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教程:再来6种小写意鸣禽画法
任何艺术都离不开生活和大自然,艺术的灵感都是来源于生活和大自然。鸟是花鸟画中的主角,它使画面产生动态,更丰富整幅画的情趣、色彩和笔调的变化。
步骤图中所用鸟的各部称谓:
蓝点颏鹟科,全长约14厘米,又称蓝喉歌鸲、蓝颏、蓝脖、九圈领、蓝鸫,自额始上体均为土褐色,翼翅较深,腰部栗红色,中央一对尾羽及外侧先端三分之一黑褐色,其余栗红色。眉纹白色,眼先黑褐,颊和耳羽暗褐色。颏和喉辉蓝,喉的中央具一栗色块斑,斑后的蓝色部分形成横带状。腹苍白色,两胁和尾里沾棕色,栖于芦苇或低矮灌木下面,捕昆虫为食,较少觅食种子。
步骤一:用深墨点眼勾喙,赭石略调墨丝点头及背、翼;赭石蘸深墨勾点翼翅及尾的背面。↓↓
步骤二:以淡赭石调墨勾点尾里、腿、臀,并勾腹部轮廓。深墨勾双足并松松点胸部带纹。
步骤三:用石青点胸部横纹,赭石点胸部横纹。
作品欣赏
绣眼雀科,全长约11厘米,又称粉眼儿、地瓜鸟、白眼、绣眼相思鸟。背部羽毛绿色,喉黄色,胸部和腰部淡灰色,腹部白色。翼和尾部羽毛泛绿色。眼圈有白环。常集成小群,飞止于竹林、树丛间饮吸花蜜、食昆虫和果实,经常成双行动,营巢于低树上,性柔驯,鸣声婉转,是著名观赏鸟。
步骤一:用干枯中墨虚虚勾出鸟的整体结构,注意勾出眼圈。浓墨点眼,中墨勾点翼翅及双足。
步骤二:以藤黄调花青成淡汁绿,略有深淡地点染头、背、翼,淡赭石勾衬鸟体;略加墨点染喙、足。
步骤三:以三绿略有深浅的罩染头、翼、背,蘸三青勾点尾、翅,少量白粉调藤黄画喉部黄羽。
作品欣赏
黄头鸲鹟科,全长约14厘米,又名日本知更鸟。背部灰黄褐色,头、颊及喉至上胸部为鲜明的橘红色,上尾间至尾羽亦为橘红色。下体至尾里白色沾灰。活动于低山带具落叶阔叶林及针叶林的峡谷或沼泽附近。常见于灌木枝梢,停立时尾羽常张开上下扇动。
步骤一:用深墨点眼勾喙,淡中墨勾点头部至上胸及下体。↓↓
步骤二:以淡墨略蘸中墨丝点翼、背、尾。中墨勾点翼翅,深墨勾双足。↓↓
步骤三:以朱磦略调藤黄,丝点头至上胸,并罩染翼、背及翅、尾。↓↓
作品欣赏
山麻雀文鸟科,全长约13厘米,雄鸟上体羽毛呈鲜明的栗色,雌鸟带灰色。胸腹部浅灰白色。成群活动于林间。杂食性。
步骤一:用亮丽的赭石或稍加些朱磦点垛头部,再稍调些墨,点丝背部。↓↓
步骤二:蘸浓墨按先后次序,勾点喙、眼、喉部黑斑、双翅、尾;用剩下干枯的赭墨点背部麻点。↓↓
步骤三:淡墨点垛胸、腹、腿并填染喙部,点出耳部。深墨勾足,朱磦勾舌。↓↓
作品欣赏
沼泽山雀雀科,全长约12厘米,又称红吱、吱吱红、小豆雀、小山雀,背、翼灰褐色,以眼为界限,眼以上头部黑色,眼以下颊部白色,喉部为黑色,胸腹灰白色。活动于低地阔叶、落叶林中和河岸、潮湿地带树木,在灌木草丛中觅食。
步骤一:用深墨勾点喙、眼、头顶及喉部黑羽。
步骤二:淡墨略蘸中墨丝点翼羽及胸、腹、腿、尾里。↓↓
步骤三:以中墨蘸深墨勾点翼翅、尾及双足。赭石点染翼部。↓↓
作品欣赏
灰喜鹊鸦科,亦称蓝膀鹊、长尾鹊、山喜。全长约40厘米,头部黑色,体羽概灰蓝色,而上体较下体深暗,翼和尾苍蓝色,中央尾羽尖端白色。杂食性,多筑巢于平原村落的高树。
步骤一:以深墨勾点喙、眼、耳及头顶、双翅,淡墨丝出双翼及背部羽毛并勾丝尾羽。↓↓
步骤二:用枯而干的淡墨松松勾出胸腹、腿、喉、浓墨勾双足。↓↓
步骤三:待墨色干后,以淡花青蘸三青丝点翼、背及尾部羽毛,用淡赭石衬染胸腹部羽毛。↓↓
作品欣赏