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中医》医案摘录1:重症肺炎,未用一颗西药。
←
记得本科毕业后,我在附院搞临床.一次,接治一位女性肺炎患者,患者年龄60岁,入院体温39.5°C,WBC近两万,中性98%,右肺大片阴影。按照西医的看法,这是一例重症肺炎患者。老年人患重症肺炎是很容易出危险的。
但是,当初的我,初生牛犊不畏虎,总想试试中医的疗效,所以,选择了中医治疗。经过辨证,属于肺热所致,遂投清肺之剂。不料服药之后,不久即泻,始则药后2小时泻,后渐至药后十余分钟即泻。所泻皆似药水,入院三天体温丝毫未降,其他症状亦无缓解。按照院规,次日再不退燒,就必须上西药。此时的我,心情比病人还要着急,兹匆匆赶到师父处求教。
师父听完介绍后说,这是太阴阳明标本同病,阳明热而太阳寒,阳明热需清,然清药太阴不受,故服之而泻利。此病宜太阴阳明分途而治,方不至互相牵扯。内服仍守前方以清阳明,外则以理中汤加砂仁,研末调酒加热外敷神阙以温太阳。我赶紧如法炮制,当晚近9时敷上,约过1小时,继服上药,服后竟未再泻。次日晨查房,体温降至正常,一夜之间,他症亦顿减。此病始终未用一颗西药,周余时间肺部炎症即全部吸收而出院。
此例病人给我的影响极深,使我于长长的十多年中,在遇到临床疗效不如意的时候,从来没有怀疑过是中医的问题,是理论的问题。所以,对于理论是否滞后于临床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好好地去思考。这个问题解决了,对于理论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信受奉行。在遇到障碍的时候,我们会在自身的领悟上找问题,而不会归咎于理论。当然,如果问题真正出在理论上,确实是理论滞后了,我们亦不应死抱住这个理论。但是,根据我的经历和观察,大多数情况下,问题并不出在理论上,而是出在我们的认识上。
有中医理论知识的正确指导,病情就控制住了,最后也治好了,期间没有用西药治疗。这说明病人自己的选择很重要,病人若首先选西药那就是西医的路子,选中医那就是中医的路子。当然医生的水平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