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不管面对任何问题都是如此,只有提前规划,才可能塑造一个好的结果,也会有一个大概的定准和方向,即便中途遇到一些变化,也不至于束手无策。

如果莽撞行事,最终将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比如在生活中,有的人习惯性地给事情制定一个初步规划,对事情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然后在深入实践之后逐渐实践、调整,最后达到自己的目的。

而有的人,则只是带着一种想法,简单莽撞地来解决问题,而这样的方式就只会得到一场彻头彻尾的失败。

虽然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我们要随着事态的发展不断调整自己的策略,但是,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有一种提前谋划的意识,对于未来发展的每一种可能性,都要有一个大概的预判和分析,以备不时之需。

《韩非子》之中有一句话说:

桓赫曰:“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这句话是桓赫所说,意思是说:雕刻木偶的时候,最好先把鼻子雕刻的大一些,眼睛雕刻的小一些,这样的话如果鼻子太大还可以改小,眼睛太小也可以加大。如果一开始鼻子就雕得太小,以后也无法增大了;眼睛一开始就雕得很大,后面需要改动也无法再改小了。所以任何事情都是预先谋划,才不至于到无法挽救,彻头彻尾失败的地步。

所以说,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常人也不做瓜田纳履之事。

不管在谋划问题还是应对突发事件之时,都应该相对理性和正确地面对问题,并做出应对方案,目的就是为了以自己的言行举止,使未曾发生的问题消失在萌芽阶段,或者将突如其来的问题,控制在最小的损失范围之中。

而这一切,都在于我们自身具备对事物的客观判断和预测之中。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当经历了一些事情,走过了一些人生的路之后,就要对事物有正确的判断,也能相对理智地掌握自身状态,这也是最起码的处事基础,并且我们要将这一个基础贯穿于自己的潜意识之中,并形成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

因为在人生的很多时候,特别是面对问题的关键节点,都是在潜意识中的思维习惯影响着我们作出决定,最终影响自己的人生。

二、

明初有一个功臣叫郭德成,他是朱元璋的得力战将,喜欢嗜酒,淡泊物欲,帮朱元璋打下天下。

但分封功臣之时,他只得了一个骁骑舍人,朱元璋要给他封再大的官,他说:“我平时好喝酒,脑袋不灵了,如果当大官,岂不是误了国家大事吗?”

就这样,郭德成推脱了这一功劳,因为这件事情,朱元璋也对他颇为赏识,后来经常约他去后花园喝酒。

有一次醉酒之后,郭德成嘴上没有把门的,对朱元璋说:“我最讨厌自己这乱糟糟的头发,真想把它剃了去当和尚。”

这一句话刺痛了朱元璋的自尊心,朱元璋觉得他在讽刺自己,但是看到郭德成醉成这个样子,就没有计较。

第二天,郭德成酒醒之后,想起来自己酒后失言,说了一句得罪圣上的话,不禁冷汗直冒。没过多久,真的跑去寺庙把头发剃了,当了和尚,整天诵经念佛。

朱元璋看郭德成真的剃度出家,心中的疑虑、忌恨都消除了,也没有计较这件事情。

后来因为朱元璋猜忌有功之臣,以胡惟庸案为借口,杀了许多人,而郭德成却因为此前的事情得以保全自己。

这便是人生的未雨绸缪,通过提前预判事物发展而规避自身过失,在生活中,只有当一个人具备了这样的心思之后,才能规避可以规避的风险。

《周易》之中说:“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左转》之中也提出“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等各种思想。

这些道理都是告诉我们,要懂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人生至理,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警惕的态度审视风险。

在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在危险面前依然犯错的原因,有一个最根本的地方,就是被主观意识和物欲,遮盖了自己看问题的正确态度。

比如说,本来应该以谨慎小心的态度去看待问题,但是却在物欲的冲击下,只盯着利益而忽略了风险,从而让风险钻了空子;或者面对本来能够提前规划的事情,却因为主观的盲目自大,麻木了自身,失去处理问题的正确手段,这一切,都是应该摒弃的错误习惯。

如果能改变旧有的习惯,纠正了错误的态度,才能改变可能面临败局的风险,总之,预先谋划,谨小慎微,才是在最大程度上防患于未然的处世道理。

作者|国学书舍

举报/反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