霍乱:这种感染性疾病以突发的水样腹泻和呕吐为特征性表现。体液、电解质严重丢失将导致心动过速、口渴、无力、肌肉痉挛、皮肤松弛、少尿和低血压。如得不到及时救治,患者可在数小时内死亡。

  7、发热:发热可引起心动过速,相应的临床表现可反映特定疾病。

  8、心力衰竭:特别是在左心衰竭时,心动过速可伴有室性奔马律、乏力、呼吸困难(劳力性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下肢水肿。最终,患者将产生许多临床症状、体征,如心悸、脉压缩小、低血压、呼吸急促、发绀、坠积性水肿、体重增加、反应迟钝、出汗、皮肤苍白、尿量减少。晚期表现常有咯血、发绀、肝肿大及凹陷性水肿。

  9、低血糖症:心动过速是低血糖症的常见体征,常伴有体温过低、紧张、颤抖、疲乏、衰弱、头痛、不适、饥饿感,恶心、出汗、皮肤湿冷,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包括视物模糊及复视、运动减弱、癫痫、偏瘫以及意识障碍。

三、窦性心动过速的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应该饮食有节,饮食定餐定时适量,不要让自己过饱或过饿。切记一定要忌烟、酒、浓茶、浓咖啡和油腻,动物内脏及辛辣食物、也要避免食用过硬不消化的食物。 窦性心动过速人员的食物宜高热量、高维生素且易消化。平时可服用益气养心的药膳,如人参粥、大枣粥、莲子粥等。

  窦性心动过速适合吃什么食物?对于疾病我们除了用一般药物治疗外,在饮食方面我们也不可掉以轻心,食疗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窦性心动过速的治疗,除了药物外与食物相配合才能得到更好的治疗,下面就说一下窦性心动过速的饮食。

  专家称:合理有效的饮食往往让疾病治疗事半功倍。那么,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食材对窦性心动过速是有益的呢?下面小编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日常生活中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应该饮食有节,饮食定餐定时适量,不要让自己过饱或过饿。切记一定要忌烟、酒、浓茶、浓咖啡和油腻,动物内脏及辛辣食物、也要避免食用过硬不消化的食物。

  窦性心动过速人员的食物宜高热量、高维生素且易消化。平时可服用益气养心的药膳,如人参粥、大枣粥、莲子粥等。

  如果是喜欢喝汤或粥类的朋友,可以在煲汤或煮粥时适当选用一些能够减慢心率作用的食材或药物。食材有以下这些:生地、麦冬、玉竹、葛根、苦参、黄连、百合、猪心、灵芝、金针菜、西洋参、枣仁、龙眼肉、柏子、粳米、朱砂、乌龟肉、党参等。

四、窦性心动过速的针灸治疗方法是什么

  心动过速发作时,自觉内心忐忑不安、心慌、气短、胸闷、头晕。如心率过快或发作时间过长,有可能发生休克或心功能不全。当心动过速发生时,可采取中医针灸等方法治疗,能够有效缓解不适症状。

  针灸

  (一)取穴

  常用穴:内分泌、心、交感、神门。

  备用穴:皮质下、小肠、肾,心动过速加耳中,心房颤动加心脏点。

  心脏点位置:屏上切迹微前凹陷后下缘。

  (二)治法

  一般心律失常均取常用穴3~4个,酌加1~2个备用穴。中强刺激,留针1小时。如为阵发性心动过速,取耳中为主穴,配常用穴2~3个,留针30分 钟~1小时;心房颤动取心脏点为为穴,加配2~3个其他穴位,留针30分钟,手法应轻,以防晕针。留针期间,均宜行针2~3次。每日治疗1次,重者日可2 次。

  (三)疗效评价

  治疗63例各类心律失常,平均有效率为58~100%(5,6,9)。

  体针

  (一)取穴

  常用穴:分为两组。

  心俞、内关;

  厥阴俞、神门。

  备用穴:早搏加三阴交,心动过速加足三里,心动过缓加素,房颤加膻中、曲池。

  (二)治法

  常用穴每次一组,据症加取备用穴。患者取卧位,背俞穴应在穴之外方2分处呈45°进针,斜刺向脊柱,深1~1.5寸,得气后,提插捻转,使针感向前胸 放射,以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刺激3~5分钟起针;四肢及胸部穴位,深刺,予以中强刺激,平补平泻,留针20分钟,隔5分钟运针1次。如为心动过缓,留针 5~10分钟。每日1~2次。

  (三)疗效评价

  疗效标准:

  显效:自觉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脉搏、心脏听诊、心电图检查正常或基本正常;

  有效:自觉症状、脉搏、心脏听诊、心电图检查均有 好转;

  无效:自觉症状、脉搏、心脏听诊、心电图检查均无改变。

  针刺治疗各类心律失常322例,冲动起源失常显效率40.6~57.6%,总有效率64.1~84%;冲动传导异常者显效率0~10.6%,总有效率 19~26.5%(2~4)。

  电针

  (一)取穴

  常用穴:内关、间使、郄门、三阴交。

  备用穴:足三里、心俞、膻中、肾俞。

  (二) 治法

  常用穴交替选用,每次二穴,效果不显加取备用穴。进针得气后,接通G6805电针仪,连续波,频率每分钟120次,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通电 15~30分钟。每日1~2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