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死么?怕,那就好好活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一个清明节过去了。这个缅怀先人的日子,让人不由得倒感到压抑悲伤起来,因为想到了死亡。
从小到大就像恐惧妖魔鬼怪一样恐惧着死亡,甚至都不想谈起这个话题。现在呢,为人父母,当了妈妈,最害怕的就是死亡了。
糟糕的是,还控制不住地总去想这件事,害怕担忧被自己留下的年幼的女儿,年迈的父母,承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人……
第一次对死亡的印象是所有人穿着白色的孝衣,齐刷刷的跪在灵柩旁边,嚎啕大哭。
父母回家后还要把灶台里的柴火灰撒在大门口……
那年爷爷去世,我刚十岁。
从那之后,我连续做了好长时间的噩梦,黑天不敢一个人出门,即使在自家院子里。
每每想起这件事,我都感到压抑得喘不过气来。
时至今日,我依然害怕黑暗,害怕没有光明的地方,不知道是不是来自童年阴影。
有了女儿后,我会想,类似这种披麻戴孝、哭哭啼啼的葬礼、扫墓,我会尽量不让女儿参加。
难以想象这种事对小孩子带来多大的心理阴影。
之前看过一部小说,翻译为中文名是《大小谎言》,里面有一段话讨论这个问题。
有的父母不希望孩子参加葬礼,担心这种事成为孩子以后的噩梦,造成难以抹去的心理阴影。
有的父母却想借此让孩子了解生命的轮回,从而更加珍惜眼前。
如果是小孩子,我是比较倾向于第一种看法,尽量避免带孩子出席葬礼或者扫墓。
如果孩子稍微大些,对生老病死有了一定认识,也许可以考虑尊重孩子的选择。
毕竟有些事也许不需要大张旗鼓地去做,默默地心里悼念、书写思念、坐在一起谈谈当年的故事,以寄托哀思,这些未尝不是一个好方式。
至于具体采用何种形式,适合自己的就好。谁说只有哭天喊地才是真悲伤?爱,也不会因为大哭大喊增加一分。
据说人的一生要死亡三次。第一次是生物学上死亡;第二次是社会宣告死亡;第三次是被遗忘,这才是真正地死去。
之前看过的电影《寻梦环游记》里有提到的两句话: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记得你。”
特别喜欢这部电影对死亡的诠释。以后会跟女儿一起再重温这部电影。
关于死亡,这部电影解释得很温暖,让人少了很多恐惧。
在这个大谈要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死亡教育的年代,作为父母的我感到压力山大,只能尽可能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认识了。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主任、人大代表顾晋已经提出从中小学生开始、全民开展死亡教育的建议了,说明死亡教育也是父母应该学习的一门课了。
一个人出生的时候全家人都兴高采烈,一个人走向死亡时候周围人都哭哭啼啼。什么时候送生变得像迎生一样就好了。
可是人人大都好生而恶死,死亡代表着永别,气氛好像就应该是黑暗、死气沉沉的一样。
以至于琼瑶阿姨发布了一封公开信《写给儿子和儿媳的一封公开信─预约自己的美好告别》,以安排自己的身后事。
在公开信中,她明确要求不要各种死后哀荣,那是生者的虚荣,恳请孩子们用正能量的方式对待她的死亡,不用悲伤,为她欢喜……
一位79岁老人,如此坦然面对、正面思考自己的生死,她的这个发文如同讨论生死说法中的一股清流,思想前卫,让人佩服万分。
贾平凹先生在《说房子》中写道:“有一个字,囚,是人被四周围住了。房子是囚人的,人寻房子,自己把自己囚起来,这有点投案自首。”
“人活在世上需要房子,人死了也需要房子,乡下的要做棺、拱墓,城里的有骨灰盒。其实,人是从泥土里来的,最后又化为泥土,任何形式的房子,生前死后,装什么呢?”
很有意思的一段话,不是么?
之前看《老友记》时,里面有一个情节是,男主角罗斯的父亲说,等他死了,让孩子们把他撒在大海里,然后全家人在充满欢声笑语的海边玩耍……
我以后也想这样。被钢筋混凝土囚久了的人总是更向往自然。人就是有这么个坏毛病,自由的时候想着囚,囚了又想着自由😂。
不必难过,不必哭哭啼啼,只需挥手告别,或者坐在沙滩聊聊天,还可以玩耍。没有那么多悲伤,轻松而自在。很好!
今天的话题太过沉重,让我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充满着排斥,可是万物方生方死,生老病死乃是谁也违背不了的自然规律。
只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朝一日能达到季羡林老先生的那种“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何必独多虑!”的心境。
对于死亡,淡然也好,恐惧也罢。最重要的是,我们现在还活得好好的,而且会继续好好得活着。
未来还有很长很长很长的路要走,长到我们现在也许不需要去担心它走到尽头的问题,更何况担心也没用什么益处。
开心快乐的人才能活得更好、更久。所以让我们一起好好地享受当下幸福生活,活在当下,珍惜眼前,憧憬着美好未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